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件.ppt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第一章第一章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n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什么?n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n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n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n教师代表:课程即教材(教科书)教师代表:课程即教材(教科书)n学学生生代代表表:复复杂杂的的课课表表+讨讨厌厌的的教教材材+恐恐惧的考试惧的考试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课程是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是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并使学
2、生获得知识、参与 活动、增加体验。活动、增加体验。n课程不仅是教材课程不仅是教材n课程不仅是课或学科课程不仅是课或学科n课程是随课程是随“儿童儿童”、“普及教育普及教育”而来的而来的n课程是不仅是一种课程是不仅是一种过程过程,一种,一种结果结果,而且还是一,而且还是一种种意识意识。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语文的核心问题出在课程层面n语文的问题不是出在教学层面,不是教语文的问题不是出在教学层面,不是教师问题,不是教学问题,而是出在课程师问题,不是教学问题,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课程形态、课程目标、课程观论层面。课程形态、课程目标、课程观念、课程教材等根本问题上。念、课程
3、教材等根本问题上。n谈中国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谈中国语文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访上海师范大学教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忠豪中小学教材教学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忠豪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19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n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值观等要素。n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指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指为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传递的信息。
4、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学科指导性文件)(小学语文学科指导性文件)n定义:定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指导性指导性文件。文件。n作用:作用:是编写教材的指南是编写教材的指南 是教学语文的指南是教学语文的指南 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是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n结构:结构:1、学科性质的阐述、学科性质的阐述 2、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的确立、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的确立 3、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 4、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 5、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第
5、一节语文学科的性质一、语文学科的由来一、语文学科的由来n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不单独设置语文课。古代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不单独设置语文课。古代社会中语文教学是:社会中语文教学是:n1、汉代汉代入学刚开始学六书,接着读经书。入学刚开始学六书,接着读经书。n2、宋朝宋朝以后,出现蒙学读物,以后,出现蒙学读物,“三三”“百百”“千千”,“中年级中年级”则读则读“四书四书”(大学、中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论语、孟子)“五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n3、清末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校课程。,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学校课程。n4、清末学堂,初小设清末学堂,初小
6、设“中国文字科中国文字科”,高小设,高小设“中国文学科中国文学科”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n5、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后(民国),小学设(民国),小学设“国文国文”,但仍是文言形式。,但仍是文言形式。n6、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后,出现白话文运动和国语,出现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小学为运动,小学为“国语国语”,中学仍为,中学仍为“国文国文”n7、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成立之初,将中学的,将中学的“国文国文”和和“小学小学”的的“国语国语”,统一改称为,统一改称为“语语文文”。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语文?语文?P.18n叶圣陶叶圣陶先生当时为华北行
7、政区出版署主任,主持新语先生当时为华北行政区出版署主任,主持新语文教材的编写,谈及文教材的编写,谈及“语文语文”定名之事说:定名之事说:n“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语,书面为,书面为文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释其后有人释为为语言语言文字文字,有人释为,有人释为语言语言文学文学,皆非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皆非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文之含意较之含意较文学文学为广,缘书面之为广,缘书面之文文不尽属于不尽属于文学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
8、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文字,如理解为成,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本意合矣。篇之书面语,则亦与本意合矣。”(叶圣陶叶圣陶)n语文就是指语文就是指语言语言,即,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的合称,也可理解为称,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章语言和文章。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语文语文”一词的内涵:尚未统一一词的内涵:尚未统一n、口语书面语言语语言(文学)语言文、口语书面语言语语言(文学)语言文学学n、语言文学、语言文学n、语言文章文学、语言文章文学n、语言文化、语言文化n 语言语言n语文语文 n 文字文字汉字(文章、文学)汉字(文章
9、、文学)nP.19口头言语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书面言语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二、语文学科的性质n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手势语、信号灯、(与手势语、信号灯、旗语等相比)旗语等相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n“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0、”n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一)工具性(语言文字文体形式)n、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特点之一,是人有语言,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特点之一,是人有语言,人通过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人通过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n、语文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人们在想心思的时候,如打腹稿阶段:思考人们在想心思的时候,如打腹稿阶段:思考问题,筹划某事时,都在思维,思维凭借的是概问题,筹划某事时,都在思维,思维凭借的是概念,而概念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念,而概念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n、语文学习的工
11、具、语文学习的工具 人类的知识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人类的知识是以语言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要继承人类遗留下来的知识,必须会读;小、中、要继承人类遗留下来的知识,必须会读;小、中、大学的知识也大多以文字形式书写贮存的,要学大学的知识也大多以文字形式书写贮存的,要学好其他学科,也要掌握文字。好其他学科,也要掌握文字。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二)人文性n人文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以下几个层次:n1、历代文学形式: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历代文学形式: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
