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解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裂解事故应急预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CC厂应急救援预案 DCC厂编制目 录一、DCC厂基本情况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三、险情分类、分级四、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五、应急报警六、应急程序七、应急预案八、应急行动九、应急资源十、事故处理报告十一、预案的演练、审核、修订十二、常用安全设施使用方法十三、附则DCC厂事故应急预案一、DCC厂基本情况1.1 DCC厂装置简介50万吨/年催化裂解联合装置包括DCC联合装置分为50万吨催化裂解装置、20万吨气体分馏装置、双脱装置、4万吨MTBE装置。联合装置的主要产品有液态烃、汽油、柴油、MTBE等。由于原料和产品均易燃易爆,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生产,物料一旦溢出,很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所以联合装置
2、为甲级易燃易爆单位,因此必须掌握好防火防爆技术,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另外,联合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加入添加剂,也具有一定的危害特性。DCC联合装置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厂区的东侧。现有职工105名,其中包括燃料油生产工、压缩机工和维修工。DCC厂下设班长岗、反应岗、分馏岗、稳定岗、离心机岗、主风机岗、气分岗、双脱岗、MTBE岗共九个岗位。1.2 危险物料的储存量:汽油:240吨 柴油:50吨 液化石油气:220吨 原油:70吨 碱液:20吨 甲醇30吨 MTBE 20吨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组织:组 长:崔新文副组长:李树成 于明春 姜光武 组 员:高占
3、峰、刘国权、 卢贵生、 张宏宇、李占军、 马春彦 邓庆国 王树胜刘 伟 金忠凯 组长负责现场指挥,向上级汇报,指挥现场应急处理,下达应急指令,负责对外联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程等指挥现场事宜。副组长协助组长指挥现场,组长不在时,直接行使组长的职责和权力。各组员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负责相关问题的处理,保障通讯系统、物资供应系统、消防安全 、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2.2 应急救援原则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对于扑救初期火灾应:先控制,后消火,救人第一。三、险情分类、分级险情分类:爆炸、火灾、泄漏、中毒窒息、灼烫伤、自然灾害等。本预案所指事故为:在生产区的小范围火灾、爆炸等,现场消防器材、
4、设施完好,容易扑救;可燃物小面积泄漏,本单位容易控制,由DCC厂执行本预案。在DCC厂大面积泄漏或火灾、爆炸,不能控制,执行厂级事故预案。四: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DCC联合装置分为50万吨催化裂解装置、20万吨气体分馏装置、双脱装置、4万吨MTBE装置,联合装置的主要产品有液态烃、汽油、柴油、丙烯、MTBE等。另外,联合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加入添加剂,也具有一定的危害特性。根据装置设备、工艺特点,有如下危害、危险因素。4.1火灾爆炸: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一旦泄漏,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遇明火着火回燃,若其发生泄漏,处
5、理不当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4.2瓦斯爆炸:DCC联合装置储罐和塔器内存有瓦斯,由于设备的原因或操作不当,一旦泄漏,存在瓦斯爆炸的危险。 4.3中毒窒息:如没有防护,直接吸入有大量麻醉作用的汽油、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甲醇、甲基二乙醇胺等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者可突然倒下,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4.4冻 伤:联合装置内存在液化石油气、丙烯、丙烷,皮肤接触液体会导致冻伤。4.5烫 伤:由于联合装置原料和产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生产,物料一旦溢出,很容易对人员造成烫伤,DCC联合装置的反应岗、燃气锅炉岗、
