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牦牛的小卓玛》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牦牛的小卓玛》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牦牛的小卓玛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放牦牛的小卓玛是苏少版小学音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演唱歌曲。这首歌曲以五声羽调式写成,旋律轻快、流畅,生动地表现了青藏高原的秀丽风光。装饰音的独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衬词,使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本单元内容是通过演唱和欣赏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歌曲、乐曲,学跳民族舞蹈,让他们走进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体验、感受作品形成的风格与特点,领略如雪莲、格桑花、草滩、碧野一样多姿多态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斑斓色彩。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但在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写完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也为了指导学生感受藏族歌曲的特色,在实践活动中不断
2、地加深感受和了解,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看、唱、跳、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能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依据本课教学目标特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3、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2)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演唱歌曲。4、教学难点:(1)歌曲中装饰音和衬词的演唱。5、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编藏族舞蹈二、说教法: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教学及多种生动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激发
3、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整个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走进西藏”的教学情境,将教学活动融于情境中进行,精心设计了走进“极富魅力的西藏”、“西藏独具特色的歌”、“西藏多姿多彩的舞”等几个环环相扣的教学板块,将歌曲的学习融入其中,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也使教学更具整体感和流畅性。另外,是能将歌曲的学习与表现和对相关音乐、文化的感受与了解有机结合,并融于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资源”的辅助教学作用,使教学的开展层层深入,教学效果显著。才旦卓玛演唱歌曲和藏族踢踏舞的引入,不仅让学生感受与了解了藏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拓展了学生艺术视野,同时也为歌曲的学习与表现找到较好的切入点。学生
4、感受了西藏民歌独有的明亮与高亢的风格特点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尝试模仿演唱的环节,既让学生尝试表现了西藏民歌的演唱风格,又让学生熟悉了歌曲旋律,较好地解决了歌曲学习的难点。学习藏族舞蹈时,一直播放放牦牛的小姑娘作为伴舞音乐,学生感受与体验了藏族舞的热情奔放、节奏感强的风格特点,学会了舞步,也熟悉了歌曲的主题旋律,为歌曲的学习与表现作了很好的铺垫。三、说学法: 本课主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从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
5、音乐。 在本节课中,我以“听”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以体验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用心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的魅力。具体做法是:(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法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2、欣赏法:欣赏藏族音乐,使学生能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藏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风格,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对学生的表演才能,老师要充分加以肯定,树立相信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表演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藏族舞蹈的特点,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三)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请学生下课后找一找其他的藏族歌曲,下节课再交流。通过课后延伸,再次启发和调动学生求知
6、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四、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藏族与其独特的风俗民情、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情深深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秘。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一起走进西藏,感受体验来自异域的特殊风情。二、走进西藏(一)“极富魅力的西藏”1、介绍地理及风土人情师: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那里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看,这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布达拉宫(课件展示图片1),这里还有独特的高原风景,(课件展示青藏高原图片2以及珠穆朗玛峰的图片3)。这是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
7、格桑花。(图片4)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只要有远方的客人来,他们就会献上洁白的哈达,(图片5)送去最真诚的祝福,还会说上一句话:“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意思就是吉祥如意,(课件出示)我们也来学一学这句话,好吗?(学生边学话边跟老师做献哈达的动作)你们知道吗,在藏族还有一种特别的动物,就是牦牛(图片6)。牦牛既可以用于农耕,又可以作为运输工具,作用可大了。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的主体内容组材,所选材料对教学的主体内容教学有较大的辅助作用。西藏地理环境与藏民风土人情的介绍与了解,营造了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西藏独具特色的歌”1、师: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西藏的风土人情,下面,让我们一起
8、来领略一下藏族的音乐吧。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藏族的歌曲呢?(生思考、回答)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青藏高原,一起来欣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一唱。听完以后请同学们说说藏族歌曲的特点。设计意图:青藏高原的演唱让学生感受了藏族歌曲独特的演唱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藏族民歌演唱音乐风格的体验与感受,为学生演唱放牦牛的小姑娘时如何把握其演唱的风格做了很好的辅垫。2、欣赏青藏高原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作总结: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歌曲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4、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在歌曲中还有体现藏族音乐风格的词,同学们找到了吗?(呀拉嗦)对,这就是藏族歌曲的特色之一:衬词。它又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9、?(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5、师:听了这么动人的歌声,老师也想来高歌一曲了,同学们欢迎吗?下面给大家演唱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听听这首歌里又有什么特色?6、师(播放伴奏音乐)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学生欣赏。7、学生思考回答,师总结:这是藏族歌曲的特色之二:倚音。“倚音”要唱得短小轻巧,请同学们也来学一学,老师唱前面的部分,你们唱有倚音的词。8、师生配合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学生感受倚音的唱法。9、教学新歌放牦牛的小卓玛(1)导入:师:大家唱得真不错。听,远处是谁在歌唱?(2)初听歌曲:(生:小卓玛)师讲解卓玛就是指美丽的姑娘。(3)揭题: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4)新歌学习:A、复听歌曲
10、,找找歌曲中的衬词以及装饰音(前倚音、后倚音),然后唱一唱。处理: “花”用手势,生边唱边做手势“哎”用手势画连绵起伏的山峰,线条随音高的走向,生边唱边做手势。设计意图:手势的运用,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倚音”的演唱,使歌曲的演唱更具感染力。B、学唱歌曲:(1)学生跟琴用“啦”轻声哼唱歌曲旋律。(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第一段,不对处老师多范唱加以指导,直到学生唱会、唱对。(3)连贯演唱第一段歌词。(4)生跟琴唱一唱第二段歌词,指出难唱的乐句,师作指导。(5)完整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设计意图:歌曲学习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教师的范唱很重要,使学生能通过学习,把握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从而更好地演唱歌
11、曲。C、歌曲处理:(1)导入语:师:下面听老师来唱一遍,说说老师的演唱和你们的演唱有什么区别,分别在哪里。(2)师演唱歌曲。 在“哎”处用渐强的力度、“呀拉嗦”处用F的力度、结尾处运用渐慢来演唱。(3)学生说一说,师总结。(4)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设计意图:在处理歌曲时,采用对比的方法就使学生能更直接地掌握歌曲的演唱,学生也就能把歌曲演绎地更加完美。(三)“西藏多姿多彩的舞”1、导入语:师:藏族的歌美,那里的舞蹈更美,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来领略藏族的舞蹈,感受藏族人民的能歌善舞。2、展示一组舞蹈图片,生欣赏。3、师指导学生学习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配音乐放牦牛的小卓玛伴奏)4、师生边歌边舞。设计意图:感受藏族舞蹈也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跟着跳一跳,能使他们对藏族舞蹈有更深切的体会,从而喜欢藏族舞蹈,更好地表现藏族舞蹈,用心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的魅力。三、课堂总结: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欣赏了西藏的风景,演唱了藏族的歌曲,还学会了跳藏族舞蹈,感受到了藏族文化的博大与神奇,希望你们课后能够继续关注藏族文化,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2、学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播放爱我中华的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延伸,再次启发和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在音乐声中,学生依依不舍得离开教室,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