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doc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学习目标】掌握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传统经济结构不利于历史进步的弊病,加深对现今中国经济条件的理解,展望未来中国的经济前景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通过对古代农业、手工业等情况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专题学法指导】 整体感知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海禁”、“重农抑商”等政策及其影响的分析中,看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是小农为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农户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自给自足”和“男耕女织”是最普遍的
2、经济现象。农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古代农业的进步最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铁器牛耕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古代国家征收的赋税和力役造成农民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地主是专制王朝的阶级基础,拥有大量的土地,通过地租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造成大量小农破产和阶级矛盾尖锐。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防预了自然灾害的破坏,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经济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从汉武帝时将盐铁等最有利的手工经营都收归官办,古代官府还专门设有 “工官”、“匠户”等制度。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有
3、纺织、冶金、制瓷等。原始纺织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初的纺织原料是麻和葛,汉时开辟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丝绸传至西方,明朝在一些纺织业发达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商周是青铜铸造的顶峰时期,春秋时期已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而且中国生铁和块炼铁大体同时出现,冶铁技术较早就进入了成熟期。中国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东汉制瓷技术已成熟,唐代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均享有盛名,唐三彩也风行一时,唐宋以后的名窑众多。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商人足迹遍布全国,中国商品还沿着海陆两路远销至海外。明代以后中国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古代政府对集中贸易地“市”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六
4、朝时出现了 “草市”,唐代城市里还出现了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也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历代都有较大的商业都会出现。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商人地位低下,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在古代中国,封闭的小农经济造成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统治者对全国经济的管理也会因地区差异而采取不同经济管理方式。历代政府都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奢侈之风的纠治也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大多数帝王本身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禁奢侈的政令最终难以实现。从我国古代农业
5、、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认识我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的坚韧性;再从我国古代商业和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分析中,进一步认识我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聚集重难点重点:1、通过学习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难点:本专题年代跨度相当大,且涉及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内容多而广,在学习过程要区分清各个行业、各个时期的特点,并进行系统的记忆和理解。学法引导把握教材中古代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各部门的突出成就,形成对中国古代经济的整体认识。并且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6、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主动进行查阅和借助互联网获得更多的信息,以此来对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而有价值的探究学习。例题解析1、以下对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B、是陶到瓷的过渡阶段B、纺织业已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D、据考古发现铁器大量出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各手工业各部门各时期的主要特点,要求将教材前后贯通,能够区分清不同历史时代手工业的发展表现。据考古发现春秋晚期有铁器遗物,而战国时才有大量铁器的使用。所以应选D2、中国古代贾思勰所编著农书齐民要术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这说明贾思勰编著这本农书的目的是:A
7、、反驳“贤者”的错误理论B、总结当时农业生产经验C、鼓励商人的经营活动D、发展农业以保障生活需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对农业、商业的主要思想。传统思想为“重农抑商”,“农为本”历来受重视、“商为末”一直受到压制和歧视,与本题中所录文字相符的正是重农抑商的思想。所以应选D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前思考】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天仙配”都反映了人民理想中的一种什么生产生活状态?【本课学习目标】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
8、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重难点突破】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
9、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能力思维迁移】(一)基础自测训练1、单项选择题(1)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作方式是:A、火耕水耨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D、使用铧犁垦荒(2)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B、通过老百姓的服力役的方式C、花钱招募工人D、有专门的匠户从事这些大型建筑(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A、农耕B、水利C、畜牧业D、纺织(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的名称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C、赋税沉重简直像泰山的大半那么重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力役(5)基本解除黄河水
10、患的是A、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C、东汉的王景治河D、治河专篇河渠书的指导作用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神农氏 )“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易系辞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 材料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请回答:(1)据材料二回答“神农氏”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2)
11、据材料分析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3)人们对神农氏的态度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3、问答题:概述古代中国从原始时期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何作用?有什么缺陷?(二)综合创新运用1、单项选择题(1)汉朝时南方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统治中心较远B、战乱连年C、生产技术落后D、自然环境恶劣(2)隋朝炀帝时许多老百姓为躲避被征作民夫,不惜将手足砍断,还说是“福手、福足”,这说明:A、隋朝时百姓经常躲避为国家服务的义务B、徭役过于沉重百姓不堪其苦C、不愿离开亲人不如砍断手足D、怕离家之后的土地被地主兼并失去生存基础(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是A、
