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饮食营养与健康.doc
《儿童饮食营养与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饮食营养与健康.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儿童饮食营养与健康第一章儿童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全 身各部分、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发 。 育,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功能的增进。生长主 要是量的变化;发育主要是质的变化。营养对儿童生长发育 至关重要,讲儿童营养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儿童的生长发育一、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儿童,一般分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儿童 期。因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胎儿期和围产期有关,故同时作一 简要介绍。(一)胎儿期及围产期从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直到胎儿降生这一阶段 叫做胎儿期。这个时期一般为40周(280天)。满j0周出生的 新生儿叫足月儿,不足40周
2、出生的新生儿叫早产儿。在正常 情况下,2个月的胎儿可以看出人的模样,全长2:;厘米; 3个月时已可确定性别,全长约9厘米,4个月时已可见头 发,皮下脂肪开始堆积,孕妇已能感觉胎动;从第5个月开始 胎儿生长迅速,由母体摄取的营养物质也急剧增加;78个 月的胎儿体重可达1 700-1 800克,身长可 达35lO厘米; 足月的新生儿体重平均为3 200克左右,身长约为50厘米。 儿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冈主要有3个方面: 1孕妇不健康,如营养不良、生活不规律,患有各种疾 病等。 2产程异常或生产过程中有感染。 3胎儿和新生儿的问题,如早产、新生儿疾病等。 所以,应重视围产期的保健工作。 (-)
3、新生儿期从出生到满月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新 生儿离开母体建立个体生活,生活条件骤然改变,迫使新生 儿必须适应新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但由于新生儿的生 活能力很弱,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 患病,而且病情重、发展快。如新生儿的组织、器官发育尚 不成熟,抗病能力弱,故容易患肺炎、消化不良、败血症等, 新生儿的皮肤特别娇嫩,角质层薄,防御能力差,很容易受 感染而发生脓疱疹、疖子I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 善,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很差,常易随外界温度的高低而升 降。因此,应特别注意护理,包括喂养、保温,以及脐带和 皮肤的清洁等,尤其应注意避免与感冒,皮肤病患者接触。(-
4、)婴儿期从满月到1周岁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1体格生长特别快,脑发育也很迅速。1岁时的体重相 当于出生体重的3倍,身长相当于出生时的15倍,所以要 特别注意合理喂养。此外,由于此期婴儿独立活动能力差, 不能自己到户外活动,见日光少,很容易患佝倭病。 2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已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尚在建 立,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故应及时进 行预防接种。 3随着婴儿神经、肌肉、骨骼的发育成长,活动范围加 大,开始学翻身、爬和走路,故要注意婴儿的安全。 (四)幼儿期 从1周岁到6周岁为幼儿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体格发育仍属快速生长阶段。而且已断奶,完全靠饮 食摄取营养物
5、质,如果喂养不当,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2此期幼儿已会走、会跑,接触感染机会渐多,而母 体获得的免疫抗体已基本消失,故急性感染较多,应重视预 防。 3从1岁开始,幼儿的运动、语言已具备了进行早期教 育条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适当的体力、智力和品德 的培育。 4从3周岁到6周岁又可称为学龄前儿童期。此期儿童 的体格生长较以前绥慢,但活动量增加,对营养的要求也增 高,而且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也日益增多。故应注意合理调配 膳食,并进行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五)学龄儿童期712周岁是学龄儿童期,一般在小学。这个时期的特 点是。 1大脑的功能逐渐发达,智力活动增多。 2随着年龄的增加,体格和智力发育
