《宏观经济学答案(更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答案(更正).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略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 判断题1. X 2. 3. X 4. 5. 6. X二.单选题1.B 2.C 3.D 4.A 5.D三.计算题1.答:支出法GDP = C+I+G+NX =(消费品+劳务)+(固定投资+存货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出口-进口) = (6350+15350+30380)+(3090+7810+260)+14070+(8710-9660) = 52080+11170+14070-950= 76360收入法GDP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书中的题目中落下了一个折旧8290,否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不一致 =44270+4
2、250+1460+5530+5200+(3050+2020+2290)+8290 =763602.答题干表述, A国与美国相冲突,都改为A国。:GDP折算指数=名义GDP / 实际GDP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名义GDP 7000 10000 16000 27000 40000 55000GDP折算指数 100 115 160 250 320 415实际GDP 7000 8696 10000 10800 12500 1325319651975年间该国实际GDP增长了(10000-7000)/7000 = 42.86% 19751985年间该国实际GDP增长
3、了(12500-10000)/10000=25%3.答:居民消费支出 金额(45956.0)资本形成总额 比例 (38.0%)存货增加 金额(647.5)政府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比例 (13.2%)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 金额(2169.60) 4.答:(1)A企业增加值=8800-2000=6800;B企业增加值=4800-3000=1800;C企业增加值=6000-1500-(4800-1800)=1500(2)增加值法:GDP =6800+1800+1500=10100 支出法(计算卖给居民的最终产品,即:居民消费C): GDP=(8800-3000-1500)+1800+(6000-200
4、0)=10100 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5.答:(1)居民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3000-2800=200(2)收入的角度: Y国民生产总值C居民消费S居民储蓄T政府净收入Kr因此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Kr =5000-(2800+200+1700)=300(3)私人国内总投资= 居民储蓄+政府储蓄+ 国外储蓄 = C + (T-G) +(Kr-NX) = 200+(1700-1800)+ 300 -(-200) = 600 6.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重置投资。所以国内生产净值=5200-400=4800 (2)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
5、余,T代表经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80+900=980 (3)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 C+S , 又 Y= C+I+G+NX= C+S+T+Kr,由前两问已经得知Y 、T、Kr的值了,因此,C+S = Y T Kr = 5200 980 0 = 4220 因此DPI = C+S = 4220 (4)居民消费 = 个人可支配收入 储蓄= DPIS = 42201400 = 2820 (5)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额= Y C I G = 5200 2820 (400+800) 900 = 280 四.简答题.略第三章 经济增长一. 判断题1.
6、 X 2. 3. 4. X 5. 6. 7. 8. 二.单选题1.A 2.B 3.C 4.D 5.C 6.B 7.B 8.C三.计算题1.答:(1)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 代入数值得:0.1*2k0.5=0.02k得k*=100(2)由题意,f(k)=n, f(k)= k-0.5, n=0.02 则有:k-0.5=0.02,得k=2500即为与黄金律相对应的稳态的人均资本量。(3)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 代入数值得:0.2*2k0.5=0.02k得k*=400(4)经济均衡增长时:sf(k)=nk 代入数值得:0.1*2k0.5=0.01k得k*=4002.答:(1)10年
7、后,穷国的实际人均GDP是1200*(1+8%)10=2590.71 富国的实际人均GDP是30000*(1+3%)10=40317.49 (2)假设n年后,穷国可以赶上富国,即有1200*(1+8%)n=30000*(1+3%)n 得到n=67.9年四.简答题略第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一. 判断题 X 1. X 2. 3. 4. X 5. X 6. X 7. X二.单选题1.C 2.A 3.B 4. D 5.A 6.C 7. A 8.C 9. C 10. C 11. A 12. C 13.C 14.D 15.D 16. D 17. B三.计算题1. 答:(1) 三部门时,国民收入: Y= C+
8、I+G 消费函数: C= +Yd可支配收入: Yd = Y T0+TR (说明:由于本题中,税收不随国民收入变化,因此,只有定量税,T就是T0,不用写成T=T0+tY的形式了)将后面的两个式子带入到国民收入的表达式中,得:Y= C+I+G =+(Y T0+TR)+ I+G可以推出:由于没有提到转移支付TR,因此可以认为TR=0下面,将其他数据带入,可得均衡国民收入:均衡时的消费:C= +Yd = 2340(2) 如果政府购买下降为300亿元,则,国民收入为:均衡时的消费:C= +Yd = 1940(3) 投资乘数为: 2.答:(1) 两部门时,IS曲线: 国民收入:Y = C+I 消费函数:C
