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说“木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9《说“木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说“木叶”》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木叶”【教学目标】1.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2. 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3. 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梳理文中所说“木叶”与“树叶”的不同特征,品味诗词意象背后的意趣。2. 教学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任选一种导入均可)形式一: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
2、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中有一句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什么杜甫在这首诗中用“落木”而不用“树叶”呢?“落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究竟有怎样的文化意蕴呢?今天我们一起到课文说“木叶”中寻找答案。形式二: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他对唐诗作出的“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的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他曾说过:“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他就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林庚。林庚说:“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它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
3、过生活语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林庚的文艺随笔说“木叶”,看看他在这篇文章中对诗歌语言进行了一种怎样的解读,又教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诗歌鉴赏知识。二 知人论世 林庚林庚(19102006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毕业后留校。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在唐诗和楚辞
4、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题目点拨“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5、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三 精读文本1. 读文正音袅袅(nio) 照浦(p) 褒(bo) 寒砧(zhn)言筌(qun)亭皋(go)万应锭(dng) 迢远(tio) 灼灼(zhu) 涔阳(cn) 窸窣(x s)柳恽(yn)2. 词义解释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寒砧
6、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景况情况;光景。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相去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3. 内容概括(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默读文本,小组结合小标题进行讨论:这篇文章主要的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本文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 发现问题(1-3段)“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
7、为诗人钟爱的形象。(总结句)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分析问题(4-6段)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5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具有落叶的特征。第6段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总结全文(第7段)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4. 研读文本(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
8、1-3段,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诗歌中有用“树”,有用“叶”“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其中关键在于“木”字。 找出与“树”“叶”“木”有关的诗句,并思考所有诗句留给你什么印象?明确: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印象: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木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归纳“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