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理【试题评析】2022年高考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依据新课标考查要求,注重体现学科特色,突出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科学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察,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考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合理选取情境,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考生综合能力提升。2022年高考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2022年高考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
2、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例如,第1题、第2题等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第3题需要考虑到对称性。2022年高考物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例如,第2题以“冷发射”技术发射长征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为情景,第6题,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发射为情景,第8题无人配送小车测试,第11题以打网球为情景,将学科内容与实际紧密
3、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科技进步。热爱体育运动。物理学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任何理论,都需要经过反复的科学实验验证,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2022年高考山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实验创新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例如第13题,取材于“天宫课堂”,考查对实验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综观整个试题,基础题,中等题占比较大,但是每一个题都不拘一格,看似“普通”,实则都
4、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考查,对高考选拔都有效度和信度。例如:压轴题17题、18题,综合性强,具有一定难度,可有效提升试题的区分度,增加高考选拔的效度和信度。物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碘125衰变时产生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碘125的半衰期为60天,若将一定质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A. B. C. D. 【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半衰期及其相关计算。【名师解析】碘125的半衰期为60天,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一个半衰期,剩余,经过180天即3个半
5、衰期,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选项B正确。2. 我国多次成功使用“冷发射”技术发射长征十一号系列运载火箭。如图所示,发射仓内的高压气体先将火箭竖直向上推出,火箭速度接近零时再点火飞向太空。从火箭开始运动到点火的过程中( )A. 火箭的加速度为零时,动能最大B. 高压气体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火箭的动能C. 高压气体对火箭推力的冲量等于火箭动量的增加量D. 高压气体的推力和空气阻力对火箭做功之和等于火箭动能的增加量【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火箭从发射仓发射出来,受到竖直向上的高压气体的推力作用,推力随火箭上升高度的增大不
6、断减小,刚开始向上的时候高压气体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火箭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向上的高压气体的推力等于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时,火箭的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接着向上的高压气体的推力小于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和时,火箭接着向上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故当火箭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选项A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高压气体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火箭的动能、火箭的重力势能和内能,选项B错误;对火箭上升过程,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力冲量等于火箭动量的增加量,故C错误;对火箭上升过程,根据功能关系,可知高压气体的推力和空气阻力对火箭做功之和等于火箭机械能的增加量
7、,故D错误。3. 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固定在图示位置,圆心位于O点,环上均匀分布着电量为Q的正电荷。点A、B、C将圆环三等分,取走A、B处两段弧长均为的小圆弧上的电荷。将一点电荷q置于延长线上距O点为的D点,O点的电场强度刚好为零。圆环上剩余电荷分布不变,q为()A. 正电荷,B. 正电荷,C. 负电荷,D. 负电荷,【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电场叠加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固定在图示位置,圆心位于O点,环上均匀分布着电量为Q的正电荷,根据对称性,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取走A、B处两段弧长均为L的小圆弧上的电荷,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与A在同一
8、直径上的A1和与B在同一直径上的B1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如图所示,因为两段弧长非常小,故可看成点电荷,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有由图可知,两场强的夹角为,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则两者的合场强为E=2E1cos60=根据O点的合场强为0,则放在D点的点电荷带负电,大小为根据,联立解得,选项C正确。4. 如图所示的变压器,输入电压为220V,可输出12V、30V电压,匝数为的原线圈中电随时间变化为u=Umcos(100t)单匝线圈绕过铁芯连接交流电压表,电压表的示数为0.1V。将阻值为12的电阻R接在BC两端时,功率为1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1为1100匝,为220VB. BC间线圈匝数
9、为120匝,流过R的电流为1.4AC. 若将R接在AB两端,R两端的电压为,频率为100HzD. 若将R接在AC两端,流过R的电流为2.5A,周期为0.02s【参考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变压器、电功率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根据题述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电压为220V,原线圈的交流电的电压与时间成余弦函数关系,u=Umcos(100t),故输入交流电压的最大值为Um=220V,根据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单匝线圈的匝数比为,解得原线圈为2200匝,选项A错误;根据图像可知,当原线圈输入220V时,BC间的电压应该为12V,故BC间的线圈匝数关系有=120,BC间的线圈匝数为nBC=120匝,流
10、过R的电流为=1A,选项B错误;若将R接在AB端,根据图像可知,当原线圈输入220V时,AB间的电压应该为18V。根据交流电原线圈电压的表达式u=Umcos(100t),可知,交流电的圆频率为=100,故交流电的频率为,选项C错误;若将R接在AC端,根据图像可知,当原线圈输入220V时,AC间的电压应该为30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交流电的周期为T=1/f=2/=0.02s,选项D正确。5.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内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时气缸开口向上放置,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将气缸缓慢转动过程中,缸内气体( )A. 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 内能减
