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优秀PPT.ppt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优秀PPT.ppt(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55页2.1数据传输的编码基础2.1.1有线和无线通信码型2.1.1.1单极性不归零码(NRZ码)这种编码的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中的“1”用(或)电平表示,对于数据代码中的“0”用0电平表示。这种码的结构与数据代码中的结构基本相同,这种码对应于传输中的信号波形也与数据并串转换后串行移位输出数据的结构完全相同。如图2-1(a)。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55页图2-1常见的编码波形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55页2.1.1.2单极性归零码(RZ码)这种码的编码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中“1”对应一个(或)脉冲,脉冲宽度比每位传输周期要短,即每个脉冲都要提前回到零
2、电位;对于数据代码中的“0”则不对应脉冲,仍按0电平传输,如图2-1(b)。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55页2.1.1.3双极性不归零码(NRZ码)这种码的编码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中“1”用(或)电平传输,对于数据代码中的“0”用(或)电平传输。RS232即采用这种传输方式。如图2-1(c)。其特点基本同单极性不归零码。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55页2.1.1.4双极性归零码(RZ码)这种码的编码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中“1”用一个(或)脉冲,对于数据代码中的“0”用一个(或)脉冲,且相应脉冲宽度都比每位数据所需传输周期要短,即每个脉冲或脉冲都要在传输本位的周期时间内回到零电位;对于任意数据组合之
3、间都有0电位相隔,如图2-1(d)。这种码利于传输同步信号,但仍有直流分量问题存在。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55页2.1.1.5差分编码这种编码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中的“1”用极性变化表示,即变为,或变为;对于数据代码中“0”则极性不变化,即电压(或电流)不变化。差分波形又称为相对波形,(相应地前4种码的波形又称为绝对波形),如图2-1(e)所示。这种码也同样不利于同步信号提取,但由于它是一种极性波形,尽管含有直流分量,但与前4种编码相比,对判决电路的影响不大。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55页2.1.1.6单极性相位编码(曼彻斯特码)这种码的编码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中的“1”用前半周期为0电平,
4、后半周期为(或)电平;对于数据代码中的“0”则用前半周期为(或)电平,后半周期为0电平,即通过传输每位数据中间的跳变方向表示传输数据的值,波形如图2-1(f)。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55页曼彻斯特码特点首先每传输一位数据都对应一次跳变,利于同步信号提取;其次对于每一位数据其(或)电平和0电平占用时间相同,所以直流分量恒定不变,利于判决电路工作。其缺点是数据编码后脉冲频率为数据传输速度的2倍。这种编码被广泛地用于10以太网(Ethernet)和无线寻呼的编码中。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55页2.1.1.7交替反转码(AMI码)这种码的编码规则为:对于数据代码的“1”顺序交替地用和电平表示,对于
5、数据代码的“0”仍变换为传输码的0电平,如图2-1(g)所示。这种编码具有下述特点:(1)首先容易出现连“0”串,不利于提取同步定时信号;(2)其次,其无直流分量,利于在不允许直流和低频信号通过的介质和信道中传输,利于判决电路工作;(3)第三,其数据代码“1”对应的传输码的电平正负交替,利于误码观察。它是脉冲调制编码(PCM)中较常用的一种码型。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55页2.1.1.8三阶高密度码(HDB3码)1.转换方法这种编码方法建立在AMI传输码基础上,即先把数据代码变换成AMI传输码,再对AMI码进行变换。变换方法为:AMI传输码开始之后就对连“0”串进行检查,当不出现4个或4个
