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2022年高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主观题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备考思维.docx
《高考语文复习:2022年高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主观题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备考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2022年高考语文散文、小说阅读主观题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备考思维.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散文、小说阅读主观题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备考思维散文、小说阅读鉴赏需要具有基本的鉴赏常识,具备揭示规律和意义的基本能力。因而高考命题与日常教学训练都应做到:设问题要尊重学理,制答案须反映规律,考查时应体现示范。这就需要教师对命题和答题进行双向评价,彻底摆脱关于参考答案无规律、无抓手的困扰,进而提高师生的文本鉴赏能力。一、学理:读写互见、宏观评价、关注意图拟写参考答案和答题训练时,师生往往满足于在文中寻找对应的答案,很少从写作的角度来思考阅读的问题;满足于获取具体信息,缺乏宏观视角的分析;满足于对主题的确认,缺乏对写作意图的研究。因此,我们应修正不足,研究反映学理的答案。2022年北京卷第1
2、8题: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也提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呈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与前文“心灵和情感的阻隔”形成呼应。这段文字侧重写风物情调,上接饮食生活,下通历史底蕴,是全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脉中段。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答案点评】这一答案从内容、结构、主题三个方面做了分析。这是依据文章要素分析作用、意义、评价类题目的典型思路。【再写答案】内容方面:性格来源的必要交代,情感记忆的自然流露,文化追求的背景展示。结构方面:作者与北京之间有“相隔相近相融扎根”的过程,第六段
3、就是“相融”的必要内容,它是“相近”的结果,又是“扎根”的前提。主题方面:深化了“融入”“再造”的主题。【再写理由】分类思维,可使意义丰富的故乡记忆变得清晰而有层次。着眼于宏观结构分析,可使局部的结构意义更加清晰。2022年上海卷第10题:结合上下文,分析第(8)段的作用。【参考答案】第(8)段紧承第(7)段说到文学创作问题,很自然地借雷雨中的人物蘩漪,写出父亲果敢阴鸷的个性,既表现出女儿对父亲深刻的理解,也暗含了对父亲创作的肯定;将视角扩大到读者看作者,表现出独特的父女关系;引出下文父女间有关雷雨的艺术价值的讨论。【命题点评】抓住了第(8)段的重要性,这里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精准总结。【答案点
4、评】答案从技术层面回答了第(8)段的结构意义,但没有从宏观层面揭示意义,没能照顾作者的写作意图。【再写答案1】从内容上看,这段描述父亲性格特点的文字是本文的核心。从结构上看,它既是上文讲述引发的结果,又是对下文的重要提示。从写作意图上看,这是对父亲记忆的沉淀结晶,本文回忆父亲的文字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的。【再写答案2】它是全文唯一的议论段落,由此看出它的特殊性。它是(6)(7)段叙述的议论性总结,又是(9)(14)段叙述的议论性提示,由此看出它的承启性。没有这段议论,读者就无法理解父亲注意跳舞男人和逛街情侣,是对包裹着的人的意义的释放;就不能理解明知故问雷雨的演出效果,是父亲敏感和追求极致的表现
5、,由此看出它的点染作用。【再写理由】再写答案1从文章要素角度答题,再写答案2从表达方式角度答题;“作用”题往往需揭示宏观意义,从谋篇布局的写作角度思考问题。2022年上海卷第11题:第(9)段、第(13)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参考答案】作者相信父亲知道答案,她与父亲是有默契的;作者已经向父亲描述过雷雨第三版的演出效果,足以证明观众的肯定;时间才是衡量标准,这比作者直接回答更有意义;父亲一次次问作品的价值,在作者眼里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这让她很伤感,内心特别希望父亲依旧拥有自信。【命题点评】这一问题隐含着一个前置问题:父亲明知道效果不错为什么要女儿明确回答
6、?一明一暗两个问题同时思考,是本题的巧妙之处。【答案点评】解释了女儿不直接回答父亲的合理之处,但没有揭示不合理之处。没有注意到前文提示的父亲的“脆弱”“敏感”,没有注意到文末父亲孤单渺小的描写。在父亲心里“你说呢”显然是阻隔式交流甚至是不耐烦。此时父亲想得到更多信息,哪怕是重复性的信息。【再写答案】对父亲的脆弱估计不足,想激起父亲的自信心;对父亲的敏感估计不足,以为反问会达成父女之间的默契;没有意识到父亲渴望现在的评价,竟然想着让时间检验。没有意识到父亲既渴望交流的内容又渴望交流本身,而说出了阻碍交流的反问句。【再写理由】前一段关于父亲性格的提示,不仅提示下文,而且强调了写作意图。事后证明父亲
7、的敏感、脆弱超出了我的估计,因此,作者回忆不正面回答父亲的问题之事,其实是在表达悔意和遗憾。二、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形成常识每一道试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形成常识,既是备考训练应该追求的,也是日常学习应该追求的。通过对主观题答案的修改、再写来实现我们的目的。2022年新高考II卷第8题:“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果出人意料。“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突出小岫的随
8、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答案点评】充分强调了对情节方面的理解;答案内部的逻辑关联较弱。【再写答案】文章从开始到看车夫修马蹄前都一再强调“到橘子林去”,让读者充满期待,最终放弃出人意料。小岫对马这样的生命更感兴趣,而对形状各异、色艳光怪的岩群不感兴趣,自然对橘子林也失去了兴趣。小岫兴趣的转移是因马与人的默契受到强烈触动,产生了一种改变自己的自觉。【再写理由】依次是:放弃看橘林放弃的原因放弃的意义。这样答题既是对规律的揭示,也是对规律的运用。2022年全国甲卷第8题: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意志坚强:为了继续战斗,能够忍受常人难以忍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