6、余热锅炉岗、气压机岗等岗位的高温催化剂和高温蒸汽,一旦接触,可造成人体的烫伤。4.6机械伤害:DCC联合装置有大量的转动设备,存在机械伤害。4.7触电:DCC联合装置有动力电源6000V和380V,存在触电的危害。五、应急报警DCC联合装置发现险情后,当事人首先判明险情的类别,如果险情可以控制,向本装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由负责人向工厂汇报。如果险情不容易控制,立即向厂调度室(电话8220或8370)和本装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如火灾、爆炸、泄漏等险情特别严重可直接向厂消防队汇报(火警电话8119)。六、应急程序6.1.事故险情出现后,首先按照报警和汇报程序进行。6.1.按照应急抢险的
7、原则,迅速进行扑救。6.1.分厂应急领导小组接到险情汇报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执行本预案,并向工厂汇报。6.1.工厂派人赶到现场,协助分厂指挥应急行动和联络处理。6.1.如果险情特别严重,分厂无法控制,现场厂级负责人应决定采取厂级事故预案。七、应急预案:7.1、反应岗位事故处理预案 反应岗事故处理原则1.任何情况下,一定要保证两器压力平稳,防止催化剂倒流,油气与空气相串发生爆炸事故。2.两器必须通入流化介质,防止死床,保证流化正常。停主风时,必须切断进料,通入事故蒸汽,再生器不得喷燃烧油。3.在进料情况下,反应温度不得低于450,防止待生剂带油,造成再生器烟囱冒黄烟,如果维持不住,立即切断进料
8、。4.切断进料后,一定要保证再生器温度,如果再生器温度低于400时,应立即卸料。5.反应器有催化剂流化时,必须保证油浆循环和油浆外排,否则按停工卸剂处理。6.两器内有催化剂时,各吹扫点、松动点必须通入流化介质,防止堵塞。催化剂温度低于250时,停止吹汽,关死蒸汽手阀,防止和泥,反吹风和松动风继续通入。7.生产不正常时,应及时与调度及有关部门联系,以免影响其他单位的生产。产品不合格,应及时联系换罐。7.1.1装置停电事故处理装置用电包括380V电、6000V电。1)380V电故障:如果是380V电晃电,各岗位应立即启动停运设备。如果是380V电停电,烟机机组动力油泵停,烟机停运,主风中断,装置启
9、用主风自保,其余按紧急停工处理。2)、6000V电故障:如果6000V电停电:立即启用进料自保,按紧急停工处理。3) 全厂停电:全厂性停电,应立即启用装置所有自保,切断两器,关闭反应用风、汽点根部阀,关闭分馏、稳定各个用汽点根部阀,以防止油气倒窜引起爆炸。同时看好各处温度、压力、液面。7.1.2、装置停蒸汽事故处理1)-关闭进装置蒸汽阀2)-启用进料自保,关闭再生、待生滑阀3)-关闭所有用蒸汽点根部阀。4)-切除烟机,烟机机组低速运行。5)-开备机,气压机停机盘车。6)-控制再生器温度550650。7)-保持三路循环,控制塔201顶温和油浆外甩温度不超温。8)-稳定岗位保持三塔循环,控制各处液
10、面和压力。9)-再生器床层温度低于400时,卸催化剂。10)-及时联系调度、电厂向装置反供汽注意:当系统恢复供汽时,必须在阀前脱净水才能引汽,防止催化剂和泥和水击损坏设备。7.1.3、装置停风事故处理1)-停净化风以后,应迅速打开净化风和非净化风两罐连通阀,将非净化风补入净化风罐,维持生产。2)-停非净化风,用净化风补充。如果净化风和非净化风同时中断,按紧急停工处理,并关闭所有用风点根部阀,所有控制阀改走侧线,气动蝶阀改为现场手动调节。7.1.4、外取热器取热管损坏故障7.1.4.1、事故现象1)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汽包水位下降;2)外取热器、再生器内压力较正常值为高;3)外取
11、热器内温度较正常值为低;4)外取热器内有异常声音;5)蒸汽压力和给水压力下降。7.1.4.2、事故原因1)催化剂磨损,使管壁变簿穿孔。2)给水质量不良,化验监督不严,造成管子内壁结垢或腐蚀。3)管子被杂物堵塞或水循环不良,引起管子长期过热。4)管子材质,制造有缺陷或焊接质量不合格。7.1.4.3、事故确认 根据事故现象,确认外取热管漏故障。7.1.4.4、 事故处理1)加大上水量,保持汽包水位正常;2)将外取热切出系统,待停工时进行处理。当事故无法消除时,外取热器停止运行。7.2、分馏岗位事故处理预案7.2.1、油浆泵密封泄漏着火7.2.1.1事故现象:1)油浆泵处油浆泄漏。2)油浆泵处着火。
12、7.2.1.2事故原因:4)封油中断。5)封油带水严重。6)分馏塔底温度过高。7)油浆泵密封损坏。7.2.1.3、事故确认:油浆泵密封泄漏引起着火。7.2.1.4、事故处理:1)通知调度(8220、8370)和消防队(8119),油浆泵密封泄漏着火。2)使用灭火器、消防蒸汽掩护,防止火势扩大。3)切换油浆备用泵,控制好油浆循环量。4)关闭油浆泄漏泵出入口阀门,终止油浆泄漏量。5)调节好封油量。6)联系钳工处理。事故无法消除时,装置切断进料,油浆退出装置。7.2.2、分馏塔冲塔7.2.2.1事故现象:1) 分馏塔中段温度升高。2)分馏塔顶温度升高。3)粗汽油颜色变黑。4)轻柴油颜色变黑。7.2.
