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备课写教案课件.ppt
《怎么备课写教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么备课写教案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1如何备课与书写教案第一部分 如何备课第二部分 如何书写教案2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 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如:熟悉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收集材料,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学情,准备教具,选择教法、学法、设计习题等。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也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备课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预习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3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一)什么是备课?让我们先看看备课不是什么。第一
2、,备课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第二,备课不是写教案。第三,备课不是把教材变成讲稿。第四,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4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二)那备课是什么呢?第一,备课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5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二)那备课是什么呢?第二,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无论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
3、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其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6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二)那备课是什么呢?第三,备课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化”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要求,我们要把书面语言通过我们的学习、钻研、理解、记忆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第二要求就是要把我们的思想、激情;把我们对学生、对事业、对祖国爱的情感,融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去,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永远追求的,希望
4、新教师一开始就应该注意向这个目标努力。7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二)那备课是什么呢?第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知识的传递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一生只备一个教案的备课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备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备课备课要关注学生地位,要关注学生地位,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备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8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一、首先要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二)那备课是什么呢?第五,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5、同时要借鉴其他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书本的囿限,追求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转换角度,更新内容,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9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二、新时期下备课的新特点(一)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 今天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是陪着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今天我们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10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二、新时期下备课的新特点(二)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新时期下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旧教学方案的创新,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就是在进行教
6、学改革.研究型备课有以下几个特点特点:1.备课内容的开放性;2.备课方法的互动性;3.备课过程的反思性;4.教学设计的创造性。11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二、新时期下备课的新特点(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教案转变。备课应是终身随时的感悟,而不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进课堂以前,认真钻研教材,并把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在头脑中象“演电影”一样梳理一遍,分清教学主次,抓住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疑问的地方加以思考,分析和调整,随手在课本上做一些提示性的标记,使之成为备课环节的一个有机延伸。12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二、新时期下备课的新特点(四)由个人备课向个
7、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新时期实施中教师的合作备课显得特别重要,这是因为新课程新设计,问题多,困难多,矛盾多。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新问题,往往靠一个人的头脑来解决比较困难,而靠集体智慧就会提高备课质量,而且节省时间。13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一)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备课的几种方法。所谓由宏观到微观,就是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由大到小”“由粗到细”。所谓“由大到小”是指备课的范围,要按照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的程序来备课。“由粗到细”是指备课的深度,即教师对所教课程,要反复推敲,深入钻研。宏观备课是微观备课的指南。微观备课是对宏观备课的具体落实。14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一)从宏观到微
8、观系统备课的几种方法。1.常年备课。从宏观到微观,教师备课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2.学期备课。3.单元备课。4.课时备课。5.课时备课。6.课时备课(课后反思)。15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课时备课就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方案。显然,要完成单元的学期的教学任务就是要靠每一个课时教学计划逐一落实。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吸纳(收集备课信息)构思(设计教学方案)输出(编写教案)三个阶段,分三个步骤来操作。16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要钻研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学生
9、。第一步第一步 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教学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敢于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便以简驾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编写教案。教案编写应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有操作性。一份好教案总是反复修改得以完善的。第二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三步17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备课吸纳 吸纳备课信息要领厚积而薄发。教师备课首先要广泛搜集吸纳各方面的备课信息,具体操作要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五备)。18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五备:1.备教材做到五个弄清。2.备学生做到六个了解。3.备教学资料掌握四
10、项原则。4.备教学方法掌握教改动态。5.备学法掌握学法指导内容与方法。19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1.备教材做到五个弄清。(1)弄清课程标准精神。(2)弄清教材体系。(3)弄清教学重点、难点。(4)弄清教材特点。(5)弄清教材疑点。20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2.备学生做到六个了解。(1)了解班级基本情况。(2)了解学生个体自然情况。(3)了解学生学习基础。(4)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5)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差异。(6)了解学生的变化与进步。21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
11、个阶段。2.备学生做到六个了解。(3)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准备知识;新课可能产生的困难和障碍;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22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3.备教学资料掌握四项原则。(1)博览精选,厚积薄发。(2)消化吸收,贵在创新。(3)凡引入教学内的资料中的观点和事例必须科学可靠,要避免错误。(4)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23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个阶段。4.备教学方法掌握教改动态。(1)单一性教学方法。(2)综合性教学方法。24第一部分如何备课三、如何备课?(二)从感性到理性课时备课的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怎么 备课 教案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