6、以上连“0”串时,则传输码型不变,即AMI码就是HDB3码;在遇到首串4个或4个连“0”时,开始将每4个“0”中的第4个“0”或者第1个“0”和第4个“0”转换为(或)电平,此位码称为扰码,也被称为破坏点或破坏符号(用V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55页2.编码步骤(1)先将数据代码按AMI码规则转换,直到遇到4个连“0”串;每遇到4个连“0”串就须将第4个“0”码转换为扰码V,其电平可为正极性,也可为负极性;扰码V总与其前相邻的扰码V极性相反,首次扰码不必满足此条件;(2)扰码V之前的相邻非“0”码极性必须与本扰码V极性相同,若不相同,则将连“0”串中的第一个“0”码换为与V极相同并与
7、它之前的非零码极性相反的B码以保证之;(3)扰码之后的非“0”码极性有时需变换,以保证与本扰码极性相反,之后再按AMI规则转换,重复步骤(1)。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55页2.1.2光纤通信码型光纤通信中,传输数据的介质是光导纤维,介质中传输的信号是激光。在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中,激光光源只有发光和不发光两种状态,它无法传输第三种以上的状态,所有三种或三以上的流行的、技术成熟的传输码型都无法在光纤中使用,相应的传统技术也无法延用。所以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需要重新编码。目前光纤传输中最为常见的编码有mBnB码和插入比特码。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55页2.1.2.1mBnB码(m位n位码)mBn
8、B码又称为分组码(BlockCode),它把要传输的数据每m位分为一组,加上冗余位,即可转换为n位数据,故可以通过适当的编码规则和方法使数据中除完全包含原有数据的内容外,还可以包含串行传输所必须的时钟信号,从而可传输误码监测信息和消除直流分量。mBnB码型中有1B2B,2B3B,3B4B,5B6B,5B7B,6B8B等码,这里我们只介绍最为常用的5B6B码,通过5B6B码可理解mBnB码的编码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55页1.5B6B码编规则其本质是先把所要传输的数据,每5位分一组,再变换为6位一组为传输信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5位二进制数可能出现00000,00001,111
9、10,01111,11111等“0”、“1”连续出现的数据,这种数据的传输码含直流分量,不利于接收方识别和同步,也不利于检错,所以把5位变成6位来编码。我们知道5位二进制数共有32个码组,6位二进制数共有64个码组,在64个码组中选用32个“0”、“1”个数相同或相近的码组,就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这种选择方法就是5B6B码的编码规则。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55页1.5B6B码编规则(续)(1)首先在64个码组中,含有3个“1”,3个“0”的码组共有20组,如000111,001011,101010,010101等,这种码组中“0”和“1”的个数相等,称为平衡码组,直流分量不明显,当然予以首选
10、。(2)此外还有4个“0”、2个“1”,或4个“1”、2个“0”的码组共15对,因其“0”和“1”的个数不同,称为不平衡码组,如010111,101110,110011,100111等。这15对码组每对互为反码,如010111为正模式,则其反码为101000称为负模式。在这15对码组中,尽量选择无4连“0”或4连“1”的码组,共选用12对共24个码组。上两项合来共选用44个码组,足够用来编码32个5位二进制数,如表2-1所示。(3)剩下的3对不平衡码组和其它“0”、“1”个数更为悬殊的共14个码组,如000000,111111,011111,100000等,一概称为禁字,不允许使用。现在学习的
11、是第16页,共155页2.5B6B码使用规则首先禁字不能使用,其次在6位码连续传输过程中要尽可能保证“0”“1”的个数相同(平衡)。对于平衡码组,已满足上述条件,对于不完全平衡码组采取正负模式交替使用的方法,即距离最近的两个不完全平衡码组,分别采用正模式码和负模式码,这样依序正负两两间隔排列,来保证传输的数据中“0”和“1”出现的概率相同。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55页3.5B6B码的特点(1)误码监测功能(2)传输数据“0”和“1”个数均衡,基线不起伏,利于判决电路工作。(3)同步数据串中连“0”和连“1”个数不超过6个,利于同步时钟信号的提取。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55页2.1.2.