9、 =+Y投资函数:I = e d r将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带入国民收入的表达式,可得:这个表达式就是IS曲线。 两部门时,LM曲线: 可得:这个表达式就是LM曲线。 (2)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IS=LM 有3500-500r=500+500 r 得 r=3,将其带入IS或LM,得 Y=2000四.简答题略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 2. 3. X 4. X 5. 6. X 7. X二.单选题1. A 2. A 3.D 4.A 5.A三.多选题1.ABC 2. AC 3. ACD 4.ABC 5.AC四.计算题1.答: (1) 三部门时,国民收入: Y= C+I+G
10、消费函数: C= +Yd可支配收入:Yd = Y T+TR (说明:本题中只有定量税,T=100,由于没有提到转移支付TR,因此可以认为TR=0)将题目中的数据带入到国民收入的表达式中,得:Y=C+I+G=90+0.8(Y-100)+150-60r+100 整理得Y=1300-300r (这就是IS曲线)又知道货币市场均衡时:M/p = L= kY- hr 因此:当P=1时,Lm曲线方程为:Y=800+20r,而又知:IS曲线方程为:Y=1300-300r解得: Y=831.25, r=1.5625 当P=1.25时,Lm曲线方程为:Y=640+20r,而又知:IS曲线方程为:Y=1300-3
11、00r解得: Y=681.25, r=2.0625 五.思考题略第六章 财政政策一.判断题1. 2. X 3. X 4. 5. X 6. 7. X 8. 9. X二.单选题1.D 2.B 3.C 4. B 5.B选项B其实是讲LM斜率的问题,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越大,则挤出效应越不明显,正确。选项C,当边际消费倾向较小时,确实是IS线的斜率越大,挤出效应越小,也正确。所以该题似乎有两个答案。C 6.A 7. B 8. A三.多选题1.ABC 2.ABCD 3. BCD 4.BCD 5.BC四.计算题1.答: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为: Kg=1/1b(1-t)=1/1-0.8(1-0.
12、25)=2.5 当政府支出减少 250 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为Y=KgG=2.5(-250)=-625 T=tY=0.25(-625)=-156.25 于是预算盈余增量为::BS=T-G=-156.25-(-250) =93.75 亿美元,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 250 亿美元时,预算盈余增量为93.75亿美元,会抵消一部分当前的预算赤字,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部分赤字,最终的赤字是100-93.75= 6.25亿美元。2. 答:(1)Y=C+I+G=100+0.8Yd+50+200=100+0.8(Y-0.25Y+62.5)+250解得Y=1000 (2)BS=tY-G-TR=0.2
13、51000-200-62.5=-12.5 (3)BS*=tY*-G-TR=0.251200-200-62.5=37.5 (4)BS*=tY*-G-TR=0.251200-250-62.5=-12.5 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经常是由政府实行的财政政策造成的,所以经常用盈余或赤字来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但是盈余或赤字的变动有时是由经济情况本身变动引起的,如本例第三问(3)中,由于投资增加到100 题目中,第三问(3), 当投资为50亿美元时,改为当投资增加到100亿美元时,使得赤字变成了盈余,这是经济本身的变动,而不是财政紧缩的结果。但如果用BS*则消除了这种不确定性,盈余变成赤字,完全是由政府扩张性财
14、政政策造成。所以要用BS*而不是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五.简答题略第七章 货币政策一.判断题1. X 2. X 3. 4. 5.X二.单选题1.D 2.C 3.A 4.B 5.C 6.B 7.A 8.A 9. A 10.C三.多选题1.ABC 2.BC 3.AC 4.ABC 5.ABD四.简答题略第八章 失业与经济周期一.判断题1. X 2. 3. 4. X 5. 二.单选题1.C 2.B 3.B 4.A 5.B三.简答题略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判断题1. 2. X 3. 4. X 5. X 6. 7. 8. X 9. X 10. 二.单选题1.D 2.A 3.C 4.A 5.A
15、 6.D 7.C 8.A 9.D 10.D三.多选题1.ABCD 2.ADE 3.AB 4.AB 5.AC四.计算题答: (1)由于银行在借款时所用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已经含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5%大于实际通货膨胀率3%时,在以名义利率8%计算贷款利息时,相当于多计算了利息,贷款人(银行)是受益的,而借款人受损。 (2)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4%小于实际通货膨胀率7%,在以名义利率6%计算贷款利息时,因为其远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7%,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贷款人(银行)受损,而借款人受益,因为借款人支付的利息非常少,都不足以弥补通胀率。五.六.略第十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一.判断题1. X 2. 3. X 4. X 5. 二.单选题1.B 2.C 3.D 4.B 5.C 6.B 7.A 8.C 9.B 10.C三.多选题1.ABC 2.ABCD 3.AB 4.ABCD 5.ABCD四.简答题略第十一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