13、2.3事故原因:1)反应深度过低或总进料量大幅度下降,使塔顶负荷过低。2)反应深度过大或总进料大幅度增加,使塔顶负荷过大。3)一中段泵抽空,引起顶回流泵抽空。4)处理量过小,塔顶温度压的过低。回流带水5)打冷回流带水。6)机泵故障或仪表失灵7.2.2.4事故确认:分馏塔中段、顶部温度上升速度较快。提高中段、顶部回流,温度仍高。汽油量明显增加。7.2.2.5事故处理:1)启用冷回流控制分馏塔顶温度。2)调整好分馏塔各取热负荷分配。3)联系反应岗位降量。控制好反应压力。4)将汽油转入不合格罐。5)将轻柴油转入不合格罐。6)启用轻柴油补一中段,控制好中段温度。事故无法消除时,装置降量生产;启用轻柴油
14、补一中段泵入口。7.3.3油浆发生器故障7.3.3.1事故现象1)在开、停工过程中,油压可能大于水压,换热管损坏时,油浆可能漏入水中,这时汽包炉水中含油量大;严重时,汽包水位计中可以看到油层;2) 正常运行中,水压大于油压,换热管损坏时,水漏入油浆中,工艺岗位上应首先发现异常;7.3.3.2事故原因1)给水质量不好,造成管道外壁腐蚀。2)管道材质不良,制造有缺陷或焊接质量不合格。3)油浆中的催化剂对管内壁冲刷严重,穿孔破损。7.3.3.3事故确认 根据事故现象,确认锅炉蒸发段损坏故障。7.3.3.4事故处理1)在开、停工过程中,发现汽包炉水中含油时,应立即解列该汽包,通知相关人员联系检修处理。
15、2)在正常运行中,工艺判断确认设备内漏时,应立即停用损坏的发汽设备。当事故无法消除时,油浆发汽停止运行。7.3.4二中蒸汽发生器故障7.3.4.1事故现象1) 在开、停工过程中,油压可能大于水压,二中换热管损坏时,油浆可能漏入水中,这时汽包炉水中含油量大;严重时,汽包水位计中可以看到油层;2) 正常运行中,水压大于油压,二中换热管损坏时,水漏入油浆中,工艺岗位上应首先发现异常;7.3.4.2事故原因1)给水质量不好,造成管道外壁腐蚀。2)管道材质不良,制造有缺陷或焊接质量不合格。3)油浆中的催化剂对管内壁冲刷严重,穿孔破损。7.3.4.3事故确认根据事故现象,确认锅炉蒸发段损坏故障。7.3.4
16、.4事故处理1)在开、停工过程中,发现汽包炉水中含油时,应立即解列该汽包,通知相关人员联系检修处理。2)在正常运行中,工艺判断确认设备内漏时,应立即停用损坏的发汽设备。当事故无法消除时,二中发汽停止运行。7.3稳定岗位事故处理预案7.3.1压缩富气中断事故处理7.3.1.1事故现象1)吸收塔、再吸收塔压力下降。2)出口流量回零。7.3.1.2事故原因1)反应切断进料2)气压机停7.3.1.3事故处理1)通知厂调度。2)通知DCC厂技术人员或值班人员。3)关闭气压机出口去吸收系统阀门。4)关闭富气水洗水阀门。5)减少或停止干气出装置,保持吸收稳定系统压力。6)降低液态烃出装置量,保持D302液面
17、,液面低于1/3时停止液态烃出装置。7)降低E301、E302、热源温度或将热源去副线。8)联系分馏岗位切除再吸收塔, 保持各塔、容器液面,并保持住系统压力。事故无法消除时:装置切断进料,稳定三塔循环。若短时间不能恢复粗汽油直接去稳定塔,进行单塔稳定操作。7.3.2液化气泵密封泄漏7.3.2.1事故现象:1)稳定泵区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2)液化气泵密封处大量喷出雾状气体3)密封处结冰7.3.2.2事故原因: 液化气泵密封损坏7.3.2.3事故确认: 泄漏泵为液化气泵,泵区现场弥漫大量液化气,泵密封处结冰,确认为液化气泵密封泄漏事故发生。7.3.2.4事故处理:1)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2)打开消防蒸
18、汽手阀,稀释现场液化气。3)通知电工在配电室停泵。4)关闭泄露泵出入口阀门。当现场无法进入时,应关闭泵出入口总阀当事故无法消除时,吸收稳定系统全面切除7.3.3稳定区液化气泄漏7.3.3.1事故现象:1)稳定区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2)泄漏处大量喷出雾状气体3)泄漏处结冰7.3.3.2事故原因:1)液化气泵密封损坏;2)系统憋压,造成静密封点泄漏;3) 设备腐蚀造成泄漏。7.3.3.3事故确认: 泄漏处为液化气线,现场弥漫大量液化气,泄漏处结冰或结霜,确认为液化气泄漏事故发生。7.3.3.4事故处理:1)立即佩戴空气呼吸器2)打开消防蒸汽手阀,稀释现场可燃气体。3)通知电工在配电室停泵。4)关闭泄
19、露点前后阀门。当现场无法进入时,应关闭泵出入口总阀当事故无法消除时, 根据发生泄漏部位将液化气系统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7.4余热锅炉岗位事故处理预案7.4.1锅炉给水泵故障7.4.1.1事故现象1)水泵抽空或半抽空,无法维持生产2)泵体或电机振动大并有杂音3)电机负荷过大,电流超过额定值4)水泵轴承温度过高,超过805)密封泄漏严重6)电机发生着火7.4.1.2事故原因1)除氧器水位低,造成水泵抽空1) 水泵机械故障7.4.1.3事故确认1)给水泵出口给水压力表回零2)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降低3)给水泵出口流量下降7.4.1.4事故处理1 ) 单台锅炉给水泵发生故障时(如抽空、半抽空、泵体振动大
