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一、选择题1庄园敕令是法兰克王国于公元8世纪末颁行的整顿王室领地经济的条例。敕令规定管家应该把庄园上的产品分为两类,一类供应国王日常需要,一类供应战争需要。敕令提到要制备油脂、火腿、咸肉、醋、酒、千酪等,还指示要宰杀牛、羊熬炼脂肪,预备足够数量的肥鹅、肥鸡,准备各色蔬菜等。这反映出庄园A生产规模很大B是独立的政治集团C自营程度很高D受国王的直接管理213至14世纪时,西欧普通的骑士逐渐走向贫困化,无钱购置装备的骑士只能去租用盔甲。由于需要的人很多,社会上还出现了向骑士出租盔甲的商铺和商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专制王权被削弱B封建庄园的衰落C民族国家的形成D手工工场
2、的发展3公元56世纪,随着基督教逐渐被各个西欧王国所接受,基督教徒不断增多,以至于遍布城市和乡村。教会在乡村进一步建立起基层组织堂区,对于大多数教徒而言,堂区教堂是进行日常宗教活动的场所。这说明基督教会的统治A阻碍了城市取得自治权利B有利于重建地方社会秩序C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发展D得到封建主阶层普遍支持4英王约翰曾投靠法王腓力二世,成为其封臣,并在法国拥有大量封地。后来腓力二世借口约翰与其他领主有纠纷,召其来法国受审,约翰拒绝出庭,腓力二世趁机指责约翰对自己不忠,宣布剥夺其在法封地。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度A加剧了社会动荡B维护了庄园法庭权威C强化了西欧王权D孕育了民族国家因素5查理大帝致函教皇利
3、奥三世写道:“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圣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这一言论揭示了当时教权与俗权的关系是A并立与斗争B相生与相胜C支持与利用D冲突与交融6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在10世纪前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初期的城市是封建主领地的一部分.城市居民要向封建领主缴纳赋税和提供劳役,受封建领主司法和行政的管辖。12世纪,在英国属于国王所管辖领地的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3。当时英国这一状况A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B有利于封建国王的统一事业C蕴藏着近代欧洲民主政治因素D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王权力7魏丽在论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中
4、指出:“因为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它成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了城市因此,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下列对材料主旨的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城市是工商业中心B欧洲大学全部集中在城市C欧洲城市资源相对集中D城市为大学提供了经济基础8这一城市是今天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世界古代史上,它的陷落曾标志着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这一城市”指的是世界古代史上的A罗马城B耶路撒冷C君士坦丁堡D腓尼基9“拜占庭拥有强大的地中海舰队,这对于控制地中海运输,打击海上行掠
5、者,威慑沿海国家起了重要作用。”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A保护了传统商路的畅通B维持了罗马帝国的强大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削弱了地中海沿岸小国1015世纪中期以后,俄罗斯文化更加排斥西欧,更加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孤立,他们认为“可以想象到的最大的恶是西方的拉丁思想方式”。这主要是由于A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迁B基辅罗斯国家形成C西欧王权与教权并立的局面D东正教中心的转移11阿拉伯帝国哈里发马门(813833年在位)曾派学者访问君士坦丁堡,向拜占庭皇帝索取希腊古典著作,并将其译成阿拉伯文。马门还在巴格达创立了一所规模宏伟的智慧馆,不仅有穆斯林,还有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及信仰其他宗教的学者在此工作。
6、马门的上述举措A开创了多种宗教并行的局面B促进了阿拉伯文明的崛起C改变了帝国对外扩张的方式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1213世纪,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对外扩张,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大帝国。下列关于奥斯曼帝国表述正确的是A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B首都巴格达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C位于欧亚商路枢纽促进东西方贸易交流D在十五世纪中叶,拜占庭帝国被其所灭13摩奴法典古印度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典,其中规定:“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高种姓的人,那么他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首陀罗不应有任何财产。”这些规
7、定A具有阶级对立和剥削的性质B反映了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C促进了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D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14公元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人数在四百人左右,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等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D深受唐朝制度文化影响15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A推动日本建立君主专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C加速了本民族封建
8、化进程D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16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B世界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征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D早期技术传播存在地理障碍17关于津巴布韦的巨石建筑群,19世纪欧洲殖民者主观地认为当地黑人根本不能修建这么宏伟的建筑。后来经过考古学家系统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确认巨大的建筑群是该地黑人文化的典型代表。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A与世隔绝的环境影响了非洲文明B非洲文明成就一度处于世界前列C一定的立场和
