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_谢玉虹.docx
《扬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_谢玉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_谢玉虹.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42 詳 谢玉虹 中国音乐 ( 季刊 ) 2009 年第 2 期 CHINESE MUSIC 扬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 摘 要: 如何培养适应文化建设需要的音乐人才,是扬琴教学过程较为复杂的多方面 、 多角度 、多形式的过程 。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时效着手 。 本文重点从扬琴教学 形式 、 教学方法 、 教学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扬琴教学的新思路,以此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提 高教学质量,深化改革扬琴教学 。 关键词: 扬琴 ; 教学 中图分类号: J 632.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9923( 2009) 02- 0142- 07 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
2、展和进步,教育事业也随 之不断完善和提高 。 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综合性音乐 人才,培养适应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天津音乐学院教 育 、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我院对教 学改革的整体部署要求,音乐学院扬琴专业传统的原教学 形式 “ 一对一 ” ,已不能满足新的教学要求 。 为了当今社会文 艺事业对艺术人才的新要求,原有教学内容 、 教学形式 、 教 学方法等都有待做出新的探索和改进 。 天 津音 乐 学院锐 意 改革 , 为 推 动深化 教 学改 革 、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加快 发 展 、 和 谐 发 展 , 院领 导 的科学 发 展观统 领 了 学校 各 项
3、工作 , 正 为 “ 多维 聚 焦 、 时效 育 人 ” 。 对全 院 教师 明 确 奋斗目 标 , 提出新 的 思路 , 及 时 决 策 、 推 行 教学改 革 方 案 的 实 施 。 早在 新 世纪初 , 提 出了表 演 专 业 “ 三 小 一 大 ” 新 的 授 课 方 案 ( 即 专 业课 以 四周为 一 个教学 单 元 , 每个 单 元进行 三 次专业 小 课 , 一次 专 业大 课 ) 1。 变 单一封 闭 专业教 学 模式 为 多 项开 放 型专 业 教 学模式 , 既 保持了 艺 术教育 的 个性优 势 , 又适应 了 高等教 育 的普遍 规 律 。 这个 方 案的提 出 是贯
4、彻 落 实教育 部 提倡 的 “ 课 程 形式 多 样 化 ” 、“ 课 程 设置合 理 化 ” 、 号 召的具体举措,是符合我院校情,教学改革迈出的新步伐 。 “ 三小一大 ” 教学方案,为扬琴教学开辟出新的途径,给 扬琴教学提供了 “ 机遇 ” 和 “ 挑战 ” 。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 院领导的关怀帮助和相关部门支持协助下 、 学生们热情参 与配合下,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果 。 同时也加深了对新事物 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 以下是对当前扬琴教学的认识 、 效果及反思的几点阐述: 一 、 对 “ 三小一大 ” 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 三 小一 大 ” 的授课 形
5、 式是在 保 持原有 的 教 师 “ 一 对 一 ” 的授 课 形式基 础 上 , 增开 了 扬琴集 体 课 ( 共同 课 )。 单纯从 形 式上讲 比 较简单 , 但 从教学 改 革整体 思 路 、 全面 要 求考虑 , 还必须有精 心调配 的 教学内 容 , 多种多样 、 有效的 教 学方 法 填 充进去 , 才 能奏 效 。 也 就是说 ,“ 三 小一 大 ” 的 授课模 式 , 好 比 一 个“ 框 架 ” ,“ 框 架 ” 之 内 , 如何 布 置得 当 、 运 用合 理 ( 符 合 实际 、讲 究实 效 ) , 主 要在于 教 师 的 “ 发 挥 ” 了 。 所以 这 种教 学 模
