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探讨.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探讨 胡维雄 为了适应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创建一个适应高质量、高标准素质教育要求的,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实际的,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效性的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特制定此方案。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评价的目的和成绩评定的意义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成绩评定是指对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运用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行为、法律意识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的评价。真实、公
2、正、可信、客观的评价,能鼓励和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思想品德课,努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成长为负责任的好公民。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评价的理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价的依据: 一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的。思想品德课提倡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验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理应成为评价内容之一。二是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中规定,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
3、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使学生成长为“四有”的好公民。由此可见,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行为表现的考察尤为重要。三是课程标准中 “评价的方法”的规定。评价的目的是掌握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避免为评价而评价。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应该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平时的学习运用情况和考试结果相结合。以书面测验的结果和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一个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为依据,做出综合评价。即达到懂、信、用相统一,知、情、行相统一。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价的方式、方法: 一是平时考查与观察。这包括课堂讨
4、论发言、调查报告、小论文、心理品质成长历程分析(周记、心灵独语等)、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上课态度(参与度)、课间接触、课外实践活动等都要注意观察,记录在册,尽可能地做些记载,并用科学方法使之量化,计入总成绩。二是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行为表现。应依据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拟定出行为考核项目、量化办法,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共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评分)最终评出成绩。三是期末考核,主要是用书面开卷的形式,通过个案分析、小论文等对学生进行考查。四是综合评价即把平时考查、行为表现、期末考核按一定比例相结合(比例可分为433或334或其它),实行等级和评语制。 五,学生学习评价评价方法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
5、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本课程倡导如下评价方法: 观察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
6、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 思想品德评价和教学必须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结合去秋优质课竞赛谈,具体内容略)另附页进行说明 思想品德评价和教学呼唤
7、无痕教育(个人观点)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又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 (一)、转变教师角色,淡化教育痕迹。 1、扮演启发者的角色。(阐诉略) 2、扮演好主持者的角色 3、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 4、给学生的评价要留有空间和期望 5、提供合作契机。 (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处理问题。 ( 三)、强化尊重意识,渗透母爱、父爱般的师爱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嫫林斯基所言:“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8、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要求的时候才能实现”。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强化师德,从观念上调整心态,转换角色,杜绝使用愚蠢的教育方式,提倡润物细无声。尤其作为教孩子“学做人”的入门学科思想品德课呼唤无痕教育。六,教师教学评价(结合自身亲身感受和我县实际而谈,说实话和心里话)(观点一:多关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观点二:多进行自我评价。观点三:评价体制需要至上而下的改革,现在的评价方法让老师多少有些不踏实(教师是带着脚镣跳舞,要把自己解放出来)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关注教师是否完
9、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愿望。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七、初中思想品德课评价体系构成 表一:学期或学年终评价体系构成 、平时形成性评价(口试、书面开放式)40、日常行为表现(自评、互评、共评)30、期末笔试 (开卷)30 表二:各部分评价的性质、目的、内容、方法 分类比值性质目的内容方法 平时考查40形成性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课堂参与度,调查报告,小制作等口试、笔试、手工制作以及实践活动等 日常行为 表现30%形成性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学会交往。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自评、互评、教师共评。期末考核30%终结性表达及初步的分析能力个案分析、小论文、评语等。笔试、教师评语。表三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