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反馈作用的是( )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臭氧层出现空洞导致皮肤癌者增多日本群岛多火山、地震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良性循环A、B、C、D、2、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土地荒漠化的加剧放射性物质泄漏土壤次生盐碱化A、 B、 C、 D、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B、森林面积减小,生物物种灭绝C、土地盐碱化,水源枯竭D、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4、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B、在广大的
2、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5、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工业社会的产物B、固体废弃物不会产生环境污染C、中国的生态破坏已得到全面控制D、中国的环境污染仍在不断蔓延6、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 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79题:7、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B、
3、伦敦C、旧金山D、圣彼得堡8、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9、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012题。10、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指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A、B、C、D
4、、11、图中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B、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C、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12、对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产废弃物C、产生生活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13、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 A、人口问题 B、资源问题 C、生存问题 D、发展问题14、对可持续发展首次作出明确定义的是: A、中国21世纪议程 B、吕氏春秋C、我们共同的未来 D、我们的大自然计划1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持续发展 B、农业持续发展 C、生态持续发展 D、社会持续发展16
5、、“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17、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提倡塑料袋购物A、B、C、D、18、下列现象属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是: A、围湖造田 B、竭泽而渔C、焚薮而田D、填海造陆19、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A、近20年来B、采猎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农业文明时期20、下列环境问题在工业文明以后新发生的有:臭氧层破坏 CO2的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A、 B
6、、 C、 D、21、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使用一次性木筷C、提倡使用泡沫性餐盒D、不使用薄型塑料袋22、以下一些主张和观点,哪些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环境保护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23、下列环境标志中,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 24、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类属于一类的是:A、玻璃瓶、塑料袋 B、烂菜叶、果皮 C、旧报纸、易拉罐 D、废铜烂铁、破衣裤25、防治工业污染
7、的最有效措施是: A、实行末端治理 B、实行分散治理C、控制污染物浓度 D、推行清洁生产26、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A、蟒蛇皮背包 B、含磷洗衣粉 C、一次性木筷 D、无氟冰箱27、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A、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类型齐全B、 人口压力、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C、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D、中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28、全球第一个国家级21世纪议程诞生在: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加拿大29、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 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
8、护有机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30、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生态平衡失调的关键原因在于: A、水土流失严重 B、交通条件差 C、人口过度膨胀 D、近年气候异常31、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A、石油农业 B、生态农业 C、能量密集型农业 D、立体农业32、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 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A、B、C、D、二、 双项选择题:1、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A、污染物排放总量
9、比发达国家多B、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C、对环境问题的无知D、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大批污染严重企业2、1997年下半年,巴黎、圣地亚哥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其原因是: A、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CO2B、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C、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下相近,甚至上暖下冷D、近地面大气出现了上冷下暖的情况3、目前,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物种之间相互排斥B、环境遭到破坏C、地壳运动速度加剧D、过度捕猎4、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人口压力方面外,还包括: A、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滞后B、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环境自净能力差5
10、、下列关于资源短缺或资源减少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当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探明速度时,就会导致资源短缺问题B、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降少是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C、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以及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使世界耕地面积已趋于零增长,甚至略有减少D、 淡水短缺成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严重制约因素6、片面追示经济增长的后果是: A、“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可以照样长期发展B、人民生活水平会长期稳定的增长C、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D、暂时的增长,与长期目标背道而驰7、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11、B、使用一次性木筷C、提倡使用泡沫性餐盒D、不使用薄型塑料袋8、下列做法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城市公交先行B、渔政部门采取“休渔”政策C、耕地耕到山尖、种地种到湖心D、发展是第一位的,也就是经济的不断增长9、京都议定书是一个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最迟应在2002年实施,但时至今日,某些发达国家尚未正式批准这一议定书。发达国家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破坏性原则10、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A、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C、发达国家将污染