6、 式的实 践 , 要求 教 师必须 把 握正确 的 指导思 想 , 全面理 解 培养目 标的要求 和 当前教 学 上的薄 弱 点 。 填补 、 增 加 、 改 进 收稿日期: 2008- 06- 13 作者简介:谢玉虹( 1960 ),女,天津音乐学院副教授 。 谢玉虹:扬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 和贯彻教学 、 教材内容,以人为本,不断创新进取,去开创教 学新局面 。 1. 个别课面授 采用面授是音乐专业一贯特殊性所决定的一种必要的 教学手段 。 这种沿袭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改革发展的今天, 也应赋予新意,注入新的生机,才能与时俱进,发挥应有的 教学效果 。 ( 1) “ 按需施教 ” :这里的
7、 “ 需 ” 有两层意思 。 一是教学计 划规定的授课内容 、 演练曲目 、 演奏中的某些要求,所需的 内容 。 二是拿来的内容最合适这种授课形式 。 即提高教学质 量与教学内容 、 形式的搭配有关 。 ( 2) “ 因材施教 ” :这里的 “ 才 ” 有两层意思 。 其一,是每位 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知识水平 、 技艺的能力 、 程度 、 特点 、 甚至个人性格等 。 了解掌握教学对象的这些具体情况,使教 学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 。 其二,是对施教内容的分析 。 根据 不同的教学内容 、 特点 、 要求,采用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使教 学处于动态变化中,有益于知识传授,使得教学气氛活跃, 避免教
8、材模式呆板化 。 ( 3) 满 足个 人 需求 :“ 一 对 一 ” 面授 的 形 式最 具 教学的 针 对性 , 最 适 于解决 个 性问题 , 是 众所周 知 的 。 因为它 是单 兵 教 练 , 或普 遍 人说 的 “ 吃 小 灶 ” 。 “ 吃 小 灶 ” 一定 比 “ 大锅 饭 ” 香 甜吗?其实并不尽然!这要看锅里炒的是什么,炒的东西是 否有口味 、 促食欲,还要看掌勺师傅的厨艺如何 。 由此联想, 上好 “ 一对一 ” 课并非容易 、 简单,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不但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还应使用灵活的因人制宜的 教学方法 。 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要求,充实学生知识 、 技 艺
9、的空缺,使教学共性要求寓于个性发展之中,打造完美的 过程 。 ( 4)教学精细:教学精细严格,重点内容精雕细刻,抓住 不放 。 对学生回课曲目,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走 过场 。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反复检查,达到所追求的目的 。 如错误的问题不及时纠正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 诸如此类的 细节在 “ 小课 ” 中解决比较方便 。 结合具体科目内容,引导掌握基本方法和独立思维的 能力 。 有比喻说 “ 当对方饥饿时,不总是拿给他面包,还要给 他一只猎枪,教他猎取食物的方法 、 本领,独立觅食 。 以此来 说明获得独立方法 、 本领的必要 。 教学中强调学生必须讲究学习效率,抓住时间,改进
10、方 法出成绩 。 如有的学生学习很刻苦努力,但很机械呆板,受 某些因素的桎梏,学习成绩难以升华 ;或有时受外界条件的 影响,出现心浮气躁,精神不集中,或产生厌练情绪,懒于动 脑不求甚解等,这些现象足以影响个人学习进度和效果 。 教 师要找出问题 、 症结,启发诱导,帮助其振作精神 、 改进方 法,以提高学习效率 。 “ 一对一 ” 面授课虽无明言约定,但事实上包含了 “ 包教 包学 ” 、“ 包 教包 会 ” 的 成分在 内 。 因此 , 调 动 学生的 内 在学 习 动 力是 不 可忽视 的 。 适当地 加 一 点 “ 压 力 ” 是必要 的 。“ 压力 ” 在一定程度上会见效果的 。 个别
11、面授课常采用的方法还有“ 师生共同推敲,讲解示 范结合;布置作业与检查点评结合;讲新内容与巩固环节相 结合;设问思考与课前预习结合;或师生互动方式等,以此 体现教学的精细 。 ( 5)以人为本,关心学生全面成长 帮助学生学业进步全面成长,是教师的最大关爱,学生 学有所成,是教师的最大欣慰 。 教师要了解学生 、 理解学生 、 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遇到的各种困难 。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追 求进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学习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 启发引导学生热爱本专 业,刻苦练习,勇于奉献 。 有了进步和提高及时肯定成绩,给 与表扬和鼓励,使其增强信心,更加进取 。 综 上
12、所 述 ,“ 一对 一 ” 个 别面授 是 “ 近距离 教 学 ” , 在 学 术 上 、 思 想 上 、 情 感 上 , 师 生之间 最 容易相 互 交 流 、 沟 通 , 使感情 、 态度 、 和 谐关系与教学融为一体 ,教 师 的 “ 身教 ” 作用直接体现 。 所以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 用 ,即 教书又育人 ,使 学生走出校门后 ,成 为 “ 德艺双馨 ” 的艺术人才 。 个别课虽然是一种教学手段,在 “ 三小一大 ” 模式中所占课时比重也较大,解决个性具体问题的优势不 言而喻 。 在 “ 一对一 ” 课程中,有些共性内容课程,如:理论 知识 、 重 奏 、 合 奏 、 伴