20、、润滑油漏油严重等),应立即切换备用泵,保证给水压力的平稳,保证系统的正常操作。 2) 水泵电机超电流时,应立即降低水泵负荷,查找原因联系处理。 3) 运转泵密封泄漏严重时,应立即切换备用泵,关闭泵出入口阀;联系钳工处理。 4 ) 两台水泵同时发生故障时,立即通知反应岗位降量或切断进料,联系调度,通知钳工抢修水泵,尽快恢复生产。两台水泵同时发生故障时,立即联系调度,通知反应岗位降量或切断进料。7.4.2.汽包满水故障7.4.2.1事故现象1)汽包水位指示高于正常水位,DCS水位高信号报警;2)就地水位计水位指示高;3)过热蒸汽温度下降;4)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5)严重满水时,蒸汽管
21、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汽。7.4.2.2事故原因1)给水自动调节系统失灵,给水调节装置故障。2)水位计、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操作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3)蒸汽负荷增加太快,汽压突然降低。4)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节不及时。7.4.2.3事故确认DCS水位高信号报警,就地水位计水位指示高,确认为发生汽包满水故障,严重满水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汽。7.4.2.4事故处理1)验证水位表的指示正确性(应与汽包液面计对照,必要时应冲洗水位计)2)由于负荷骤增而造成水位高时,则应暂缓增加负荷;3)给水自动调整失灵时,应改为手动关小调节阀,减少上水;及时联系仪表人
22、员处理;4)用调节阀不能控制给水时,则应关小其它能控制给水的阀门。(注意:不要将给水阀突然关死,防止省煤器汽化);5)水位继续升高,应开启事故放水阀或排污阀,降低水位;6)根据汽温下降情况,关小或关闭蒸汽减温水阀;7)经上述处理后,水位仍继续上升且超过85 时,应关闭上水阀,继续加强放水,必要时,开启蒸汽管道的疏水阀;8)若水位仍继续上升且超过92 而不能控制时,通知相关岗位,打开汽包排空阀,同时关闭汽包出口蒸汽阀, 按紧急停运处理;当事故无法消除时,立即联系调度,余热锅炉停运,通知各岗位降量或紧急停工。7.4.3汽包缺水故障7.4.3.1事故现象1)汽包液面指示低于正常水位,DCS液面指示低
23、信号报警;2)就地液面计指示低;3)给水流量不正常的低于蒸汽流量。7.4.3.2事故原因1)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故障,自动给水失灵2)高压给水系统故障,给水压力低3)取热管或换热管破裂,或阀门泄漏严重,大量跑水4)省煤器出水温度高,发生汽化(或安全阀动作)影响上水5)因水位表、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操作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6)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节不及时7.4.3.3事故确认DCS液面低信号报警,就地液面计水位指示低,确认为发生汽包缺水故障。7.4.3.4事故处理1) 验证液面指示的正确性(应与汽包液面计对照,必要时应冲洗液面计)2) 给水自动调整失灵时,应改为手动开大调节阀加强
24、上水;及时联系仪表人员处理;3) 用调节阀不能增加给水时,应开启其它能增加给水的阀门,加强上水;4) 给水压力低时,则要开启备用水泵,同时立即查找是否有大量跑水的地方,及时进行处理;5) 给水压力迟迟不能恢复,且使汽包水位降低时,应联系相关岗位降低锅炉发汽量,维持水位;6 ) 省煤器内给水汽化时,则要排净省煤器管内蒸汽,同时将给水水温降至250以下;7 ) 当采用各种措施,都无法阻止水位下降,达到17(现场水位为-200mm)时,则应立即报告班长,切除热源,按紧急停运处理;8) 因仪表失电,或操作人员疏忽,使水位从水位计中消失,且未能及时发现,经确认为缺水时,须立即停运。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进
