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二班语文第1周语文电子教案.doc





《四年二班语文第1周语文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二班语文第1周语文电子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 语文 教案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会元学校姓名:张艳红 2013年2 月第(1)周 No.1课题独坐敬亭山课型古诗课时1教学目标1、 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3、背诵这首古诗词,默写首诗。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重点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难点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具多媒体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激趣导入1、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
2、,他们是谁?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导语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学生自
3、学,初步理解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指名回答,评议交流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1、 自由吟读。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自由吟读讨论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教学反思本周备课( )节组长:日期:月 日第(1)周 No.2课题望洞庭课型古诗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3、背诵这首古诗词,默写首诗。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重点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难点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4、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具多媒体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教学挂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板书诗题)自由吟读1.学生边渎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
5、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学生边渎边参阅课文注解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举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引导赏析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
6、人的心情。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交流课外积累1、 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3、下节课(或者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练习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交流课外积累板书设计望洞庭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山水色, 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学反思本周备课( )节组长:日期:月 日第(1)周 No.3课题
7、忆江南课型古诗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3、背诵这首古诗词,默写首诗。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重点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难点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教具多媒体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复习导入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读课文,理解内容1、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2、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
8、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4、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教师小结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教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
9、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读课文,理解内容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指名看图说出意思。诵读领悟词义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人舒缓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
10、和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抄写或默写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板书设计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教学反思本周备课( )节组长:日期:月 日第(1)周 No.4课题2 桂林山水课型讲读课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3、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难点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
11、步认识分号。教具多媒体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汀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
12、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问。 品渎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丈用“仿佛那是一块出示挂图让学生谈感受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品渎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
13、的“静、清、绿”?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巩固识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二班 语文 电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