11、小,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C. 温度降低,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D. 温度升高,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加【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热学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初始时气缸开口向上,活塞处于平衡状态,气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与活塞的重力平衡,则有气缸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气缸内外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差大于重力沿气缸壁的分力,故气缸内气体缓慢的将活塞往外推,最后气缸水平,缸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气缸、活塞都是绝热的,故缸内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传递,气缸内气体压强作用将活塞往外推,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得:气体内能减小,故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
12、速率减小,并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减小,AB错误;气体内能减小,缸内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故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减小,C正确,D错误。6. “羲和号”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如图所示,该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接近垂直。卫星每天在相同时刻,沿相同方向经过地球表面A点正上方,恰好绕地球运行n圈。已知地球半径为地轴R,自转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羲和号”卫星轨道距地面高度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地球表
13、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GM=gR2,根据题意可知,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T/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提供卫星运动的向心力,则有联立解得,选项C正确。7. 柱状光学器件横截面如图所示,OP右侧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左则是直角梯形,长为R,AC与CO夹角,AC中点为B。a、b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垂直AB面入射,器件介质对a,b光的折射率分别为1.42、1.40。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能在PM面全反射后,从面射出的光是(不考虑三次反射以后的光)( )A. 仅有a光B. 仅有b光C. a、b光都可以D. a、b光都不可以【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
14、】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反射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当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从A点垂直于AB面入射时,激光沿直线传播到O点,经第一次反射沿半径方向直线传播出去。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如下图可知,激光沿直线传播到CO面经反射向PM面传播,根据图像可知,入射点从A向B移动过程中,光线传播到PM面的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入射点为B点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及几何关系可知,光线传播到PM面的P点,此时光线在PM面上的入射角最大,设为,由几何关系得=45,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得,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的全反射的临界角关系为故在入射光从A向B移动过程中,a光能在PM面全反射后,从OM面
15、射出;b光不能在PM面发生全反射,故仅有a光。选项A正确,BCD错误。8. 无人配送小车某次性能测试路径如图所示,半径为3m的半圆弧BC与长的直线路径AB相切于B点,与半径为4m的半圆弧CD相切于C点。小车以最大速度从A点驶入路径,到适当位置调整速率运动到B点,然后保持速率不变依次经过BC和CD。为保证安全,小车速率最大为。在ABC段的加速度最大为2m/s2,CD段的加速度最大为1m/s2。小车视为质点,小车从A到D所需最短时间t及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最长距离l为()A. B. C. D. 【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向心加速度、直线运动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在BC段的最大加速
16、度为a1=2m/s2,则根据可得在BC段的最大速度为在CD段的最大加速度为a2=1m/s2,则根据可得在BC段的最大速度为可知在BCD段运动时的速度为v=2m/s,在BCD段运动的时间为AB段从最大速度vm减速到v的时间位移 在AB段匀速的最长距离为l=8m-3m=5m则匀速运动的时间则从A到D最短时间为,选项B正确AC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的质点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当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17、D. 【参考答案】A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振动图像的理解和机械波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由O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T=12s,设原点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t+)。将t=0,原点处质点的位移为10cm,代入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t+),则有10=20sin,解得初相位=/6。在t=7s时刻,原点O处质点位移y7=20sin(7+/6)=-10cm-17.3cm,因则在t=7s时刻质点在y轴负向向下振动,根据“同侧法”可判断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形为选项C中图像所示;若波向左传播,则波形如选项A中图像所示。此题当t=7s时,简谐波的波动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C。10. 某
18、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狭缝,的宽度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L。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实验中分别在屏上得到了图乙,图丙所示图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也发生了衍射B. 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增大C. 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D. 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S1、S2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参考答案】AC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双缝干涉及其相关知识点。【名师解析】由图可知,图乙中间部分等间距条纹,所以图乙是光的双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物理 完全 解读 山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