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联机编制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送审稿)编制说明中标认证中心2006年 10 月1.背景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全年实现4%的节能目标形势严峻。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政府机构率先节能的表率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功能,极大的推进了节能产品的广泛使用。据悉国家将出台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强制措施,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节能、节水等节约的消费模式。为了规范市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消费者选择高效产品,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以下简称“多联机”)是一种全
2、新概念的空调,它集一拖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节能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与传统空调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据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约有26%的消费者愿意安装中央空调,中央空调的需求量正以每年60%-70%的速度递增。在这一增长数字中,多联机因其技术特性表现尤为突出。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根据目前家用中央空调的主推情况及市场表现,多联机正在引导家用中央空调市场。为了规范多联机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性能,国家对多联机实施了CCC认证制度和生产许可证制度,但在能效方面尚未出台标准。然而随着近几年多联机行业的
3、高速发展,社会及消费者对多联机的能效性能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而且我们国家的多联机也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制定多联机的节能认证技术要求、尽快开展多联机节能产品认证成为贯彻我国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适应市场需求重要工作,2006年中标认证中心正式将其列入新项目计划。2.工作过程综述2.1成立工作组2006年3月正式组成技术要求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要求的具体编写工作。技术要求起草单位:组长单位:中标认证中心组员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2.2技术要求制定原则为使技术要求能够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的需要,客观反映我国多联机能耗的实际水平,引导多联机的技术发展,在技术要求制定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几个原
4、则:l 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l 与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相协调;l 充分考虑我国多联机生产企业的发展水平。2.3 起草过程说明在对国内多联机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的数据统计分析完成后, 2006年8月形成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向11家生产企业及1家检验机构、全国冷冻空调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征求意见。起草组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形成送审稿,提交专家审定。起草组跟踪并参考了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讨论稿),上海市地方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征求意见稿),修订产品范围和相关
5、评价指标。3.技术要求主要内容说明 3.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多联机的节能评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气候类型为T1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本技术要求不适用于以下机组:a) 双制冷循环系统和多制冷循环系统b) 热回收型;c) 冰蓄冷型;d) 车船用途型;e) 不能做部分负荷运行型;f) 其他特殊用途型。节能产品的定位是合格品中的精品,所以要求申请节能认证的产品首先是合格品,应为设计定型产品,并通过国家“CCC”安全认证或取得生产许可证并承诺符合GB/T 18837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及企业明示的其他标准要求。3.2参考标准技术要求编制参考了以下标准:GB/T 18837
6、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 4706.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3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机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JB 8655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安全要求GB 4343.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电热器具、电动工具以及类似电器无线电干扰性测量方法和允许值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小于或等于16A)3.3定义本技术要求采用GB/T18837中的术语定义。3.4主要技术指标3.4.1制冷量: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2%。3.4.2制冷消耗功率: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实测制
7、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3.4.3制冷综合性能系数: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应不小于表1的规定值。表1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额定制冷量(CC)W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W/WCC280003.4028000CC840003.3584000 CC3.303.5 分类原则大类划分原则:根据GB/T18827-2002将多联式(热泵)机组的名义制冷量分为以下几段:CC28000:主要针对10HP以下压缩机的多联式(热泵)机组;28000CC84000:主要针对10HP以上以及双压缩机的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84000CC:主要针对模块化机组;数据来源: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的34台机组数据,其中28000kW以下31台机组EER值平均值为3.20,最低值是1.95,最高值是4.25,3.40以上占总数的23%。根据GB/T18837-2002中表5和目前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采用的压缩机特点,确定28000CC84000的IPLV( C )为3.35, 84000CC的IPLV( C )为3.30。3.6试验方法按GB/T18837-2002的相关规定执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