6、日益旺盛,而且性 发育逐渐成熟,直至生长发育接近成人。 这个时期是儿童是否能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要注 意给予充足合理的营养。 二、体格发育 为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除定期由医生对他们进行全 面体格检查外,还应当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儿童的生长发 育和营养状况,客观反映在身长、体重和胸围等方面的变化 。 1 上。对儿童进行身长、体重、胸围等的测量,是一项重要的 儿童保健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营养监测工作。(一)测量体格发育的常用指标1身长身长是衡量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足月正常新 生儿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男孩略大于女孩),第一年末, 身长的增加为初生时的50,即25厘米,满1岁时,身长可 达75
7、厘米,第二年,约增10厘米;第三年,约增7厘米。以 后每年约递增46厘米。1岁以后至12岁的平均身长可按 下列公式计算。 身长(厘米)=年龄5+80 2体重 表示身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的总重量,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和骨骼及肌肉等的发育情况。 。 正常新生儿的体重约为3 200克(男孩稍大于女孩);多数新生 儿于生后23天内,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初生时 体jR的610,此后的体重增加相当迅速,前3个月每月 约增7Jlil 000克,第46个月平均每月增加约600700克, 后卜年每月约增加300克。为了计算方便,可按下列公式计 鲐:; 16个月体重(克)=初生体重(克)+月龄7
8、00 4 o 712个月体重(克)=初生体重(克)+月龄500 212岁体重(公斤)=年龄2+8 影响儿童身长、体重的因素很多,如种族、遗传、喂莽方 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等。应当指出,23岁以后的小儿身 长、体重个体差异很大,不能因个子小就视为异常,应全面 检查后再作评价。 3头固 3岁以前的头围可以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 况。新生儿的平均头围约为34厘米;2岁时48厘米,8岁时 51 J!lf米。生后第一年是头围增长最快的一年。此外,婴儿的 颅骨骨化尚未完成,有些骨的边缘彼此尚未连接起来,有些 地方甚至仅以结缔组织膜相连,这些膜的部分叫闲门。婴儿 有前囟和后囟,前囟在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最晚
9、在2 4个月闭合。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映了颅骨的骨化过 程,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晚闭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和脑 积水。前囟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者,是脑炎、脑膜炎的重要 体征。囟门凹陷,常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的儿童。 4胸围 胸围的大小,可以表示胸廓、肋骨、胸肌、背 肌、皮下脂肪和肺的发育情况。新生儿的胸围平均为32厘 米,比头围小2厘米;1岁时46腿米;2岁时49厦米;以后 从2岁到7岁每年约递增1厘米。从第6个月开始,胸围和 头围逐渐接近,到1218个月时,胸围超过头围,形成头脑J 围交叉。头胸围交叉时间的迟早与儿童的营养状况有必,营 养好,头胸围交叉时间较早;反之,则较晚。(-)测量方法1身长及
10、身高 身长(卧位长)可用标准的遗脒或携骷 式量板I身高可用身长计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立尺或软尺。 3岁以下儿童一般用量板(或用有刻度的木板,或长硬 直尺)量卧位长。量时脱去鞋袜,仅穿单裤,仰卧于量床底 板中线上,大人用手轻轻固定儿头使其面向上接触量板的头 板,两耳在一水平上,两侧耳珠上缘和眼眶下缘的连接线构 成与底板垂直的平面。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左手握住两 膝,使两下肢互相接触并紧贴底板,右手移动足板,使其接 触两侧足底。若用双侧有刻度的量床应注意两侧读数一致; , 若无量板,应注意足板底边与量尺紧密接触,使足板面与后 者垂直。读刻度,记录到O1厘米。 3岁以上儿童采取立位量身高。脱去厚衣服,帽
11、子和 鞋袜,直立于木板台上,取立正姿势,两眼直视正前方,胸 部稍挺起,腹部微后收,两臂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 开约60。,脚跟、臀部和两肩胛角间几乎同时靠着立柱,头部 保持正直。测量者手扶滑板使之轻轻向下滑动,直到板底与 颅顶点恰相接触。读刻度,记录到01厘米。 2体重新生儿用要儿磅秤,最大载重为15公斤,准确 读数至10克,亦可用特制木杠式市秤,最大载重为10公斤, 准确读数至50克。1个月至7岁儿童用杠杆式体重计,最大 载重50公斤,准确读数至50克。亦可用经鉴定的吊式木杆市 秤,其载重限及准确度同前。 测量时,儿童应捧空大小便,脱去鞋、袜、帽子和外衣, 仅穿背心(或短袖衬衫)、短裤。
