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气候及金山、焦山、北固山历史文化.docx
《镇江气候及金山、焦山、北固山历史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气候及金山、焦山、北固山历史文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分附件内容一、地理位置和范围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东西最大直线距离95.5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76.9公里。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镇江地处宁镇丘陵,三面环山(东、南、西),一面临水(北)。镇江是长三角区位交通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吴文化与楚文化、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突出,水陆交通发达。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穿城而过,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润扬长江大桥贯通南北。镇江拥有长江岸线259公里,其中稳定的深水岸线80余公里。镇江港
2、是长江第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二、气候特征镇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夏无酷暑,时间长达6个月。年平均气温为22.3,最高气温为38.7,最低气温为0.2。镇江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66.5毫米;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镇江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06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年平方米,拥有较好的日照条件。三、镇江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气候适应性原则镇江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应尊重地域气候特点,采用积极的技术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3、;规划布局与建筑平面须有利于利用自然通风;建筑外窗应进行遮阳设计;节能设计应重点考虑夏季空调;由于镇江地区冬季不需要采暖,因此地源热泵等技术应该经过仔细分析;节水设计可考虑雨水收集技术与人工湿地技术等;景观设计选用种植本土的耐旱、抗病虫害的植物,提高绿化的遮荫效果;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四、土地、水源、生物资源镇江市总面积3843km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形成了低山、丘陵、岗地为主的地貌特征。东北部为长江沿岸沙滩地与丹阳东部平原,东南部是丹阳南部平原,由长江挟带泥沙沿积而成,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的边缘部分。全市河流60余条,总长700余公里,以人工运河为多。水系分北部沿江
4、地区、东部太湖湖西地区和西部秦淮河地区。长江流经境内长103.7公里。京杭大运河境内全长42.6公里,在谏壁与长江交汇。全市人工水库、塘坝总库容量5亿多立方米。其中,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107座,库容量3.74亿立方米。镇江市城市规划沿长江南岸带状分布,工矿企业为利用长江水资源优势沿江而建,城市供水以地表水(长江水)为主,地下水为铺。市区公共水厂建成的有5座,总供水能力为555m d,分别为主城区、谏壁、大港区域供水,城市供水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但是城市水污染日趋严重。植物方面,落叶阔叶树有麻栎、枹树、黄连木、山槐、枫杨等;常绿阔叶树有青风栎、苦楮、石楠等。 金山金山位于市区西北,高四十四
5、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 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则有另一说法: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子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一日挖到黄金。地方官李奇上反皇帝,皇帝敕令将黄金交法海作修复寺庙之用,并名山为金山。此外,金
6、山还曾叫过泽心山、浮玉山、获茯山、龙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则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景色壮观,气势雄伟,形成“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休以来,京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 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说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
7、”一回对金山瑰奇风景,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驻跸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关乾隆在金山的民间故事传说甚多,使金山更负盛名。历代诗人、书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张祜、孙鲂、苏东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赵孟、王阳明等登临观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唐代起,国际友人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杨居住金山两年半时间,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等有关金山的画卷,现保存在寺庙。 金山这座青螺般的小山,却包孕着许多风流往事,具有无限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骚客和游人。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此话自有一番道理,当你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江 气候 金山 焦山 北固山 历史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