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内页.doc
《plc课程设计内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课程设计内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生活中,彩灯作为一种装饰,既可以增强人们的感观,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又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亮丽,用在舞台上增强晚会灯光效果。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系统向着小型化、快速化、大容量、重量轻的方向发展,PLC技术的应用引起电子产品及系统开发的巨大变革。梯形图语言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标准语言描述能力强,覆盖面广,抽象能力强,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追求贯彻整个系统设计的自动化,可以从繁重的设计工作中彻底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创造性的方案与概念构思上,从而可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整个过程通过PLC自动
2、完成,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出错的机会。1 概述1.1 PLC课程设计任务用PLC设计景观灯控制系统,本题为9灯循环1、实现自动、单周期二种工作方式,用转换开关控制 单周期:景观灯工作一个周期后自动停止,若运行过程中按停止按钮,所有灯全部熄灭。 自动:景观灯工作一个周期后,不停止,而是开始下一个周期,若运行过程中按停止按钮,景观灯运行状态不变,而是要等到本周期结束后,再全部熄灭。2、景观灯有二种闪烁频率1HZ、0.5HZ可用转换开关控制。3、景观灯工作一个周期中要有单灯循环点亮、3灯循环点亮、全灭的过程。1.2 PLC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系统的PLC外部电气接线图
3、2、系统的操作面板3、设计好顺序功能图4、系统的梯形图2 PLC的相关知识2.1 PLC的历史和发展在PLC诞生之前,工业控制设备的主流品种是以继电器、接触器为主体的控制装置。继电器、接触器是一些电磁开关。其结构是由励磁线圈、铁心磁路、触点等部件组成。其中触点是接通或断开电路的部件,依励磁线圈通电前的状态又可分为常开和常闭两种类型。线圈通电前呈断开状态的为常开触点,呈接通状态的为常闭触点。通过继电器接触器及其它控制元件的线路连接,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逻辑,从而实现生产设备的各种操作控制。人们将由导线连接决定器件间逻辑关系的控制方式称为接线逻辑。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用继电器电路构成工业
4、控制系统的缺陷不断暴露出来。首先是复杂的系统使用成百上千个各种各样的继电器,成千上万根导线连接得密如蛛网。只要有一个继电器、一根导线出现故障,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这就大大降低了这种接线逻辑系统的可靠性。其次是这样的系统维修及改造很不容易,特别是技术改造,而在20世纪60一70年代,社会的进步要求制造业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要,不断地提出改善生产机械功能的要求。加上当时电子技术己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寻求一种以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的新型工业控制设备一一这就是PLC。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LC是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的。20世纪70年
5、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成为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20世纪70年代中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了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己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的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末期,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是更加适应于现代工业控制的需要。从控制规模上来说,这个时期发展了大型机及超小型机;从控制能力上来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单元,用于压力、
6、温度、转速、位移等各式各样的控制场合;从产品的配套能力来说,生产了各种人机界面单元,通讯单元,使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业控制设备的配套更加容易。当前中小型PLC比较多,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要,今后PLC要向多品种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超大型和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现已有I/O点数达14336点的超大型PLC,其使用32位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和大容量存储器,功能强。小型PLC由整体结构向小型模块化结构发展,使配置更加灵活,为了市场需要已开发了各种简易、经济的超小型微型PLC,最小配置的I/O点数为816点,以适应单机及小型自动控制的需要,如三菱公司系列PLC。 为满足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近年
7、来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这些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扩展了PLC功能,又使用灵活方便,扩大了PLC应用范围。加强PLC联网通信的能力,是PLC技术进步的潮流。PLC的联网通信有两类:一类是PLC之间联网通信,各PLC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专有联网手段;另一类是PLC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通信,一般PLC都有专用通信模块与计算机通信。为了加强联网通信能力,PLC生产厂家之间也在协商制订通用的通信标准,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PLC已成为集散控制系统(DCS)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在PLC控制系统的故障中
8、,CPU占5%,I/O接口占15%,输入设备占45%,输出设备占30%,线路占5%。前二项共20%故障属于PLC的内部故障,它可通过PLC本身的软、硬件实现检测、处理;而其余80%的故障属于PLC的外部故障。因此,PLC生产厂家都致力于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PLC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不断提高。除了大多数PLC使用的梯形图语言外,为了适应各种控制要求,出现了面向顺序控制的步进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图语言、与计算机兼容的高级语言(BASIC、C语言等)等。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进步的一种趋
9、势。2.2 PLC的定义和特点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OBLECONTROLER)简称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C舰PUTER)也简称PC,为了避免混淆,人们将最初用于逻辑控制的可编程控制器叫做PLC。在1987年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作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了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装置。它采用一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PLC是
10、综合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优点及计算机灵活、方便的优点而设计制造和发展的,这就使PLC具有许多其他控制器所无法相比的特点。(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 通用性强,使用方便。(3) 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系统组合灵活方便。(4) 编程语言简单、易学,便于掌握。(5) 系统设计周期短。(6) 对生产工艺改变适应性强。(7) 安装简单、调试方便、维护工作量小2.3 PLC的应用领域目前,PLC在国内己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1、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这是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lc 课程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