13、 奏等问题 ,都 需另辟新径 ,采 取集体 课的形式完成 。 2. 集体课 从培养目标的现实考虑,音乐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 高素质的综合音乐人才,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 若单一地掌握一门演奏技能是远远不能适应学生步入社 会后多方面的需求 。 从教学内容上考虑,许多共性内容, 如音乐理论知识 、 音乐动态 、 信息交流 、 经验介绍等,应采 用集体课进行 。 经过几年的集体课教学实践证明,扬琴集体课的确立, 拓宽了教学渠道,多层面 、 多角度 、 多形式地丰富及完善了 教学形式 。 显现出教学内容充实广泛,方法灵活多样,气氛 和谐,讲求实效,学有所用的良性教学新势头 。 扬琴集体课顺利开
14、展,崭露出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机活 力 。 基于其符合教学发展的规律和主客观的一致性,扬琴集 体课的必要性是显然的 。 从学生演练实践方面考虑,利用集体课的场合可以开 辟一些演练实践的机会,锻炼心理素质,提高演奏的适应能 力势在必行 。 从集体课教学气氛上考虑,集体课学习场面宽广,可以 培养学生的互助 、 写作能力,树立群体意识 、 团队精神,利用 群体的约束力 、 号召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3. 并存与互补 “ 三小一大 ” 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天津音乐学院扬琴专 业教学改革的发展,形成了个别课面授与集体课相结合的 多元化教学体系的新起点 。 个别课面授与集体课是教学体 143 中国音乐(季刊
15、) 2009 年第 2 期 系中的两个组成部分,两种教学形式并存 。 这好比一辆车的 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 两种教学形式,各有自身的优势 、 特点,不能相互替代, 但它们又是一个有机 、 统一 、 不可分割的,有内在联系的两 个配套环节 。 它们各自有所侧重地承担着教学中共性与个 性 、 横向与纵向 、 知识与技能 、 理论与实践 、 宏观与具体的相 互内容的教学 。 彼此相互之间沟通交融,存在互补效应 。 在集体课发现的某些问题 (有针对性的新鲜素材) ,拿 到个别课去解决消化 。 个别课中理出的共性内容 、 要求,可 归纳到集体课上完成 。 在集体课中有些需要巩固或深化或 纠偏的问题,在
16、个别课上解决比较机动灵活 。 个别课里需 要实践 (演奏) 的内容可以在集体课中得到展示锻 炼和检 验等等 。 总之,我们要努力做到两种教学形式扬长避短相辅相 成 、 完美结合 、 优势互补,使理论 、 技能 、 实践教学全面提高 。 4. 认识障碍 若存在以下认识误区,将对深入贯彻 “ 三小一大 ” 的教 改方案,产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影响教学新思路的发挥 。 ( 1)单纯地认为,招生制度改革后,专业招生人数增长 迅猛 ,师 资力量缺乏 ,不 能平衡教学任课需要 ,为 解决师 资不足的矛 盾 (甚 至认为无奈之 举) ,所 以采取上集体课 的方案 。 ( 2)认为个别课是传统的,比较陈腐 、
17、落后的教学方式, 弊端多多,难以适应现实的发展了 。 集体课方式新颖,优点 多多 。 因此要大力提倡集体课 。 ( 3)认为集体课只不过是把学生集中起来讲大课 (仍然 是教师讲学生 听)。形 式单一 、 固 定 、 方 法千篇一律 。 或 认 为集 体 课教 学 粗 糙 、 “ 大 锅 饭 ” 容 易 夹 生 ,形 式 上 轰 轰 烈 烈 ,不 扎实 。 人们对新事物难免有不同的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认 识也在改变 。 只要通过商榷 、 研讨和实践的探索,理出教学 改革的出发点和规律性,不顾此失彼 。 全面地 、 辩证地观察 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从实际出发,必定在教学改革中 有所
18、作为,取得新的成绩 。 二 、 扬琴集体课(共同课)的几种形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 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区别,安 排相应的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得教学主题鲜明 、 内 容充实 、 程序顺畅 、 收效明显 。 扬琴集体课 (共同课) 大体有 几种教学形式: 1. 室内乐课 著名的钢琴家付聪说 “ 如果没有室内乐的训练,就不会 真正懂得音乐语言 ” 。 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都十分重视室 内乐,将其列入学校的必修科目内 。 室内乐一直是音乐教育 和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 。 它不同于大型交响乐队的演出,它 更像是一种知己之间相约,倾心促膝交谈的朋友聚会,每每 获得一点感悟,友人之间会发出会心的微