12、2插入比特码插入比特码是将串行数据中每位划为一组,然后这一组的末尾一位之后插入一位,根据插入位功能定义,这种码又可分为三种形式:插入奇偶校验码(MBIP码)、插入补码(MBIC码)和插入混合码(MBIH码)。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55页1.MBIP码在每位串行数据后插入一位奇偶校验位(也称为码),以保证每个码组(1位)中“1”的个数是偶数,以利于误码监测。但可能出现长的连“0”,不利于同步信号提取。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55页2.MBIC码在每位串行数据后插入最后一位数据的反码,若位中最后一位为“1”则插入一位“0”;反之,若位中最后一位为“0”则插入一位“1”。这种编码既可以进行误码
13、监测,又可减少连“0”连”“1”的不良影响,利于提取同步信号。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55页3.MBIH码这种码将串行数据中每位分为一组,然后在其后插入一位混合码,称为码。将这些插入的混合码提取出来,顺序排列后具有特定的含义,除具有MBIP和MBIC码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多种功能,因而使用广泛。由于篇幅所限,MBIH码中插入码序列的定义以及其相关功能,请参考有关“光纤通信”及“数据通信原理”方面的资料。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55页2.1.3频率、频谱和带宽利用付里叶(Fourier)分析的方法,无论模拟信号还是数据信号,信号对应的时间函数都可以展开成正弦级数或余弦数,由此可看出任何信号都是
14、由各种频率的正弦成分组成的。对应于不同的信号,各正弦成分的强度、相位、频率各异。这种用各种正弦频率成分分析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域方法。这些正弦频率成分又称为信号的频谱。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55页例子信号:s(t)=sin(2f1)t+1/3sin3(2f1)t+1/5sin5(2f1)t的波形及各成分的波形如图2-2所示。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55页图2-2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55页频率组成类似于时域函数s(t),我们可以利用频域函数S(f)来说明信号的频率组成,如图2-3所示,其中S(f)轴表示对应频率成分(分量)的幅值,f轴表示频率值。又称图2-3为对应信号的频谱图,信号频谱中
15、最高频率成分与最低频率成分的差称为信号的绝对带宽。如信号s(t)的绝对带宽为4f1。在图2-2中再给s(t)增加一个直流电压,则其波形变为如图2-2(f),其频谱如图2-3。称频率为0的直流信号为直流分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55页图2-3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55页频谱一般情况下,模拟信号(连续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即频域函数s(f)是离散的;相反数字信号(离散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如图2-4。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55页图2-4数字信号及其频谱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55页带宽从图2-4可以看出:数字脉冲的带宽为无穷大,但信号的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04/的相对较窄的频带里,这
16、个频带称为有效频带或带宽。在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即传输信号中数据率越高,其带宽越宽。从另一方面来看,信号的带宽越宽,这种信号传输数据的数据率就越高。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55页2.2数据传输的电子学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55页2.2.1概述在电信号的传输中可以用两种基本方式进行:(1)一种为模拟传输方式(2)一种为数字传输方式模拟方式追求的是波形保持不变即保真,如电话通信中的语音传输。其特点是:(1)缺点:波形容易失真;(2)优点:模拟信号频带较窄,只占用了线路的部分带宽,更多的频带可供频分复用。数字通信方式传输的是电平编码。其特点是:(1)优点:各电平电位间电
17、压差较大,易于保持性质不变。比模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2)缺点:数字脉冲的带宽很宽,对线路的要求严格,且占用了线路的全部带宽资源。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55页2.2.1.1基带网与宽带网从应用的角度讲,计算机网络依其传输介质的频带宽度可分为两类:(1)宽带网(BRB)(2)基带网(BAB)两者的差别是两者的介质传输带宽不同,相应允许的数据传输率也不同。宽带介质实际上可划分为多条基带信道。但基带网仅能提供一条信道。数字信号的频带很宽,故其不能在宽网中直接传输,必须将其转化为模拟信号方可在宽带网中传输。也就是说宽带网中的多条信道,通常传输的是模拟信号。相反由于基带网只传输一路信号,故其可以是
18、数字信号也可以是模拟信号,通常基带网中传输的数字信号。如10以太网就是传输曼彻斯特码构成的数字信号的基带网。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55页2.2.1.2基带传输基带传输即数字传输。这里的基带指的是基本频带,也就是前面所讲的传输数据编码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这种信号可称为基带信号。所谓基带传输就是对基带信号不加调制而直接在线路上进行传输,它将占用线路的全部带宽,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上面所讲的各种传输码型,就是基带信号的各种码型。但是不能认为数字信号只能进行基带传输,为了充分利用线路带宽,可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后再进行传输,即下面所讲的频带传输。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55页2.2.1.3频带传输