9、偏见影响历史解释D欧洲殖民侵略导致非洲文明衰落18“他们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发明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立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他们”是A班图人B玛雅人C印度人D埃及人19印加帝国每两省建立相互援助的对应关系。如某一省因干旱、冰雹、寒冻导致农作物减产,那么挂钩的省应马上拿出剩余产品,救济对方。当然,受灾省本身也有一些剩余产品,储藏在各省国库,受灾时,这些产品无疑要取出来应急。上述举措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体现了救济手段多样化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
10、,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材料说明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是A西班牙人人侵B新航路尚未开辟C天灾与战争频繁D文明之间缺乏交流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011世纪,地中海和北海、波罗的海两大贸易区一带出现了新兴城市。从人口数量上看,11世纪后期,英国的考文垂有约6000人,约克有1万余人;14世纪初,只有几座城市超过5万人。从市民构成上看,最初的市民多是商人与手艺人一身二任: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包括城市贵族、富裕商人、手工业者、教士、律师、教
11、师、帮工、学徒等。逃跑的农奴只要在城里住满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免受先前领主的追捕,“城市基本上是自由的庇护所,所以它被人称为是一个自由天地”。 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材料二1115世纪,领主常将自治特许状赐予城市,以标明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城市市民在处理相互关系时,也往往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市长作为城市最高行政长官由市民推选,而且一任只能一年:其他重要官员也由全体市民或市民代表推选。与封建制以出身定等级不同的是,城市中的社会等级是以财富为基础的。每个人的社会身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家致富享有优越地位,富人也有因顷刻破产而沦为下层的可能。这些自治城市成为了欧洲
12、近代政治文明的一块试验田,成了近代以国家为载体的政治文明所效仿的样板。 摘编自刘景华自治城市:欧洲政治文明试验田(1)概括材料一西欧新兴城市的主要特征。(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自治城市成为了欧洲近代政治文明的一块试验田”的理解。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土地兼并的急剧发展,8世纪末叶,班田制几近废弛。许多破产的农民被迫投附于势力之家,成了依附者,或者把自己的份地“寄进”给贵族、寺院或神社,成为他们的依附佃农。8世纪末9世纪初,有势力的贵族、寺院或神社普遍建立起庄园。庄园大小不等,形成的情况也不一致。有的庄园就是原来的村落,有的包括几个村落;初期的庄园多是通过垦荒建立起来的,被称为“
13、垦地系庄园”;后期庄园则多是因农民“寄进”而形成的,被称为“寄进地系庄园”。庄园的生产者被称为“庄民”,他们原来是国家的公民,由于破产或迫于形势的压力而成为庄园领主的依附民。材料二大化改新时期的功臣中臣镰足,后来被天皇赐姓藤原氏。此后藤原氏家族势力强大,自9世纪中叶起,专擅国政200余年,史称“摄关政治时期”。摄关政治时期,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扩大势力,都把自己家族中的青壮年和仆人武装起来,建立了一种军事组织,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在天皇与摄关家进行斗争时,双方都竭力拉拢武士,扩大自己的实力。因此,武士势力迅速增长,甚至左右政局。11世纪,日本形成了两大武士集团:关东的源
14、氏和关西的平氏。1185年,关东源氏消灭了关西平氏,控制了中央政权。1192年,源氏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取得了“征夷大将军”称号,在关东建立起镰仓幕府(11921333年),日本开始进入武士阶级专政的历史时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庄园的主导类型的变化,并简析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武士阶级专政形成的条件。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通过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大津巴布韦遗址及相关遗址的考察和研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个粗略的了解。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
15、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摘编自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材料二麦克维尔的调查结论遭到了“腓尼基”派的极大愤怒和否决,致使英国协会在25年后决定委托汤普森博士进行第二次的探险。汤普森最后的结论说:“检查了从各个角落收集来的全部已有的证据之后,还没有一件是不符合班图根源和中世纪时期这种论据的。”她坚决不同意一再提出的调和性意见,即“津巴布韦及其同类的建筑是当地的工人在一个优秀的外来种族
16、或监督者指导下修建的”。她认为这儿许有外国的影响,但是,修建者都是非洲人,他们所属的国家仍是非洲的。摘编自【英】巴兹尔戴维逊古老非洲的再发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麦克维尔的调查结论。根据材料二,说出汤普森坚持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有人一再提出“调和性意见”的原因。(3)麦克维尔和汤普森等人对大津巴布韦的研究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要制备油脂、火腿、咸肉、醋、酒、千酪等”、“要宰杀牛、羊熬炼脂肪,预备足够数量的肥鹅、肥鸡,准备各色蔬菜等。”可知,庄园能提供的产品品种很多,说明庄园自营程度高,C项正确
17、;材料体现的是庄园产产品品种多,并不是规模大,排除A项;庄园确实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但材料并未体现,而且与材料“供应国王日常需要”相矛盾,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欧洲庄园是受国王间接管理,排除D项。故选C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13至14世纪时,西欧普通的骑士逐渐走向贫困化,无钱购置装备的骑士只能去租用盔甲。由于需要的人很多,社会上还出现了向骑士出租盔甲的商铺和商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骑士是中世纪欧洲封建主阶级的下层,以服兵役和尽义务为条件,从国王或大领主那里获得封地、封号。据此可知,材料反映骑士阶层的衰落,是欧洲封建庄园经济衰落的具体表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骑士阶层衰落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