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docx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前 言(一)、报告综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报告通过对2005-2010年间18种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增速和权重的计算,结合国际通行的生产指数计算公式,得出了电子信息产业在2006到2010年的生产指数。为了更清晰地揭示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变动的结构性因素,本报告还计算分析了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电子元器件四个主要细分行业的生产指数,而选中的18种电子信息产品则分别隶属于这四个行业。总体上,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的得出,为我们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观察分析该产业的发展动态提供了数值依据。1 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005年为基期,2006-2010年的定基
2、生产指数分别为124.6%,146.3%,149.1%,174.2%,221.9%。五年间定基生产指数从2006年的124.6%攀升到2010年的221.9%。五年间的环比指数分别为124.6%,117.5%,101.9%,116.9%,127.4%.受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双重驱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计算机、电器元器件四个细分行业中的18种产品的产量大部分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排除生命周期处于衰退期的产品,如程控交换机、彩色显像管,其它产品的产量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表明,从生产指数反映出来电子信息产业依然处于上升期,特别是在2010年,表现出了高出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2 生产指数受金
3、融危机影响明显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很明显,尤其是在出口方面,出口占据产品总体产量的大部分比例,出口产品的产量变化对整体指数的计算结果举足轻重,这使得2008年的生产指数比2007年仅仅增加了1.9%,2009年下半年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有所恢复,2009年的指数比2008年增加了16.9%,这一成绩是在2008年指数的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看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尤其要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的风吹草动将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3 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增速将减缓虽然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比2009年
4、增加了27.4%,和历年相比,这一数字创出了新高。然而如果排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假设2008和2009年依然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2010年的指数比2009年应该增加13%左右,这一数字要低于2006和2007年的水平。如果认为金融危机只是近5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当中的一个插曲的话,那么未来考虑在中国生产的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占全球的比例情况(部分产品的产量占全球产量已经超过了90%,大部分超过70%)以及在中国生产产品的经济性问题,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生产指数趋于平稳,整体产业发展速度趋缓,将是一个不争的论断。4 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调整影响生产指数的走向电子信息产业可以细分为四个子行业,包含通信设备
5、、计算机、消费电子、元器件,每一个子行业下面包含几十到几百种产品。本报告选取有代表性的18种产品作为计算指数的依据,在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革新的影响下,这些产品产量的变化趋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不同的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从而表现出来的单个产品的增长速度不同。各种产品的产量增长的非同向变化,在总体上体现的就是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这种调整会对生产指数的最终计算结果产生结构性的影响。5 新兴产品将成为拉动指数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传统电子信息产品,如彩电,手机,计算机等已经进入成熟期,这些产品对生产指数的贡献已经明显没有以前年份大。新兴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框,电子书,平板电
6、脑等目前在国内的生产规模还不大,但是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旺盛以及代工规模的扩大,这些产品的产量将会有数量级的提高,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指数起到举足轻重的拉动作用。(二)、生产指数计算说明(一)意义生产指数作为众多指数中的一种,在具有一般指数通性的同时,由于其编制方法和核算目的的不同,还有其特殊性。生产指数是通过衡量行业内主要产品生产数量的相对变化程度来反映该产业发展速度和经济景气状况及发展趋势的指标。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编制的工业产品实物量指数。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编制工业生产指数,我国已经在2009年开始编制工业生产指数试算工作,但是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编制生产指数,目前还未见有公开
7、的资料。(二)生产指数计算方法 生产指数是基于工业产品的产量而编制的,编制时先要确定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产品,然后将各工业产品本期的产量与基期的产量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工业产品本期的工业发展速度,最后按照各工业产品的基期增加值权重汇总得到工业生产的总指数。 具体计算公式为:, K作为生产指数;Q1为单个产品本期产量;Q0为单个产品基期产量; Q1/Q0为产品产量的个体指数;Q0P0为基期权数;P0为基期单位产品增加值;为求和运算符号。举例: 产品种类增加值权重(W0)基期产量(Q0)本期产量(Q1)A产品3080100B产品505055C产品209080生产指数=(100/80*30+55/
8、50*50+80/90*20)/(30+50+20)*100%=110.3%。则说明本期的行业生产指数为110.3%,比基期增长了10.3%。 (三)用生产指数衡量工业发展速度的意义 (1)有助于剔除价格波动对计算发展速度的影响。目前衡量工业发展速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产品价值量指标进行动态对比,如现价总产值增速。另一类是直接将各种产品实物产量的动态指标进行加权平均,综合反映全部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称为工业生产指数法。在当前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是现价工业总产值增速,由于现价总产值是通过本期生产量与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乘积计算得到的,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产品的销售价格波动很大,所以价格因素对现价总