12、清小曲、明清小 说和各种典籍所载的物质形式之中。说和各种典籍所载的物质形式之中。n2、历代观念意识和历史文化,科学理论和技艺水平、历代观念意识和历史文化,科学理论和技艺水平n3、最核心是贯穿历代具体文化内容之中的民族人文精神。、最核心是贯穿历代具体文化内容之中的民族人文精神。通过学习民族文化遗产,并对这些文化遗产批判、继通过学习民族文化遗产,并对这些文化遗产批判、继承、补充、阐释,建立出一套适应承、补充、阐释,建立出一套适应21世纪的价值观、人生世纪的价值观、人生观,内化为个人的人生准则,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观,内化为个人的人生准则,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自己。自己。我们教语文,就要
13、体现人文学科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主我们教语文,就要体现人文学科的学习特点: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动积极地思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理解,注重创造过程、创造思想、批判性思维。理解,注重创造过程、创造思想、批判性思维。n方式:方式:感知、揣摩、体验、移情、内省、讨论、评价、批判感知、揣摩、体验、移情、内省、讨论、评价、批判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基本特点n教学过程教学过程:n(1)形式)形式 内容内容形式形式 形式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的关系 练练习习n(2)感受)感受 理解理解 评价评
14、价 应用应用 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讨论】三位教师教“破釜沉舟”的教学指导思想。n(1)“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须抱定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工作还没有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碰到一点困难就向后转了。当然,前
15、进的目的成功,碰到一点困难就向后转了。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n(2)“釜釜就是锅,就是锅,舟舟就是船。就是船。破破和和沉沉都都是动词。是动词。破釜破釜是是使釜破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
16、;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沉舟是是使舟沉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的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的用法的动词叫做用法的动词叫做使动词使动词。同是作饭的家具,古代叫。同是作饭的家具,古代叫釜釜,现代叫,现代叫锅锅;同是水上运输工个,古代叫;同是水上运输工个,古代叫舟舟现代叫现代叫船船;这是威信词汇的演变。象古代叫;这是威信词汇的演变。象古代叫冠冠,现代叫,现代叫帽子帽子,古代叫,古代叫履履,现代叫,现代叫鞋鞋,都是,都是这种情形。曹植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七步诗里有里有豆在釜中泣豆在釜中泣的句子,的句子,柳宗元柳宗元江雪江雪里有里有孤舟蓑笠翁孤舟蓑笠翁的句子,这里的的句子,这里的釜釜,
17、和,和舟舟跟跟破釜沉舟破釜沉舟里的里的釜釜和和舟舟意思相意思相同。同。”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n(3)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他这样讲:少。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国军队,渡项羽渡河进攻秦国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打败了。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破釜沉舟这个话表这个话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教师教育学
18、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小结n第三位教师在讲解时把知识、道理(即思想内第三位教师在讲解时把知识、道理(即思想内容)结合起来了。而第一位教师偏重思想内容,容)结合起来了。而第一位教师偏重思想内容,不注意语言教学;第二位教师只讲了语言,而不注意语言教学;第二位教师只讲了语言,而忽视了思想内容。语言教学既要突出其工具性,忽视了思想内容。语言教学既要突出其工具性,又要重视思想内涵,即其思想性,人文性,语又要重视思想内涵,即其思想性,人文性,语言与思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言与思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第二节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
19、n一、什么是语文课程目标一、什么是语文课程目标n教学后产生的事前预期(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n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n小学语文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目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目标;n小学语文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要求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具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具体要求。体要求。n教学目的是否准确、完整,教学要求是否具体、适教学目的是否准确、完整,教学要求是否具体、适当,对语文教学关系极大。它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当,对语文教学关系极大。它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水准和质量。因此,的方向、水准和质量。因此,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提
20、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目的和要求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n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大纲(试用):n“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使学生具,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语文
21、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试用修订版):n“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n“小学语文教学应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用祖国祖国语文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
22、教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良好的意志品格。”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1、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n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n通过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途径,达到的途径,达到“使学生具有初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步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简言之,就的目的。简言之,就是是培养语文能力培养语文能力。教师教
23、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n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的说法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指听说读写能是指听说读写能力。力。n语文课标语文课标所指的所指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包括:括:n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于其中。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n#能力能力成功地完成活动所需的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成功地完成活动所需的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内隐机制,控制外显活动内隐机制,控制外显活动语感语
24、感n#语文能力以培养语感为归属语文能力以培养语感为归属。n1、语感语感:对语言无需思维推理的直接把握与运用。n2、语感的作用语感的作用:理解、吸收、表达、生成。n3、语感是个体对语言现象的感受、判别(完整性、准确性、优劣性)、领悟、贮存、生成和监控。n(领悟是对语言“义意情神”的领悟)n4、重领悟、重积累、重运用。教师教育学院 李梁 liliangzuoye126.案例背景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语文课,老师补充了一篇课外文章这是一堂三年级的语文课,老师补充了一篇课外文章天天才儿童才儿童供学生阅读。文章讲述的是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供学生阅读。文章讲述的是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一件事。在这篇文章中,有这
25、样一段话:的一件事。在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对,重算!不对,重算!”老师说话时头也不肯抬。表情就更不耐老师说话时头也不肯抬。表情就更不耐烦了。烦了。“不,老师,我认为我算对了!不,老师,我认为我算对了!”那学生将自己手里的小那学生将自己手里的小石板送到老师面前。石板送到老师面前。老师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可是,他大吃一惊,原来,老师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可是,他大吃一惊,原来,小石板上端端正正写着正确的得数小石板上端端正正写着正确的得数5050。“你这数是怎么得来的呢?你这数是怎么得来的呢?”没等老师再问,那学生就说:没等老师再问,那学生就说:“我没按我没按1、2、3的次的次数去加,而是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程 教学 第一章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