12、农业经济正常发展B、统治者的正确决策C、生产工具的革新D、社会矛盾的缓和(4)古代圣王传说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A、远古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B、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英雄人物C、神农氏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D、神农氏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5)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人民更加勤劳B、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些人以牛或牛耕作名字,
13、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材料二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2)材料二中平阳君赵豹认为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之中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一项?3、问答题在学习了本课后你认为促进中国农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阻碍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三)技能提高1、探究学习中国古代帝王为了体现对农业的重视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往往亲为表率,在初春时亲自率百官进行表演式的农耕活动。清朝康熙还曾专门试种田地亲自收
14、取良种并在全国推广,皇家园林颐和园内还专门铸有铜牛和题为“乐耕”的茅庐,以示重农。请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帝王“春耕”的由来、过程,并以你自己的观点评价统治者的目的和这种活动的实际效用。2、实践活动生产工具的革新是古代中国农业进步的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却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而且许多传统的工具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如镰刀、铁犁、连枷、翻耙等。你见过、使用过吗?请你利用身边的资源,到农村的亲戚家走访一趟,或在假日郊游、社会实践时到农家观察一下今天农村的生产状况,问问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变化。写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比如你认为与西方国家的农业相比中国农业的前景如何、应向什么方向发展
15、、应做出什么样的改进?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锻炼你对社会的思考能力、对世界整体发展的感知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前思考】你认为古代中国人民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中国古代传统生产部门除了农业之外还有什么必需行业?中国古代手工业是怎样产生的,你知道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突出成就吗?【本课学习目标】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工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
16、)、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例如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数据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提高历史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结合地图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对科学的崇尚之情。【重难点突破】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探究
17、。【能力思维迁移】(一)基础自测训练1、单项选择题(1)四月民令反映的是A、以家庭为单位的单纯的男耕女织B、汉代田庄的生产形式和生活形式C、南北朝时期的田庄经济D、鼓励农民在四月及时耕种(2)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3)下列对“工官”制度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官”指的是历朝历代设立的专门管理社会上手工业生产的官员B、其产品是官家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无权享用C、“工官”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顶峰D、“工官”制
18、度对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未起到积极作用(4)唐诗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是A、我国古代精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B、唐代越窑青瓷的美丽色彩C、丝织业的一种绿色丝绸产品D、著名的唐三彩(5)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是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清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材料二清朝雍正帝谕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统治者的手工业的发展持何种态度?(2)这种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3、
19、问答题简述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有哪些成就处于当时世界前列?(二)综合创新运用1、单选择题(1)一个考古队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个遗址里不可能出现的物件是:A、残留的绢片B、陶碗C、小件铜器D、棉布(2)在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下列对田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田庄内基本可做到自给自足B、田庄内各生产部门基本具备,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备微型的社会C、田庄内的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分配D、田庄内的僮仆除了为主人劳作外还必须承担护卫田庄安全的责任(4)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
20、农夫并列,这说明了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较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5)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冶铁过程中的供风形式不断革新,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开始于A、春秋战国B、汉武帝时C、东汉初D、唐代2、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汉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若用重钱,平称不受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汉书卷24食货志下材料二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滑,咸聚吴国。汉书35荆燕吴传材料二元鼎四年
21、(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铸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专门机构,并下令:“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注:脚镣)左趾,没入(收)其器物。”(引自史记平淮书),为此大臣桑弘羊说:“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盐铁论轻重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后来汉武帝时要将盐铁实行官营?(2)材料四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收到什么作用?3、问答题西方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什么?(三)技能提高1、
22、探究学习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衣着原料、样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古代常说的“一介布衣”的“布指的是什么布?大自然出产的天然纤维是如何变成线团布片?古代家庭妇女除了田头忙作以外怎样利用时间为一家人织布缝衣?中国古代诗文对织女纺娘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反映?将这些问题作为你对本课的进一步的深入探究。2、实践活动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实物及生产过程。利用本地经济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到各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真实感受中国古代一些著名手工部门的生产状况、主要成就及其在今天的发展。如南京江宁织造的云锦、北京的景泰蓝、苏杭的刺绣、景德镇的青花瓷、西安半坡的彩陶等等。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前思考】在原始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中国经济 结构 特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