9、产值的影响较大,不能如实的反应实际的生产发展情况。而工业生产指数剔除了价格的因素,从产品实物生产量的角度来衡量经济的发展速度,更加直观准确。 (2)能够反映生产各个环节的变动情况工业生产指数在计算时需要重点选取行业内有代表性的产品,这些产品既包含最终的终端产品,也包括上游的中间环节的产品,这样以来工业指数就能综合中间环节、下游最终产品的产量变化情况,全面反映整个行业的生产变化情况。(3)有利于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反映产业发展情况。一些简单加工生产的产品产值虽然很大,但其所含的增加值却很小,它的发展在总产值中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增加值中的作用却不大。而生产指数是按照产品增加值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增
10、加值高的产品,在生产指数计算当中的权重就比较高,工业生产指数可以从工业增加值的角度反映整个产业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单纯以产值规模来反映产业的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那些投入产出比高的产品所占的比重大,生产指数能更大程度上反映投入产出比高的产品的发展速度。另外从节能降耗的角度考虑,能源消耗是中间投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单位产品能耗低的产品,其增加值权重就会大于那些单位能耗高的产品,体现在生产指数上就是能耗低的产品在指数计算中所占的比重大于能耗高的产品。(4)能够体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由代表性的产品产量变化计算得出,产业的结构调整最终体现为各种产品产量的绝对
11、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或减少,因此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的计算过程能够反映出不同产品的产量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态势方向一目了然,从而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和制定策提供依据。(三)、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中基期和权重的确定1、基期的确定:本次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分析报告当中以2005年各产品产量数据作为基期数据,计算2006-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变动情况。2、各细分行业和产品权重的确定:各产品的增加值权重是按照基期年份的各产品产量和单位产品的增加值数据来确定的。本报告中采用分层权重进行计算,通过权重调整,使得每一类产品下面所选择的产品权重之和等于所属行业的总体权重,比如彩色电视机、激光
12、视盘机、组合音响、数码相机四种产品的权重加起来等于消费电子行业的权重,其他行业同理。具体见表1: 表1: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行业权重和产品分类产品名称基期权重(%)电子信息产业总体100.001 通信设备行业权重23.31程控交换机1.84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4.01 移动通信手持机17.08 电话单机0.31 传真机0.08 2 计算机行业权重30.89台式电脑7.51 笔记本电脑15.52 打印机1.20 服务器3.44 显示器3.22 3 消费电子行业权重10.59彩色电视机8.49 激光视盘机0.44 组合音响0.37 数码相机1.28 4 电子元器件行业权重35.21电子元件22.
13、99 半导体分立器件2.39 半导体集成电路7.75 彩色显像管2.08 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表2: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权重排序数据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统计数据计算结果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权重计算公式:(单位产品增加值*2005年产量/(各项产品增加值*2005年产量)。例如:2005年彩电产品增加值为432元/台,2005年彩电产量为8283万台,则:彩电调整前的基期权重=彩电单台增加值*2005年彩电产量/(各项产品增加值*2005年产量)=432*8283/10000/4082.57=8.6%。其中,4082.57是18种产品的增加值乘以产量的总
14、和。因为每一个细分行业下面的产品增加值之和都小于行业总体增加值,通过调整使得每一个行业下面所属的产品增加值之和都等于行业总体增加值,这样调整之后产品的权重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彩电调整之后的权重数值为8.49%。从各项产品的权重计算结果看,电子元件的权重最高,是因为较其它产品而言,电子元件的包含范围很广,产量总数规模大,单位产品的工业增加值率也高于其它产品。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同属于器件产品,其总体价值和电子元件产品有30%的差距,其单位产品的增加值率要低于电子元件,故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二者权重之和也不到电子元件的一半。通信设备当中,移动基站这种系统设备产品的增加值率超过30%,囿于其产品生产
15、规模数量比手机低很多,所以基站的权重也远远低于手机产品的权重。其它大宗产品中,彩电的权重是8.49%,笔记本电脑的权重为15.52%,这些产品产量高,单位产品价值大,是对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指数有重要影响的产品。一、 电子信息产业工业生产指数(一)电子信息产业范围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的基础上完成的,如集成电路每三年就更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产业。依据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注释(2005-2006),电子信息产业
16、包括雷达工业行业、通信设备工业行业、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软件产业、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工业行业、电子元件工业行业、电子器件工业行业、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工业行业、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工业行业,12个中类行业,细分一共是46个小门类。在这里我们的指数计算范围不包含软件产业,因为软件不属于工业。表3是针对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11个细分行业的销售产值比重的统计结果。表3:2005-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销售产值比重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2009年 2010年通信设备工业行业18.76%18.69%
17、17.65%17.26%16.81%14.35%雷达工业行业0.32%0.34%0.31%0.35%0.25%0.29%广播电视设备工业行业0.68%0.60%0.63%0.67%0.83%0.80%电子计算机工业行业33.46%32.43%33.13%30.40%31.11%30.18%家用视听设备工业行业11.61%10.27%7.89%7.77%7.37%7.01%电子器件工业行业10.71%11.08%11.90%13.41%13.28%15.44%电子元件工业行业15.34%17.04%18.41%19.17%18.25%18.66%电子测量仪器工业行业0.63%0.79%0.93%
18、1.17%1.33%1.46%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行业1.73%1.96%2.51%2.67%3.19%3.65%电子信息机电工业行业5.88%5.92%2.47%2.72%2.88%3.00%其它电子信息行业0.87%0.88%4.17%4.41%4.72%5.1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2005到2010年统计数字显示,电子信息产业中所占规模比例较大的行业依次是计算机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消费类电子制造业(家用视听行业)、其它。图1:中国电子制造产业结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当中计算机制造业和电子元器件占有主要比重。电子元器件和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电子信息 产业 生产 指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