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介绍时间:2013-06-28 来源: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作者:苑宏英一、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编制背景2012年12月28日,住建部发布了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该指南是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天津中水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以及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在以下背景下共同编制。1、水资源短缺众所周知,中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趋严重,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市,情况更为突出。如何在短期内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2、政策要求“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
2、用设施建设规划中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2676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2077万立方米/日,县城477万立方米/日,建制镇122万立方米/日;东部地区1258万立方米/日,中部地区706万立方米/日,西部地区712万立方米/日。全部建成后,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总规模接近4000万立方米/日,其中设市城市超过3000万立方米/日,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已经提升到了政策高度。3、再生水的战略地位再生水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推广普及再生水技术利用,已经成为了推动城镇节水减排、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主要从再生水的规划及
3、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二、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1、美国早在1906年,加州健康局首次公布了与公众健康相关的污水回用水质概念。1960年,加州在水法中鼓励污水回用。1992年,美国环保局和国际发展机构发布了污水再生利用指南在2004年又对该指南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污水再生利用相关工作。截止2004年,美国已经有25个州制定了关于污水再生利用的法规,其中包括冲厕;森林灌溉;粮食作物灌溉;直接接触的景观;不直接接触的景观;建筑工地用水;工业冷却水;地下水补水等15种用途。在美国2004年修订后的污水再生利用指南中,对不同回用用途的再生水水质例如我们常见的指标,比
4、如BOD5、余氯、浊度等等,也有一些微生物的指标,还有一些总有机碳、总有机卤代物等非常规的指标都做了要求。2、日本在日本,1980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制定了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技术方针。在此基础上,1981年,日本下水道协会又制定了有关冲厕、绿化的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技术指南。1990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又出台了污水处理水的景观、戏水利用水质研讨指南,一年之后,日本建设省又在这个研讨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污水处理水中景观、戏水用水水质指南。此后,日本的一些县和郡,也纷纷出台了有关再生水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条例,比如,1995年,东京都颁布的再生水利用事业实施纲要,以及2003年,福冈市制定的再生水利用下水道事
5、业条例。在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污水处理水的再利用水质标准。在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制定的再生水水质标准及处理设施标准中除了规定一些常规的标准,如浊度、色度等,也对处理设施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和要求。3、中国1987年,北京颁发60号文制定了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1989年,原建设部发布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1991年,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颁发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对建筑中水的使用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在1999年,建设部发布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48-1999),进一步修缮了1989年版的水质标准。从2002年到2
6、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国家标准。在2012年,住建部发布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建城2012197号)。三、编制思路与指南主要内容介绍整个城市污水再利用的核心问题,是用户安全利用,围绕着这个问题,技术指南在单元处理技术、组合工艺、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以及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相关的规定。也就是说,为了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推动城镇节水减排,编制本指南。从而提出我国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原则框架,用于指导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规划,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技术指南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总则;城镇污水再生利
7、用技术路线;城镇污水再生处理技术;城镇污水再生处理工艺方案;再生利用工程建设与设施运行维护;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风险管理。下面根据这六大部分,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1、总则总则部分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适用范围技术指南适用于城镇集中型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方案选择,涵盖城镇污水从收集、处理到再生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指导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规划以及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2)总体目标城镇污水再利用的总体目标是,要充分利用城镇污水资源、削减水污染负荷、促进水的循环利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推动城镇节水减排,提升我国城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3)
8、指导思想技术指南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结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和现有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的运行实践,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合理性、前瞻性和水质安全性,科学确定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规划以及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的技术要求。2、污水再生利用技术路线有关技术路线,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城镇污水再利用的基本原则、再生水利用需求分析、规划布局以及单元技术选择。(1)基本原则对于基本原则来说,核心问题是,城镇污水再利用的规划应以系统的调研和现状为基础。其规模与布局应根据城镇自身特点和客观需求确定。应用原则应优先用于需求量大、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等途径。(2)再生水利用需求分析进行再生水需求分析时,要充分考虑
9、现状分析,包括水源、排放与处理情况、生产、使用等方面的分析。而对水质水量需求分析,则要依据不同用途来进行。(3)规划布局再生处理设施规模和技术的选择,不仅要满足近期需求,同时也要兼顾远期需求。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再生利用的需求。而再生处理、储存、输配设施布局,则应综合考虑水源和用户分布。(4)单元技术选择单元技术选择包含两个核心问题:不同利用途径应重点关注的再生水水质指标;污水再生利用主要单元技术功能和特点。利用表1、表2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这两个核心问题的重点。城镇污水再生利用主要途径包括工业、景观环境、绿地灌溉、农田灌溉、城市杂用和地下水回灌。水质要求分别详见有关国家标准GB/T 1
10、9923-2005、GB/T 18921-2002、GB/T 25499-2010、GB 20922-2007、GB/T 18920-2002、GB/T 19772-2005。不同用途应重点关注的水质指标见表1。表1 不同利用途径应重点关注的再生水水质指标主要用途重点关注的水质指标工业冷却和洗涤用水应重点关注氨氮、氯离子、悬浮物(SS)、色度等指标。锅炉补给水应重点关注溶解性总固体(TDS)、化学需氧量(COD)、SS等指标。工艺与产品用水应重点关注COD、SS、色度、嗅味等指标。景观环境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应重点关注营养盐及色度、嗅味等指标。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应重点关注营养盐、病原微生物、有毒
11、有害有机物及色度、嗅味等指标。绿地灌溉非限制性绿地应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浊度、有毒有害有机物及色度、嗅味等指标。限制性绿地应重点关注浊度、嗅味等感官指标。农田灌溉直接食用作物应重点关注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有机物、色度、嗅味、TDS等指标。间接食用作物应重点关注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有机物、TDS等指标。非食用作物应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TDS等指标。城市杂用应重点关注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有机物、浊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地下水回灌地表回灌应重点关注重金属、TDS、病原微生物、SS等指标。井灌应重点关注重金属、TDS、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有机物、SS等指标。为了达到不同用途的水质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 污水 再生 利用 技术 指南 试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