25、行汽包水位计的叫水. 经叫水后,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出现时,可增加给水,并注意恢复水位;经叫水后,水位未能在汽包水位计中出现时,严禁向汽包上水。 汽包的叫水程序:开启汽包水位计的放水阀;关蒸汽连通阀;关放水阀,注意水位是否在水位计中出现;叫水后,开蒸汽连通阀,恢复水位计的运行。当事故无法消除时,操作应退守到以下状态:汽包严重缺水,影响余热锅炉的安全运行时,立即联系调度,通知各岗位降量或余热锅炉停运。7.4.4汽包水位计故障7.4.4.1事故现象1)汽包水位计损坏,无法监视汽包水位;2)无法判断汽包的正常水位。7.4.4.2事故处理1)当汽包水位计损坏时,应立即解列损坏的水位计,关闭水、汽连通阀,
26、开启放水阀;2)若汽包水位计损坏一台,应用另一台汽包水位计监视水位,并通知检修人员尽快修复;7.4.5汽包汽水共腾故障7.4.5.1事故现象7.4.5.2汽包水位发生急剧波动,严重时汽包水位计看不见水位;1)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2)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汽。7.4.5.3事故原因1)汽包水质不符合标准,悬浮物或含盐量过大2)没有按规定进行排污7.4.5.4事故确认根据汽包水位发生急剧波动或水位计看不见水位而水、汽流量正常,可确认汽包发生汽水共腾故障。7.4.5.5事故处理1)全开连续排污阀,必要时,开启事故放水阀或定期排污阀进行置换;2)与工艺岗位联系,适当降低发汽量,并保持
27、负荷稳定;3)维持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40左右);4)开启过热器疏水阀及蒸汽管道的疏水阀;7.4.6余热锅炉省煤器损坏故障7.4.6.1事故现象1)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汽包水位下降;2)省煤器烟道内有异常声音;3)省煤器后的烟温较正常值低;4)省煤器损坏严重时下部烟道漏水,烟囱冒白汽。7.4.6.2事故原因1)管子外壁温度低于烟气露点温度,产生露点腐蚀。2)催化剂磨损,使管壁变薄。3)给水质量不好,造成管内壁腐蚀。4)管子被杂物堵塞,引起管子长期过热。5)管子材质不良、疲劳或焊接质量不合格。7.4.6.3事故确认 根据事故现象,确认锅炉省煤器损坏故障。7.4.6.4事故处
28、理1)保持锅炉汽包水位正常;2)根据异常现象出现的部位,初步确定省煤器损坏的部位,然后切除该组省煤器(先全开该组省煤器的旁路阀,关闭出、入口阀),利用联箱上的压力表来判断该组省煤器是否泄漏;当事故无法消除时,全部切除省煤器,必要时余热锅炉停运检修。7.4.7锅炉蒸发段损坏故障7.4.7.1事故现象1)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汽包水位下降;2)蒸汽压力和给水压力下降;3)蒸发段烟道内有异常声音;4)蒸发段后的烟温较正常值低;5)从蒸发段后烟道不严密处向外冒汽,损坏严重时下部烟道漏水,烟囱冒白汽。7.4.7.2事故原因1)催化剂磨损,使管壁变薄穿孔。2)给水质量不良,未按规定进行排污
29、,致使管内结垢腐蚀。3)管子被杂物堵塞或水循环不良,引起管子长期过热。4)管子材质不合格,制造有缺陷或焊接质量不良。7.4.7.3事故确认 根据事故现象,确认锅炉蒸发段损坏故障。7.4.7.4事故处理1)加大上水量,保持锅炉汽包水位正常;2) 必要时,需要停炉进行检修;当事故无法消除时,余热锅炉停止运行,检修。7.4.8锅炉过热器损坏故障7.4.8.1事故现象1)过热蒸汽流量不正常减少;2)损坏严重时,过热器烟道内有异常声音;3)过热器后烟温较正常值低;4)过热蒸汽温度发生变化;5)损坏严重时,过热蒸汽压力下降。7.4.8.2事故原因1)化验监督不严,汽包内汽水分离装置有缺陷,使饱和蒸汽品质不
30、合格,在过热器管内结垢,检修后的反冲洗又不彻底,引起管壁温度升高而损坏。2)在升压过程中,过热器通汽量不足而引起过热。3)由于运行工况改变,引起蒸汽温度升高,而未及时调整处理。4)催化剂磨损,使管壁变薄穿孔。5)管子被杂物堵塞,引起管道长期过热。6)管子材质不合格,制造有缺陷或焊接质量不良。7.4.8.3事故确认根据事故现象,确认锅炉蒸发段损坏故障。7.4.8.4事故处理1)轻微泄漏时,可以适当降低发汽量,在短时间内继续运行,此时应经常检查泄漏情况;2)严重泄漏时,必须及时停运处理。当事故无法消除时,余热锅炉停止运行,检修。7.5机组岗位事故处理预案7.5.1烟机机组喘振的处理7.5.1.1事
31、故现象:1)主风机出口压力、流量大幅波动2)电机电流波动3)主风机入口温度上升4)机组振动,并发生强烈的喘振冲击声7.5.1.2事故原因:1)压缩机出口压力高,入口流量低2)烟机入口蝶阀突然关闭,双动滑阀卡住或调节不及时,使再生系统压力升高3)外取热爆管,双动滑阀动作不及时4)防喘振控制系统故障7.5.1.3事故确认: 操作室ESD机组振动报警,现场发出强烈的喘振冲击声事故处理:1) 联系反应岗位降低再生器压力,提高主风量2) 若防喘振阀全开,主风中断,则紧急停工当事故无法消除时, 烟机机组紧急停机,开备机运行7.5.2.烟机组停循环水的处理7.5.2.2.事故现象:1)润滑油温度升高2)电机
