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卷)--新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单元达标检测.docx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卷)--新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单元达标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卷)--新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单元达标检测.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基础卷)1.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材料或史实结论( )材料或史实结论A官渡之战,袁绍兵十余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曹操完成了国家的统一B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D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2.“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
2、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中原人大量南迁社会比较安定统治者的重视自然条件优越A.B.C.D.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 )A.社会大动荡,民族大交融B.政权频更迭,国家大分裂 C.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4.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有益于(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少数民族柔
3、然骚扰D.肃清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5.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由此可知,当时隋唐大运河开通的社会背景是( )A.北方商品经济空前活跃B.江南经济的开发C.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D.对外贸易的繁荣6.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唐太宗采取了( )A.互惠互利的对外政策B.开明宽松的民族政策C.为国理财的财政政策D.求贤纳谏的人才政策7.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4、出处“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新唐书本纪“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率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资治通鉴A.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B.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C.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D.武氏被迫移住至上阳宫8.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
5、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9.下图是杜甫的诗歌无家别部分内容,它描述了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隋末农民起义B.安史之乱C.玄武门之变D.黄巢起义10.九品中正制创立于公元 220 年。史书有载,阮简因服丧食肉“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陈朝吏部尚书姚察便说:“观夫二汉求贤,率先经术 ;近世取人,多由文史。”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 )A.参考才干、品德做“状”B.形成任人唯亲的小集团C.阻塞了庶族的上进之路D.保证了官僚清正和才学11.唐中期以后,进士出身的官员在唐政府高
6、级官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唐中期以后( )A.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B.世家大族渐趋没落C.官吏人才来源扩大 D.官员文化素养提高12.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13.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
7、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14.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B.均田制受到破坏C.分封制恢复D.市突破空间限制15.隋朝王通在中说称“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三教于是乎可一矣”。这反映了( )A.秦朝因焚书坑儒而速亡B.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的新发展C.佛教是梁朝灭亡的根源D.“三教合一”思想的初步显现16.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
8、”“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 )A.农业经济发展较快B.水陆交通比较发达C.江南经济文化兴盛D.现实主义诗歌盛行17.下图是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局部),该书法“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该书法作品( )A.凸显文人积极入世的思想情怀B.将中国书法的写意发挥到极致C.具有平衡对称和整齐安定特点D.突出了“尚法”的时代文化特征18.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令津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这说明( )A.中医注重对养生的研究B
9、.过分夸大了中医的作用C.注重卫生有助于避免疾病D.中医的临床经验不足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的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祷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890371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