19、笑 。 在扬琴教学的 过程中,扬琴室内乐的建立和完善,是集体课教学中是最为 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 。 扬琴室内乐课,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加大了实用性和 实践性,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综合能力,注重了实 践环节,强化能力训练,促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本功基础上 增加职业技能,拓宽专业知识层面,与时代 、 社会需要接轨, 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团体和高 、 中 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工作 。 室内乐课的学习在一定范围来说有与个人独奏相近的 要求,但应更强调它与之的不同之处 。 它扩大了学生的艺术 视野,增加了音乐修养;不追求个人技巧的任意发挥,强调 各声部的合奏;强调声部间的默契配合;学到
20、与别人合作的 本领,演奏中更注意倾听及思考应用;增强向他人学习的机 会,提高理解力 、 欣赏力及表现力;有利于培养演奏的歌唱 感;有助于体会及模仿音色变化;有益于提高对节奏的感受 力;提高视奏能力 (读谱为简谱与五线谱结合) ;获得考场考 试的检验及更多的舞台实践的机会 (这里指舞台合作) 等等 益处 。 扬琴室内乐课包括:二重奏 、 三重奏 、 四重奏 、 五重奏 、 小合奏 、 伴奏 (和即兴伴奏)。 创建室内乐的形式引用扬琴教 学,对培养学生艺术实践综合能力颇具针对性 。 扬琴独特音域 、 音色特点在乐队中起到烘托气氛 (如: 美妙的中性音色、丰富的织体变化、加花变奏、双声部等等)、 稳
21、定乐曲节奏 、 掌握乐曲速度变化和感情发展变化的突出作 用,与其它声部配合自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利用这些 扬琴的特点开设各种扬琴组合形式,从而拓宽了学习扬琴的 知识面,同时,也消除了学习扬琴只注意学习独奏的单一 。 在组合上广开思路,除按演奏形式和乐曲组合外,还可 按年级组合 、 按程度组合 、 为舞台视觉效果考虑,必要时按 性别和个头高矮等组合 、 按特殊需要与声乐合作 、 与其它民 族乐器合作等 。 2. 欣赏课 欣赏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现场观摩多种各类音乐会和视 听音乐等 。 欣赏课的目的是 “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使学生从 音乐分析力和艺术审美能力 、 技术技巧的演奏和演唱等能 力
22、有所辨别 。 通过集体课中共同欣赏学习,使学生艺术视野 得到扩展 。 从平时各种专场音乐会及每学期末的演奏会中,学生 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学有榜样,找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有针对性地改进,不断丰富演奏经验 。 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音 、 像资料,使学生的音乐审美意 识发生了转变,对音乐美的品味有了提高 。 开始用理性思维 对作品进行审美认识和评价 。 这对于演奏特别是独奏乐曲 的演奏水平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音响感对乐队中的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 种通过听觉达到对音乐音响及结构形式的总体知觉 。 合奏 、 重奏不同于独奏,它要求每个声部都是相互配合来完成的, 144 谢玉虹:扬
23、琴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 这就要求演奏者的耳音极为敏感地去听整个音像的复杂织 体 、 结构,按音高 、 节奏等音乐基本要素合成一部完整的乐 曲,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多声部音响思维能力 。 欣赏课完全不同于一般性的看节目 。 需要教师启发讲 解,提出视听要求,总结视听收获 。 必要时进行个人测评或 集体专题讨论 。 3. 舞台艺术实践课 学生演奏水平的发挥与舞台经验密不可分,但舞台经 验的获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实践锻炼 。 由于扬琴 教学课,重奏 、 合奏课中小乐队编制中扬琴乐器需要量太 少,只有少数学生得到机会锻炼,大多数学生是编外人员, 故使得学生的艺术实践及舞台经验得不到充分锻炼 。 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扬琴 教学改革 成效 启示 谢玉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