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优秀PPT.ppt(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纯弯曲梁正应力测定实验第一页,本课件共有17页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3.3.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1.1.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2.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第二页,本课件共有17页 3.3.3.3.矩形截面钢梁矩形截面钢梁矩形截面钢梁矩形截面钢梁.二、实验设备二、实验设备 1.1.1.
2、1.弯曲梁实验装置一台弯曲梁实验装置一台弯曲梁实验装置一台弯曲梁实验装置一台.2.2.2.2.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第三页,本课件共有17页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 梁横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梁横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梁横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梁横截面上各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应用轴向拉伸时的胡克定律应用轴向拉伸时的胡克定律应用轴向拉伸时的胡克定律应用轴向拉伸时的胡克定律,即即即即可通过测定的各点应变可通过测定的各点应变可通过测定的各点应变可通过测定的各点应变,计算出相应的实验应力计算
3、出相应的实验应力计算出相应的实验应力计算出相应的实验应力.我们采用增量法我们采用增量法我们采用增量法我们采用增量法,各点各点各点各点的实测应力增量表达式为的实测应力增量表达式为的实测应力增量表达式为的实测应力增量表达式为: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应力理论表达式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应力理论表达式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应力理论表达式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应力理论表达式为:为:为:为:增量表达式为:增量表达式为:增量表达式为:增量表达式为:通过同一点实测应力的增量与理论应力增量计算结果比较通过同一点实测应力的增量与理论应力增量计算结果比较通过同一点实测应力的增量与理论应力增量计算结果比较通过同一点实
4、测应力的增量与理论应力增量计算结果比较,算出相算出相算出相算出相对误差对误差对误差对误差,即可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即可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即可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即可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将计算的各个测点的实测应力平均增量标在截面高度为纵坐标将计算的各个测点的实测应力平均增量标在截面高度为纵坐标将计算的各个测点的实测应力平均增量标在截面高度为纵坐标将计算的各个测点的实测应力平均增量标在截面高度为纵坐标,应力大小为横坐标的平面内应力大小为横坐标的平面内应力大小为横坐标的平面内应力大小为横坐标的平面内,并连成曲线并连成曲线并连成曲线并连成曲线,即可与横截面上应力理论
5、分即可与横截面上应力理论分即可与横截面上应力理论分即可与横截面上应力理论分布情况相比较布情况相比较布情况相比较布情况相比较.第四页,本课件共有17页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1.测量梁的截面尺寸测量梁的截面尺寸测量梁的截面尺寸测量梁的截面尺寸h h和和和和b b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a a.aahb第五页,本课件共有17页(1 1)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1234567h第六页,本课件共有17页(2 2)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
6、点按)将各测点按1/41/4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ABAB段段段段第七页,本课件共有17页应变片有应变片有应变片有应变片有两个线头两个线头两个线头两个线头应变片有公共应变片有公共应变片有公共应变片有公共引出线头引出线头引出线头引出线头(2 2)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1/41/4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ABAB段段段段第八页,本课件共有17页(3 3)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AD
7、AD段段段段第九页,本课件共有17页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7页接线步骤总结接线步骤总结(1 1)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2 2)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1/41/4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ABAB段段段段(3 3)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ADAD段段段段接线错误接线错误接线错误接线错误接线正确接线正确接线正确接线正确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17页3.3.分级加载分
8、级加载,读数测量读数测量读数测量读数测量 (1 1)预加载荷)预加载荷)预加载荷)预加载荷F F=0.5kN=0.5kN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17页(2 2)将各测点应变全部)将各测点应变全部)将各测点应变全部)将各测点应变全部“清零清零清零清零”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17页(3 3)将载荷加至)将载荷加至)将载荷加至)将载荷加至F F=1.5kN=1.5kN,依次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依次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依次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依次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7页(4 4)将载荷依次加至)将载荷依次加至)将载荷依次加至)将载荷依次加至F F=2.5kN,=2.5kN,F
9、F=3.5kN,=3.5kN,F F=4.5kN,=4.5kN,依次读出每个依次读出每个依次读出每个依次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测点应变并记录测点应变并记录测点应变并记录.F最大值最大值不得超过不得超过4.5kN4.4.4.4.卸载卸载卸载卸载,关机关机关机关机.5.5.5.5.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7页实验步骤总结实验步骤总结1.1.测量梁的截面尺寸测量梁的截面尺寸测量梁的截面尺寸测量梁的截面尺寸h h和和和和b b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
10、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以及力作用点到支座的距离a a.2.2.接线接线接线接线(1 1)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分清各测点应变片引线(2 2)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将各测点按1/41/4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桥路接入应变仪的ABAB段段段段(3 3)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将温度补偿片接入应变仪“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公共补偿段”ADAD段段段段3.3.分级加载,读数测量分级加载,读数测量分级加载,读数测量分级加载,读数测量 (1
11、1)预加载荷)预加载荷)预加载荷)预加载荷F=0.5kNF=0.5kN(2 2)将各测点应变全部)将各测点应变全部)将各测点应变全部)将各测点应变全部“清零清零清零清零”(3 3)将载荷依次加至)将载荷依次加至)将载荷依次加至)将载荷依次加至F=1.5kN,F=2.5kN,F=3.5kN,F=4.5kNF=1.5kN,F=2.5kN,F=3.5kN,F=4.5kN,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读出每个测点应变并记录4.4.卸载卸载卸载卸载,关机关机关机关机.5.5.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数据处理(参见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7页独立思考完成:独立思考完成:独立思考完成:独立思考完成:(1)(1)半桥接线测量方法半桥接线测量方法半桥接线测量方法半桥接线测量方法(2)(2)全桥接线测量方法全桥接线测量方法全桥接线测量方法全桥接线测量方法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1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