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课件.ppt
《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第一节 概述一、交通流一、交通流 是道路上人流和车流的总称二、交通流特性 是指在道路交通系统中有关交通流参数的定性和定量的特征,以及它们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的变换规律和相互关系三、交通流参数 是指描述和反映一些交通流特性的物理量。主要包括交通量,行车速度,交通密度,交通延误,车头时距,车头间距,时间占有率等参数。其中,交通量、行车速度、交通密度是三大基本参数第二节 交通量一、交通量的定义 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横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也称交通流量,简称流量。一般就是指机动车的交通量,同时不加说明 的话一般是指两个方向的机动车的交通量。二、交通量的表示方法(一
2、)平均日交通量ADT(veh/d)为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观测期内交通量总和与观测天数的比值Qi为观测期内第i日的交通量,veh/dN为观测天数,d平均每天交通量:平均每天交通量:Average Day Traffic 交通工具,车辆:交通工具,车辆:vehicle(二)年平均日交通量(二)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为在一年的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一年的交通量的总和与该年总天数的比值。Qi为观测期内第i日的交通量,veh/d N为全年的天数,d,n=365或者366(三)月平均日交通量(三)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为在一个月的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为一个月的交通量总和与该月
3、总天数的比值,vdh/d Qi为观测期内第i日的交通量,veh/d N为当月的天数,d,n=28,29,30,31(四)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为在一周的观测期内日交通量的平均值。即一周的交通量总和与周天数的比值。veh/d Qi为观测期内第i日的交通量,veh/d(五)小时交通量,为一小时内观测的交通量 (1)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PHV)peak hours volume 全天交通量最大的那个小时叫高峰小时,该 小时内的交通量称高峰小时交通量(早/晚高峰小时交通量)(2)年最大小时交通量年最大小时交通量 指一年内各小时交通量中最大的一个小时交通量 (3)年第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4、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内各小时(24x365=8760h)的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第30小时所对应的交通量。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K)比较稳定,常用它作为设计小时常用它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交通量。比如(道路宽度,车道数)(六)交通流率 简称流率,是指将不足一个小简称流率,是指将不足一个小时观测所得的交通量,换算成时观测所得的交通量,换算成一个小时交通量所的的比值。一个小时交通量所的的比值。N为为t时间内观测到的车辆数,时间内观测到的车辆数,veh t为观测时间,为观测时间,min 交通流率主要用于高峰小时内交通流率主要用于高峰小时内流量的变化分析和对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分析和对道路交通能
5、力,服务水平等的评价能力,服务水平等的评价流率=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的现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象,称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交通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主要包括交通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主要包括交通量的月变化、周变化、小时变化(用交通量的月变化、周变化、小时变化(用折线图、直方图或饼图等表示)折线图、直方图或饼图等表示)三、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某观测站测得各月的交通量及全年的累计交通量如下表,试计算各月的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K月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合计全月交通量65785427506714173317770997278270641
6、709518304391661881667818088158815161161 AADT=2415MADT212215272166244424872426227922892768295729392522K月0.87870.63230.89691.0121.0301.0050.94370.94781.14621.2241.2171.044 (一一)月变化: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月变化: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变化。以月份为横坐标,月平均日交通量相当于变化。以月份为横坐标,月平均日交通量相当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图称为交通量
7、的月变图图称为交通量的月变图(二)周变化(二)周变化 (三)交通量的小时变化(三)交通量的小时变化 交通量的小时变化中,高峰小时的交交通量的小时变化中,高峰小时的交通量变化是人们所关注的,它是交通流特通量变化是人们所关注的,它是交通流特性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高峰小时交通量性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高峰小时交通量的变化特征常用高峰小时流量比和高峰小的变化特征常用高峰小时流量比和高峰小时系数来描述。时系数来描述。时变系数为各小时交通量除以全天交时变系数为各小时交通量除以全天交通量。高峰小时流量比为高峰小时的时变通量。高峰小时流量比为高峰小时的时变系数。系数。1.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流量比。(早早/
8、晚晚)高峰小时交通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量与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2.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系数(PHF)。就是高峰小时交通。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1小时的高峰小时交通量的比值。小时的高峰小时交通量的比值。peak hours factor 指交通量随空间变化的特性。主要包括指交通量随空间变化的特性。主要包括城乡分布特性,路段分布特性,方向分布特城乡分布特性,路段分布特性,方向分布特性和车道分布特性性和车道分布特性四、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第三节行车速度特性行车速度既是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又是车辆运输效率的一项
9、评价指标,对于实现交通运输安全,迅速,经济,舒适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和掌握道路上行车速度及其变化规律,是正确进行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控制,运输管理的基础一、行车速度分类(一)地点车速(一)地点车速 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汽车速度表盘指示的速度,雷达测速仪测到的速度均为地点速度(二)行驶速度(二)行驶速度 是指车辆行驶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这一区间距离所需的有效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的比值。行车速度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行顺适应和通行能力,也可于成本效益分析(三)行程车速(三)行程车速 指车辆通过某段路程与车辆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中间停车时间和延误时间,但不包括住宿,修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工程 第三 通流 特性 通行 能力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