19、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时,一般要借用已有的通信网(如电话网),而数据的原始形式是数字信号(基带信号),它无法在带宽较窄的通信网中传输,需要将带宽很宽的数字信号(基带信号)变换为带宽符合通信网要求的模拟信号,而这种模拟信号通常由某一频率或某几个频率组成,它占用了一个固有频带,所以称为频带传输。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55页频带传输与传统的模拟传输区别(1)传统的模拟传输的是模拟信号波形,波形中的频率、电压随时间的函数关系比较复杂,如声音波形;而频带传输的波形比较单一,即频率分量为很有限的一个或几个,电压幅度也为有限的几个,其作用为:用不同幅度或不同频率表示0/1电平。所以,传统的模拟传输过程中保真
20、度要求较高;(2)频带传输则要求较低,故适合于模拟传输的信道一般都适合于频带传输。目前,大部分通信网都是为了模拟传输而设计的,所以本章中将频带传输和传统的模拟传输都称为模拟传输。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55页2.2.2数字传输中的常见电平标准2.2.2.1TTL电平标准TTL电平标准是一种单极电平标准,用TTL电平标准可表示各种只需要单性电压的传输码型,如单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单极性曼彻斯特码等。通常情况,在计算机系统中,用TTL电平表示的单极性不归零码应用最为广泛。TTL电平标准规定芯片电源电压为5V,电压在00.8V的电压为低电平,即0电平;电压在1.45V的电压为高电平,即1电
21、平。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55页2.2.2.2COMS电平标准CMOS电平标准是一种单极性电平标准,其适合使用情况与TTL基本相同。CMOS电平标准规定:芯片电源电压VDD可在518V范围内,电压在01/2VDD为低电平(0电平),电压在1/2VDDVDD为高电平(1电平),并且其高电平和低电平驱动能力(驱动电流)相同且大于10mA,所以说其具有“对称”的特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55页2.2.2.3RS232C电平标准RS232C电平标准是一种双极性电平不归零标准,其通常可用于各种双极性不归零的传输码型,如双极性不归零码、双极性曼彻斯特码、差分编码等。通常情况,在计算机与其外设(如
22、打印机、绘图仪、鼠标器调制解器等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广泛使用此电平标准。常用专用集成电路有X75188、X75189、X1489等(X表示某个英文字母,具体内容及使用方法请参考有关手册)。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55页2.2.2.3RS232C电平标准RS232C电平标准电压最大为15V,通常都采用12V。电压在515V范围内表示逻辑“0”,电压在515V范围内表示逻辑“1”,在35V和35V区间为噪声容限区(即迟滞区域),即允许信号受干扰等情况,波形电压在此范围内抖动。标准规定,电源布线长度不得超过15米,传输速度不能超过20Kb/s。由于RS232C的对称特性和其电平的动态范围进一步
23、加宽,并且具有迟滞区域(噪声空限区域),故其抗干扰能力比TTL和CMOS更强,传输能力也更强。实验表明,使用双绞线做传输介质,在传递速度不超过40Kb/s时,传输距离可达1km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55页2.2.2.4RS422A电平标准RS422A电平标准也是一种双极性不归零电平标准。同RS232C一样,其可以用于表示各种双极性不归零传输码型。RS422是为了克服RS232C电平近距离、低速度的弱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平标准。RS422标准规定电缆长度不超过12米时最大传输速度为10Mb/s。当传输速度为100Kb/s时,电缆长度可达1200米。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55页特点与其它
24、电平标准相比,RS422A电平是一种差动电平,其特点类似于模拟电路中差动信号的特点。TTL、CMOS、RS232C在传输数据时,一路物理信号占用一条信号线,参考电平为地线(0V),而RS422A在传输数据时,一路物理信号占用两条信号线(正端和负端)作为差动信号,互为参考,而不以地电平作为参考。具体规定如下:正极性电压为正端电压比负端电压高200mV6V,负极性电压为正端电压比负端电压低200mV6V。RS422A标准又称为平衡式标准,与其类似的标准有RS423非平衡标准、RS485高速传输标准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55页2.2.2.520mA电流环20mA电流环通常用作电传打字机的传输
25、接口标准,其与前几种标准的不同之处在于:(1)前几种是电压标准,20mA电流环是电流标准(2)20mA电流环可以驱动打字机的线圈和继电器线圈,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可以直接用于控制机械设备。在20mA电流环中,出现直流表示逻辑1,没有电流就是逻辑0。电流是一种单极性电流标准,可以用于表示各种单极码型。由于其两种电流信号的电流差较大,其抗扰能力较强,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可以和RS232C相比拟,在过程控制中有广泛的使用。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155页2.2.3数字传输基础2.2.3.1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1.并行传输:一个数据代码由若干位组成,在数据设备内进行近距离传输(1米或数米之内)时,为了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通信 基础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