12、婴儿平卧于秤盘中,1 3岁儿童可蹲于秤台中央,年长儿童可赤足轻轻地站在画好 脚印的踏板适中位置,两手自然下垂,不可摇动或接触其它 物体,以免影响准确性。一般以公斤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 后两位。 3头围取立位、坐位或仰卧位,测量者立于被测量者 之前或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 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经过枕眉粗隆最高处而回至零点。 读至O1厘米。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左右对称,长发者应先 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分开。 4胸围3岁以下儿童取卧位或立位,3岁以上取立位, 不要取坐位。被测者处于平静状态,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 两眼平视,测量者立于其前或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 固定于被测
13、者胸前乳头下缘(男孩及乳腺尚未突起的女孩), 乳腺已突起的女孩可以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高度为固定点,右 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 而回至零点,使软尺轻轻接触皮肤(1岁以下皮下脂肪松厚 儿童稍紧),取呼气及吸气时的中间值,读至O1厘米。 身长、体重等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所以测量时要力 求准确。首先要注意测量用具的精确性,用前应进行严格的 校正;每次测量要用统一的测量器具,方法必须统一;|j于 身长和体重在一天中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每次测量j 好在一 天的同一时问进行,以早晨空腹排便后进行为好。正常值见 表1。三、神经、精神发育(一)大脑的发育 大脑是人的运动,语言,精神活
14、动中枢。婴幼儿的脑相对较重,足月新生儿的脑约重350400克。生后第一年是脑 重增加最快的一年,1岁时约重900克相当于初生时的两倍 多,是体重的18。以后大脑的增长逐渐减慢,7岁时约重 1 300克,成人脑重约1 500克,相当于体重的140。一般男孩 脑重略大于女孩。 成人的脑细胞约有140亿个,这些细胞的增生、长大和分 化,在胎生末期和新生儿期达最高峰,出生后逐渐减慢、减 弱,到3岁时脑细胞的分化(不同功能的细胞逐步区分开 来)已经大体完成,到8岁时脑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已接近成 人 由于胎儿和婴儿的大脑生长发育很快,这就需要丰富的 营养物质和新鲜空气,特别足蛋白质需要量很大,如蛋白质 摄取
15、不足,不仅会影响体格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大脑的发育 也有影响。大脑的发育不但与营养有关,而且和儿童所处的 外界环境也有密切关系。例如他们有一个舒适的能进行多种 活动的环境和一个适合其年龄的生活制度,就可以促进他们 的神经、精神发育。(二)感觉器官的发育1视觉新生儿的眼已有光觉反应,当用强光刺激时可 有闭眼反应。新生儿眼的运动是不协调的,所以大多数新生 儿往往有一H寸性斜视或两侧眼球运动不对称,这种不协调一 般在生后23周消失。从第二个月开始,会用眼睛注视大 的物体;满5个月时,能用两眼细看近处的物体;6个Jj以 后,开始分辨颜色;从3周岁起,能正确指出几种主要单 色。 2听觉 由于新生儿中耳鼓室
16、没有充气,且有部分羊水 潴留,所以听觉很不灵敏,但对强大的声响从生后第一天开 始就有瞬目或全身震颤的反应。从两周开始婴儿就可以集中 听力,当啼哭时一听到声响就暂时停止。3个月时,对声音 有定向反应,头会转向发音的方向。 3味觉足月新生儿的味觉已发育得很好,对甜味的食 物很喜欢吸吮和吞咽,而对苦、酸、成味的食物则表示拒绝, 甚至会引起哭泣、恶心、呕吐。 4嗅觉 新生儿嗅觉的发育比味觉稍差,对有强烈刺激 的气味表现不愉快I而对刺激性小的气味则不引起反应或反 应很弱,一般说婴幼儿嗅觉反应的灵敏度不如年长儿。 5皮肤感觉触觉:新生儿的触觉,在某些部位已发 育得很好,例如当触及他们的嘴唇和舌尖时,即可引
17、起吸吮 动作,当触及嘴周围皮肤时,即有张嘴动作。7个月以后的 要儿,当刺激皮肤某点时,就能准确地用手去抚摸那个地 方。温觉t新生儿对冷的感觉很敏感,胎儿离开母体后, 受到外界较低温度的刺激就啼哭,甚至发生战栗I当保温后, 就立刻安静下来。痛觉:新生儿的皮肤痛觉发育较差,随 着年龄的增长,对痛觉才逐渐敏感起来。(三)运动的发育运动的发育与肌肉、骨骼的发育,尤其是与中枢神经系 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而运动的发育反过来叉可影响大脑的 发育,如婴幼儿会爬、会走以后,活动范围扩大了,就可以 从各方面观察事物,从而也就促进了智能发育。 儿童生后第一年是运动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一年未大部 分已掌握了各种运动的基
18、本动作。运动发育有一定规律,是rl 上而下,先大动作后细动作,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四)语言的发育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形式。出生后第 一年语言发育比较缓慢。新生儿当饥饿、寒冷、病痛时,不 会用语言而只能用哭闹来表示。从23个月会哭并发出咿 哑声开始至7岁以上才能较好地掌握语言,并对周围复杂事 物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儿童的语言发育与后天教养关系很 大。平时成人经常和他们说些有兴趣、易听懂的活,他们的 语言发育就快,否则就会迟缓。 儿童神经、精神发育情况见表2。 。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营 养、体育、劳动、生活、疾病,气候和季节、社会因素和遗 传因素等