12、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11、某产品获得图所示标志认证,表明该产品:A、是旅游纪念品 B、是“绿色食品” C、 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 D、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12、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已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该村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有: A、城市化 B、建设成小城镇 C、发展绿色食品 D、发展生态旅游13、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A、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热B、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C、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D、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三、 综合分析题:1、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圈层代表_;圈层代表 _。(2)
13、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 _和_;B表示人类新陈代 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3)C表示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 对人类的_作用。(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速度,或者向环境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_箭头表示;酸雨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6)图中A所表示的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分布于_,图中B所表示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分布于_。(7)由于图中B所表示的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其中位
14、于大气圈的有_(写出两种),位于水圈的有_。参考答案:(1)人类社会 环境 (2)物质 能量 废弃物(3)人类 反馈 (4)索取资源 再生 排放废弃物(5)ABDC (6)乡村 城市(7)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 水污染或赤湖2、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相关曲线图”,答:2002年数量ABC(1) 图中A、B、C代表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相关曲线图,其中,代表污染变化的是曲线_,呈_趋势,代表资源的是曲线_,呈_趋势。(2) 造成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不合理利用资源外,_;_。(3)为了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 持续发展、经济
15、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 性、 性和 性三大原则。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山西保德县的天桥村,全村1000多口人,过去靠种玉米、土豆为生,生活不算富裕,村干部为带领大家脱贫,办起了12个石灰窑。近两年收入多了,但地里玉米只长杆不结重穗,土豆也长得不好,原先外销的土豆还得从外地买入。材料二:加拿大的哈德逊湾冰层变薄,每年结冰期减少2至3周。生活在这里的北极熊要觅食冰层上的动物为主,现在食物减少,只能经常光顾周围的小城。材料三:现在的太原平均每天拆除一根烟囱,每年投入6亿元进行清洁生产工作。(1)天桥村的玉米、土豆减少的原因是:( ) A土壤的组成变化B土壤PH值变化
16、C农业劳动力减少D大气污染(2)天桥村走这样的致富路可取吗?为什么?(3)哈德逊湾冰期缩短的原因是 ,造成的原因是 。(4)太原拆除烟囱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B (2)不可取,这样走致富路虽然钱多了,但影响了大气环境,使土壤呈碱性,肥力下降,最终影响产业生产,破坏了生态环境。(3)全球变暖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 砍伐森林,减少了吸收CO2的数量,降低了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4)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烟尘和CO2,是解决太原市大气污染的有力措施。4、读可持续发展描写图,回答下列问题: 可持续发展包括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和 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持 和 可持续利
17、用性是使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3)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 性、 性和 性三大原则。参考答案:生态 经济 社会 生态持续 资源 环境(3)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河曾遭到严重污染,除偶尔能发现鳗鱼外,无其他鱼类。如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中出现了上百种鱼类。材料二 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发生了死亡4000人的污染事件,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措施,空中的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见。材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10千米处,1986年那里发生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露事故。这次事故造成:31人当即死亡,15000名救援工
18、人死亡,50000名救援工人致残,500万人受到核辐射伤害,52000人逃离事故地区。 (1)环境污染的形式多种多样,材料一涉及的是 污染,材料二涉及的是 污染,材料三涉及的是 污染。(2)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 ( )A、环境对工业废弃物无自净能力 B、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而产生的C、人类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发达国家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参考答案:水体 大气 放射性 CD6、连线:请将下列两组知识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格式:因 果)。(5分)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地面下沉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滥采滥用矿产过度抽取地下水 土地荒漠化水质污染 任意排放“三废”污染环境 诱发地震7、
19、读下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判断,回答下列问题及要求。(1)以甲为代表的 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人为原因主要有_。(3) 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这个 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当地能源结构特点是 _。(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等不合理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5)图中AF各地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为主,冬季采暖季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污染最为突出。(6)从以上事例;可总结得出,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性特点,这主要是由于各地区经济_、_政策和_政策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导致。参考答案:(1)荒漠化(沙漠扩大) 气候干旱、风蚀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少 过度放牧、破坏植被、草原退化 (2)盆地 酸雨 湿润多雨 以燃煤为主 (3)不合理耕作 过度砍伐林木 水土流失 (4)淡水资源短缺 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近年降水偏少,且春季多风蒸发量大,河流径流量小。(5)燃煤 空气(6)地域(差异) 结构 产业 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