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小学生的调查报告 每当早上七点,校门口就熙熙攘攘的。有卖糯米饭的,有卖面包的,还有卖粉丝的,各种各样的早点应有尽有,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学生,人来人往,扬起了很多灰尘,因此我对小学生的饮食进展了调查。 调查 我统计了一下,在校门口吃早点的人比拟多,常常在校门口吃早点的几乎占了百分之六十八,间或在校门口的占了百分之二十七,在家里吃的只占百分之五。 分析 1.在校门口或垃圾桶边吃有很多灰尘,还有苍蝇,吃了不卫生; 2.有些小学生拿了早点钱就赶忙跑到小卖部买零食吃; 3.有些小学生骗家长要钱,说学校要付书费。 结论 1.有些小学生不喜爱在家里吃早点,想自己买早点吃; 2.有些小学生的家长没有时间煮
2、早点,让小学生到学校买早点。 建议 小学生应当少在校门口吃早点。 篇二 中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局部,国民经济的不断进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消费也逐步增加,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究竟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是什么?其中埋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洁明白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整个调查过程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协作,进展顺当,本文摘取几方面作重点报告。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根
3、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赐予,许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意,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说明假期有参与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常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靠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说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
4、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酬劳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荣耀的,不劳动是不光荣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制造财宝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觉,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表达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遗忘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肯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觉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置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一般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究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
5、费中不容无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沉迷网吧,把全部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觉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消耗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简单?信任很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布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究竟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欢乐?抑或其他?为满意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
6、消费趋势表达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存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索,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养修养的提高上,不要铺张钱,更不要铺张青春啊! 用钱是门学问 用钱与花钱从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花钱”有随便性强,“用钱”指把钱用在必需上,充分表达钱的真正功能。从我们的调查中发觉,零用钱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规划性、克制性不强。有规划的只有26、7%,其他都无规划或无克制。调查中还发觉部份家长对中学生处理零用钱的态度不明朗,或许并不关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或许忙于工作、家务无暇顾及,听之任之;还有部份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寡,
7、作为鼓励的筹码,学习好,就多给一点零用钱,学习差就少给点,这样,有些中学生为了多拿点零用钱就会实行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当被问及假如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88%的中学生选择看状况,说明目前的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处理上还是比拟慎重理智的。对于是否捐献给盼望工程,只有5%的中学生有常常性的行为。分析其中缘由,或许囿了囊中羞怯,或许对捐献的社会意义还没有足够的熟悉。假如每个中学生每年捐献10元,不知可以让多少个西部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调查中还发觉没有一个同学能把剩余的零用钱放进银行储存,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理财意识相当薄弱。 反思与建议 中学生的消费以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转变,那就
8、只好转变自己,培育良好的消费习惯。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肯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有用的东西上,如购置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时尚,应学会购置物美价廉的东西,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睬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消费时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动身,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学会节省,用得合理,这样才会让父母感到放心。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缘由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意外表,很留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四周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惹眼点,美丽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敬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兴旺,中学生们对
9、新产品、新技术非常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非常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置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铺张,还加重家庭负担,又简单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非常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境况,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作为中学生应当把有限的零用钱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学业上,作为自己的学业后勤保障,同时也提示同学们要学会擅长理财。 完毕语 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愈加剧烈,有学问有力量的人才会占得住脚。消费也是一种力量,消费又是为了更多的学问和形成更高的力量,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把握在我们手里。作为中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工作的力量,但到了将来,或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很懊悔自己中学时所做的事,所以,我们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圆满,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钱,正确的去消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