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类及合理应用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分类及合理应用精选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抗生素分类及合理应用第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第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第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n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n如内酰胺类、糖肽类、3.损伤细胞膜影响通透性 n杆菌肽、磷霉素、环丝氨酸 如多粘菌素、多烯类(两性霉素和制 霉菌素等)、吡咯类(酮康唑、氟康唑等)n5.阻断RNA 2.阻断核糖体蛋白合成nDNA的合成 4.影响叶酸代谢 如氨基糖苷类、四环n喹诺酮类、利福平 如磺胺类、异烟肼、素、大环内酯类、氯霉素、n阿糖腺苷、新生霉素 二氨基嘧啶类(甲氧苄啶)林可霉素、夫西地酸、n硝基咪唑类(甲硝唑)乙胺丁醇 恶唑烷酮类等n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
2、分类抗生素的分类n-内酰胺类(一)n青霉素类青霉素类n作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和阴性球菌的青霉素(青霉素G,青霉素V)n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n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n抗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n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匹美西林,替莫西林)第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的分类n-内酰胺类(二)n 头孢菌素类n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硫咪n二代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n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n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定第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内酰胺类(三)n头霉
3、素类 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拉宗n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厄他培南n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n-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的分类第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的分类n 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n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曲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第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的分类n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n 多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类、杆菌肽第九页,本课件共有4
4、4页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的分类n四环素类n多西环素、米诺环素n替加环素(甘氨酰环类)n氯霉素类n氯霉素、甲砜霉素第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的分类n磺胺类n磺胺甲噁唑(SMZ)、磺胺嘧啶(SD)、柳氮磺吡啶(SASP)n利福霉素n利福平、利福喷丁、利福定n其他n磷霉素、夫西地酸、莫匹罗星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的抗菌谱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内酰胺类n青霉素类n青霉素G 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n苯唑青霉素 主要对产酶金葡菌n氨苄青霉素 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效n氧哌嗪青霉素 对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有效n替卡西林 主要对革兰阴性菌有效 对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第十三页,本课件共
5、有44页-内酰胺类n头孢菌素类n一代头孢菌素n主要用于产青霉素酶金葡菌、其他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n二代头孢菌素n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相当于或略逊于第一代头孢菌素n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明显比一代头孢菌素强,而逊于三代头孢菌素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n头孢菌素类n三代头孢菌素n对革兰阴性肠杆菌科有强大抗菌活性n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酰胺酶高度稳定n四代头孢菌素n对酶稳定,不易被破坏n对细菌细胞壁的穿透性更强,和PBP(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的亲和力更高n对染色体及质粒介导的-内酰胺酶的耐受性好n杀菌作用更迅速-内酰胺类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n头霉素
6、类n有A,B和C三型,以头霉素C的抗菌作用 最强n头霉素C的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较强,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多数头孢菌素为强-内酰胺类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内酰胺类n碳青霉烯类n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需氧菌、厌氧菌均有很强抗菌活性n对-内酰胺酶稳定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内酰胺类n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n氨曲南n 抗菌谱窄,仅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抗菌活性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内酰胺类n-内酰胺酶抑制剂n克拉维酸n广谱抗生素,稳定性较差n对金葡菌产生的-内酰胺酶和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流感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所产生的染色体介导的-内酰胺酶有快速抑酶作用n舒巴坦n半合成-内酰胺
7、酶抑制剂n对金葡菌和多数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酰胺酶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4页-内酰胺类n-内酰胺酶抑制剂n三唑巴坦n广谱抗生素,稳定性较差n抗菌谱与舒巴坦相似,但其抑菌作用明显强于舒巴坦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氨基糖甙类n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n部分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n对革兰阴性球菌作用较差n对革兰阳性球菌,不产酶金葡菌有作用n具有抗菌后效应抗菌后效应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 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指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仍然持续受到抑制的效应,是抗生素对其作用靶细菌特有的效应,
8、它揭示的是抗生素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过程。如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喹诺酮类抗生素n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分支杆菌均有效n第一代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 如:萘丁酸n第二代适用于肠道的革兰阴性菌感染 如:吡哌酸、诺氟沙星n第三代 对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活性加强 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巴沙星、妥舒沙星、加替沙星n第四代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有强大活性如:莫西沙星、克林沙星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n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n对革兰阴性菌如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敏感,
9、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和弯曲菌高度敏感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多肽类n多粘菌素B、En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n对阳性菌无作用n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n窄谱杀菌剂n对革兰阳性球菌有强大抗菌活性,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首选药物n替考拉宁(壁霉素)n抗菌谱与万古霉素相似,抗菌活性强于万古霉素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甲硝唑n对革兰阳性和阴性厌氧菌有极强的杀菌活性n抗厌氧菌作用仅次于亚胺培南n厌氧菌对该品不易产生耐药性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四环素类n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效n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淋球菌、脑
10、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布氏杆菌、破伤风杆菌和炭疽杆菌n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敏感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氯霉素n广谱抑菌剂n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阳性菌强n肠杆菌科细菌均对氯霉素较为敏感n革兰阳性菌如白喉杆菌、李斯德菌属等大多敏感n而部分金葡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已相当耐药。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n抗菌谱与大环内酯类相似n对各种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真杆菌、丙酸杆菌等具良好抗菌活性n对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敏感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4页“时间依赖型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抗生素范围:-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定义:当4MIC时,MIC和PAE已达最大值,即杀菌效
11、应便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再继续增加血药浓度,其杀菌效应不会再增加。主要评价参数为TMIC。特点: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不能抑制细菌生长,浓度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 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浓度依赖型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抗生素范围: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定义:当血药浓度超过MIC甚至达到810MIC时,可以达到最大的杀菌效应。主要与AUC0-24h/MIC,CmaxMIC有关。特点:有首次接触效应 (firstexposureeffect)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PAE)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时间浓度依赖性”抗生素n大环内酯类n碳青酶烯类n糖肽类n
12、唑类抗生素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原则3D原则原则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Right DrugnRight DosenRight Duration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Right Drug 覆盖大多数病原体 地区的耐药情况 患者危险分级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经验选择抗生素时需考虑以下问题:n年龄n感染部位n院外感染/院内感染n合并症(COPD,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肝病等)n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抗生素选择n并发症n妊娠期用药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
13、应用的基本原则nRight Dose PK/PD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44页n药代动力学(PK)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的学科,是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n药效学(PD)是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Right Duration 依从性好 短疗程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下列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n预防用药n皮肤和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宜多采用主要供局部应用的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新霉素等n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出并发细菌感染或病情危急外,不宜轻易采用抗生素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44页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n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指征:n病原菌尚未明确的严重感染n单一抗微生物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n单一抗微生物药物不能控制的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n联合用药可延缓耐药菌的产生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44页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44页感谢大家观看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44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