32、定子温度升高7.5.2.3事故原因:1)循环水管网故障2)循环水供水压力太低或回水不畅7.5.2.4事故确认: 润滑油油温高报警,主风机电机温高报警事故处理:1)密切注意上述温度上升情况2)联系有关单位,尽快恢复循环水供应或补充新鲜水3) 无法恢复,则紧急停机当事故无法消除时,循环水短时间无法恢复,则紧急停机处理.7.5.3.备用机组运行时喘振的处理7.5.3.1事故现象:1)主风机出口压力、流量大幅波动2)主风机入口温度上升3)机组振动,并发生强烈的喘振冲击声7.5.3.2事故原因:1)压缩机出口压力高,入口流量低2)双动滑阀卡住或调节不及时,使再生系统压力升高3)外取热爆管,双动滑阀动作不
33、及时4)防喘振控制系统故障7.5.3.3.事故确认:操作室ESD机组振动报警,现场发出强烈的喘振冲击声7.5.3.4.事故处理:1) 联系反应岗位降低再生器压力,提高主风量2) 若防喘振阀全开,主风中断,则紧急停工处理当事故无法消除时,备用风机组紧急停机处理7.5.4.气压机喘振的处理7.5.4.1事故现象:1)入口流量忽高忽低2)出口压力忽高忽低3)严重时能发出响声,机组振动升高7.5.4.2事故原因:1)入口流量低,出口压力高2)防喘振控制失灵3)入口气体组份变轻7.5.4.3事故确认: 气压机轴振动高报警,出入口压力异常波动,现场有喘振冲击声事故处理:1) 增加反飞动量,提高入口流量2)
34、 降机组转速,联系仪表修理防喘振控制器3) 联系稳定岗位降低机出口压力4) 联系反应,调整操作5) 喘振严重时,应按停机处理当事故无法消除时,装置停工处理7、气分、双脱、MTBE岗事故预案7.1 突然停电: 立即关闭所在系统的所有泵出入口阀,适当降低塔底温度,严密观察塔压变化,如塔压失控,立即关掉蒸汽,同时关闭各塔进出料阀。供电恢复正常后按开工处理。及时报告分厂值班领导,联系调度及有关单位。7.2 装置突然停压缩风: 压缩风中断时,及时把所在系统自控阀改为支路控制,风恢复时再改为自控。切换时一定注意平稳,不要引起温度、压力、流量的大幅度波动。避免出现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分厂值班领导,联
35、系调度。7.3 装置突然停蒸汽: 适当降低各塔回流量,防止各回流罐抽空,如维持不住,立即停泵,开大各伴热线疏水阀开度或低点排水放空防冻。蒸汽恢复正常后按开工处理。及时报告分厂值班领导,联系调度。7.4 装置突然停进料: 气分装置:关闭原料阀,立即关闭07-C-101塔进料,继续使用原料罐内的物料,如长时间停进料,各塔循环,关闭各塔出料阀。恢复正常后,立即恢复生产。及时报告分厂值班领导,联系调度。MTBE装置:关闭原料阀,继续使用原料罐内的物料,如长时间停进料,停止反应器进料,停各塔底重沸器,关闭08-R-101至08-C-001A阀门,关闭08-C-002进料,防止互串。保持08-C-001A
36、/B自身循环,08-C-002、08-C-003两塔循环,关闭各塔出料阀。恢复正常后,立即恢复生产。及时报告分厂值班领导,联系调度。7.5 装置突然停冷却水(新鲜水、循环水):停水时间短,停进料,适当降低各塔底温,降低或停止出料,调节回流量,控制塔压,控制出料温度。待冷却水恢复正常后,立即恢复生产。停水时间长,停进料,彻底隔断各塔热源,关闭各塔出料,做临时停工处理,严密监控塔、罐压力。待冷却水恢复正常后,立即恢复生产。7.6 自然灾害事故7.6.1 地震。地震发生后,地基承载力下降,地基沉降,物料泄露,容易发生火灾、爆炸、油品泄露、碱液泄露等事故。发生事故后,要及时通知调度,通知厂应急救援指挥
37、部,并按相应事故处理方法处理。7.6.2 气象条件7.6.2.1 高温。要加强现场放空系统的控制,加强轻质油挥发系统的控制,防止高温着火、爆炸;发生中暑事故后,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并通知厂应急救援指挥部。7.6.2.2 雷电。发生雷电事故,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通知厂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调度,并按相应事故处理方法处理。八、应急行动:8.1 泄漏应急行动泄漏处理:小泄漏处理:现场应二人作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铜制工具作业,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泄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8.1.1 小量泄漏:8.1.1.1 阀门盘根泄漏:若紧不住,需加添料时,应把前后阀门关严,戴上防护眼睛,穿好工作服,易燃易爆
