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生精神.doc
《孟子的人生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的人生精神.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子的人生精神先秦大儒孟子以孔子学说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在孔子仁学或礼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思想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号。透过孟子一书阐述的思想学说和孟子的实际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几种来源深厚、影响深远的人生精神:自承先贤,身任天下;民生为本,仁爱为怀;尊德乐义,以义待利;崇义尚道,舍生取义;忧患以生,自强不息;修心养性,自善其身。一、自承先贤,身任天下孟子和孔子一样,奉行的是厚古薄今、崇古尚贤的社会历史观,他认为:尧舜之后,圣人之道就衰败,于是社会动荡,民生悲苦,社会从原有的和谐、美好的有序社会堕落为现有的混乱、悲惨的无序社会。而要挽救这种无序的社
2、会,要恢复尧舜时的盛世之景,则只有实行“仁义”这一圣人之道。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滕文公下)他斥责杨朱和墨子的思想主张是充塞仁义的诬民之邪说,宣称要象大禹治水防洪平天下,周公兼狄驱兽安百姓,孔子著春秋明大义一样,出来端正人心,灭除邪说,反对各种偏激而错误的行为和言论,从而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等三位先贤的崇高事业。 孔子曾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
3、语子路)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孟子象孔子一样,“自任以天下之重”(万章下),身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抱负。他说:“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公孙丑下)他甚至还以救世者的姿态慷慨地宣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孟子大约自四十三岁起就奔走于邹、齐、鲁、宋、梁、滕等国之间,“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腾文公下),不断向诸侯王公宣扬自己的仁义学说,直至七十余岁止而返,所谓“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尽管孟子的思想主张与战国时代征战攻伐、崇
4、尚强力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但孟子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 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是儒家人文精神最根本的内容之一。它蕴含着这样一种人生理念:人活着就应该象先前贤达人士一样,把为天下人谋福祉当作自己人生的崇高使命和不懈追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后人对这种身任天下之人生理念的绝好解释。孟子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也大致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德政合一之倾向
5、和泛道德主义之倾向,并造就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主流性的人生价值取向治国平天下,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具体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民生为本,仁爱为怀孟子的“仁义”学说基本上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这种伦理政治学说渗透进了孟子以民生为本,以仁爱为怀的一种不渝之人生精神。孟子首先积极肯定了人民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后坚持政治统治、国家管理要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要以天下人民的生存生活为念,对百姓要体民心、察民情、以民为本、以民生为本,修行仁德,实现仁政。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又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6、;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下)孟子认为,如果对黎民百姓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然而还不能一统天下和安定天下的,从来都没有。本着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精神,他甚至敢于说出那种在那个时代可谓大逆不道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 孟子的伦理政治观固然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有幻想通过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思维之幼稚性。但孟子这种以民生为本,以仁爱为怀的人生精神,却无疑是一种进步的人生价值取向。尽管孟子这种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思想和精神上升到政治层面就成了中国专制社会的
7、民本思想和民本精神,并且与官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相对应;但从非政治层面来说,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存生计为本,对人仁爱,如孔子说的那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那也是值得现代社会去大力提倡的。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尽心下)孟子的仁爱为怀不仅是一种政治伦理的要求,更是一种生活德性的要求;它不仅体现在对民众的普遍之心理仁爱上,更体现在诉诸于具体行动的对具体人的具体仁爱上,甚至体现在对一切生命尤其是肉体生命的具体仁爱上。他说:“无伤,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8、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梁惠王上)。孟子又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知者无不知也仁者无不爱也”(尽心上)他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仁爱为怀不仅要推己及人,也要推人及物,是对人的普遍尊重,也是对生命现象的普遍尊重。孟子这种善待人、善待生命、善待万物的人生精神,是值得现代人去深刻地反思的。三、尊德乐义,以义待利孔子曾说:“福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又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面对
9、义利的矛盾冲突,面对道德要求和利益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孟子继承了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人生精神,主张“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万章上)。 也就是说,孟子要求对人生始终贯彻这样一种严格的生活准则: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那怕是一丁点也不能给予别人;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那怕是一丁点也不能取于别人。而对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利益,孟子认为自己去获取多少或给予别人多少,都不过分,比如孔子和尧舜这些圣贤人物就曾这样做:“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万章下);“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滕文公下)孟子认为,如
10、果人们对待实际利益的给予和获取都能见利思义,并且内心培养有一种“尊德乐义”(尽心上)的道德情感,那么他就能做到“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不义之室而不居也”(滕文公下),甚至“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万章上)。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离娄下)孟子认为君子可能有一生的忧虑,却没有一时的祸患;而其所忧虑的,也只是能不能做到象“法于天下、传于后世”圣人舜那样尊德乐义,以义待利,为天下楷模,为万世师表。孟子认为,尊德乐义的人“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离娄下),而
11、即使有一时的意外之祸患,这种境界下他也是不以之为痛苦的“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离娄下)。 孟子这种尊德乐义、以义待利的豁达、健康之人生精神,对医治现代社会所谓“物欲横流”的精神疾病不啻为一剂良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人活着固然都有需求,都需要利益,而且古往今来人沦为物的奴役的现象也一直存在;但是,人一旦完全沦为了物的奴役,人就丧失了心灵的自主,从而也就必然丧失在社会中的真正自由,丧失在人生中的真正幸福。因而,人应该修养有自己的德性和品行,尊德乐义,以义待利,只有在法律、道德等允许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利益甚至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人才能不迷失自我,不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人生 精神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