19、。而营养因素占重要地位,因此,为了保证儿童的 健康成长,必须加强儿童营养。第二章儿童的营养需要儿童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需要从食物中获得 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称为营养素。营养素可分为6 类;水、碳水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这些营养素在体内的功用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 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能量,二是作为“建筑”材料, 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作为调节物质,维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素的需要 相对较多,再加上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成熟,影响营养素的 吸收和利用,所以对儿童营养物质的供给,一方面要照顾到 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需要
20、,另一方面要注意到他们胃肠道的 消化、吸收功能。一、热能和水的需要(一)热能的需要 人体的_切活动,包括机体细胞和器官的活动都需要能 量。这些能量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最终都转化为热,故称为热 能。用来表示热能的单位,在营养学上常用千卡计算。 婴幼儿所需热能主要用予以下5个方面: 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在清醒而安静状 态下的热能需要,包括维持体温、呼吸、循环等代谢的需 要,一般约占总热能的50。 2生长发育这一部分热能需要为儿童所特有。儿童 生长愈快,需要的热能愈高,平均约占总热能的2030 3动作 用于肌肉动作所需的热能极不一致。好动多 哭的婴幼儿比安静的婴幼儿所需热能可高达34倍。初生
21、婴儿只能啼哭、吮乳,这项需要较少。以后肌肉逐渐发达, 能行走玩耍,需要就增加,一般约占总热能需要的1015 。 4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所需热 能,约占总热能的510。 5排泄消耗的热能 所占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 少,一般约占总热能的10。 以上5个方j_fji,儿童每日所需总热能,按每公斤体重计 算,出生后第1周约为60千卡,第2、3周约为100千卡,2 6个月约为120千卡,1岁约为110千卡,此后每3岁减lO 千卡,到15岁时为60千卡。如较长时闻热能供给不足,可使 婴儿发育迟缓,体重减低。膳食中每日热能的来源的分配比 例,以蛋白质占15,脂肪占35,碳水化合物占50
22、为 宜。(二)水的需要水是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体不可缺乏的物质。输 送营养物质,排泄废物,调节体温及呼吸过程都离小开水。 水被摄入人体后,只有12存于体内供组织生长的需 要,其余经过肾脏、皮肤、肺和肠道排出体外。水的需要量 与人体的代谢率和饮食成分有关,如儿童新陈代谢比成人旺 盛,需水量相对较成人高,又如膳食中蛋白质和盐含量高 物性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还百进一步提高。如小麦、大 豆、小米、牛肉单独食用时,其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分别为 67、64、57、69,若按39、22、13、26的比例混合 食用,其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可提高到89。可见,动、植物性 食物混合食用比单纯植物性食物混合食用还要好
23、。有些厨师 常采用。荤素合一,的烹制方法,如锅贴豆腐、菜肉包、饺 子等,尽管所加的蛋或肉不一定很多,但不仅较纯素味道鲜 美,也体现了动、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至于在 代乳粉中加入少量蛋黄和奶粉,在婴儿食品中加些鱼粉或肉 松,不但补充了婴儿所需的钙质和维生素,也提高了其中蛋 白质的营养价值,这对改善婴儿的营养有实际意义。 食物混合食用,通过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虽然可提高食 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但要运用得当,否则将难以发挥互补 作用。正确的做法应当遵循以下3个原则:食物的生物学 属性愈远愈好。动、植物性食物之问比植物性食物之间生物 学属性远。搭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就是说要提倡食物 多样化。同
24、时食用。因为单个氨基酸吸收到体内之后,在 血液中的停留时问一般约为4个小时,然后到达各组织器 官,再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只有合成组织器官所需要的 氨基酸同时到达时,才能合成组织器官的蛋白质,亦即才能 发挥氨基酸的互h作用。 儿童需要的蛋白质相对较成人多。因为他们不但需要用 蛋白质来补充消耗,还需要用来增长和构成新组织。婴儿按 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供给蛋白质的数量计算,母乳喂养的 需要2025克,牛奶n畏养的需要354O克,因为牛 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人乳稍差I两者混合喂养的需要3O 克。13岁需要35克,46岁需要30克,学龄前需要 2O25克。 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是人体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饮食 营养 健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