38、物质的泄漏,用铜制工具或钢制工具表面涂黄油作业。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泄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8.1.1.2阀门法兰泄漏:先紧;若紧不住,更换垫片,注意;关好阀门,排尽存气,戴好防护眼睛,穿好工作服,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用铜制工具或钢制工具表面涂黄油作业。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泄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8.1.1.3若阀门无法修复,最后可以更换阀门。8.1.1.4若管线或设备上有损坏、砂眼的泄漏,能大卡子的可先大卡子。若无法大卡子的,先排尽管线或设备内的存气,用蒸汽扫线,加盲隔绝,做好可燃性气体含量的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堵漏。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泄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39、8.1.2 大量泄漏:泄漏处置:8.1.2.1报警;(8119、8220、8370),并视泄漏情况通知相关分厂或工段。8.1.2.2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半径至少800米,其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设立明显标志,派专人到出入口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8.1.2.3塔、容器泄漏,应立即切断进料阀门,加大向外输送量,对塔容器进行泄压处理。有可能向塔容器通入蒸气稀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泄漏,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8.1.2.4泵发生泄漏可佩带防毒面具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泵房,关闭泵的出入口阀门,停泵。如泄漏比较严重,无法进入泵房,可就近关闭进出口阀门,并向室内通蒸气稀释,打碎玻璃,进行自然通
40、风或强制通风。8.1.2.5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确保设备接地,启动现场消防炮现场稀释泄漏汽体或液体,产生的大量废水从下水井排出。8.1.2.6控制泄漏源;可以用阀门控制,在保证作业者安全的前提下,关闭阀门控制泄漏。如果管道、容器、塔等泄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堵漏,如管道破裂,可用木屑子、堵漏器或卡箍法堵漏,如果无法堵漏,可按紧急停工处理。8.1.2.7救援组织;医院救护队到现场待命。8.1.2.8现场监测;随时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41、。若有毒气体或液体泄漏,随时用硫化氢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没有安全措施的,不允许进入现场。8.2 燃烧爆炸应急行动8.2.1 报警:发生火灾,应立即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如果火势大,用蒸气稀释,其他人员分头汇报。泵房内发生火灾,起到泵房内的事故蒸汽。发现大面积泄漏、火灾爆炸或泄漏部位较难控制,当班人员应立即报火警(8119),报清何种介质、何处发生火灾,火势大小,通知厂领导。8.2.2 各岗位按停工处理。抢修人员应在水枪的掩护下,穿隔热服,用防爆工具关闭着火点就近的进出口阀门。启动现场消防炮冷却燃烧的容器,降低压力,保护临近的设备,防止温度声高引燃起火,向塔容器注入蒸气进行稀释或注入水使油品、液
42、化气等浮升到着火点以上。无法采用任何方法,必须保证设备微正压,防止发生爆炸。8.2.3 当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防止发生泄漏再次着火爆炸。8.2.4 电气设备着火,迅速切断电源,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免发生触电,保证灭火的顺利进行。灭火时应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8.2.5 在降温降压后,在能切断泄漏源,并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可用蒸气或干粉灭火器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的目的,联系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处理。8.2.6 切勿用水对泄漏的气源直接喷射,防止发生冰冻;着火设备发出异常声音或变形,以及其他严重威胁现场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现场指挥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后
43、,将人员撤离。8.2.7现场火灾得到有效控制后,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若有毒气体或液体泄漏,用硫化氢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合格后由事故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8.3 中毒窒息应急行动8.3.1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在组织现场紧急抢救的同时,立即通知调度(8220、8370)、厂领导和医院(120),事故处理指挥人员对现场进行紧急处理。8.3.2 皮肤接触液化气,发生冻伤,立即脱离现场,就医治疗。8.3.3 吸入液化气、汽油等,应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气,立即报警120或送就近医院治疗;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报警120就医
44、治疗。8.3.4 在设备内发生中毒窒息,救援人员应佩带长管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进入设备,将伤者移到设备外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气,立即报警120或送就近医院治疗;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报警120就医治疗。8.3.5 现场抢救方案应确保伤亡人员安全脱离危险现场,切断泄漏点进料阀门,抢救人员视现场风向,站在上风向,或撤离安全距离,救护人员佩带合适的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进入现场,采取的措施要防止在抢救过程中,导致伤员伤势加重或意外损伤。8.4 硫化氢(H2S)泄漏应急处理:8.4.1 立即通知调度(8220、8370)和DCC厂领导,DCC厂事故处理指挥人员对
45、现场进行紧急处理,通知附近分厂或工段(催化工段、甲乙酮厂、给排水厂)8.4.2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警戒人员由当班人员负责,保卫处到达后,当班人员协助保卫处。8.4.3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若装置区发生泄漏,立即启动DCC厂硫化氢泄漏处的消防炮,喷雾状水稀释、溶解,产生的大量废水从下水井排出。8.4.4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作业时用铜制工具,注意不要产生火花。阀门泄漏关闭阀门,管线泄漏关闭泄漏点两侧的阀门,如果无法关闭,现场使用卡具大卡子。若泵房机泵泄漏,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用铜制工具或钢制工具表面涂黄油作业,关闭出入口阀门。若不能关闭,到泵房外关闭总阀。同时用消防水对泄漏泵房进行稀释或吸收。如果塔或容器泄漏,按紧急停工处理。8.4.5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否则不准进入事故现场。8.4.6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后,用硫化氢气体检测仪进行检测,合格后由事故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8.4.7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8.5 灼烫伤应急行动8.5.1 碱液、甲醇、胺液或DR剂灼伤:灼伤皮肤应立即脱掉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冲洗后就医治疗。进入眼内,立即翻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