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结题报告.doc
《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结题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聂玉英 王培明 王翠霞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结题报告摘要 : 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关键的人物就是教师,最主要的场所就是课堂教学。化学课上哪些是教师积极的教学行为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向学生做问卷调查,听各种类型的课,进行比较研究,再经过教学的反复实践验证,课后听取其他老师及学生的评价,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摸索出一些做法,会为化学教师更加巧妙的上好每一节课,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 教学行为 有效学习一、提出的背景:当前,在国内教育全面实施的课
2、程改革,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重要任务: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然而,在一波接一波的课程研究和教师培训热潮中,存在着明显的重视教育理念理论的讲解、研究,轻视教学行为的研究和实践。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感到需要寻求一种教育与教学的最佳方案,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解决学生时间紧,学习任务重的需要。通过教师的积极教学行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使教师的教学多做有用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国外,对教师效能的研究,主要受到两种理论的影响,一种是罗特(Rotter
3、)的控制点理论,另一种是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有效性教学尝试定义为: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四、课题研究的目标: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最关键的人物就是教师,最主要的场所就是课堂教学。 研究的主要内容:1、化学课堂教学中把握最佳的教的时机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型问题的探究性学习3、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4、创设良好的
4、课堂心理环境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一)调查反馈: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课后调查了解学生的评价。(二)教学实践:听多节教学效果相对较好的课,分析 摸索、改进、提高。(三)文献研究:分析借鉴前人的经验。(四)教学反思:不断总结出某一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欠缺需要调整的措施。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2006年9月 1.课标、新教材,确定教材中重点和难点,并确定突破方法。2.过文献查阅、网络搜索等手段搜集国内外有关化学课堂教学的经验、技巧、教训及典型案例等资料,获得前人的间接经验,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时间2006年10月 2008年6月开展课前问卷
5、调查和课后问题反馈调查,书写调查报告;听多节教学效果相对较好的课,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实践、体会、总结对学生有效学习作用的发挥。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时间2008年7月 2008年8月 文字资料的整理,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1、化学课上哪些是教师积极的教学行为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向学生做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一些看法,以便于化学教师更好的调整课堂教学做法,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思想与学生的学习思想产生共鸣,有强烈的碰撞火花,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问卷不记名,要求同学认真填写。被试:高一年级两个班学生,高二年级三个班学生,共计252人,有效答卷2
6、52份。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再经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及总结,摸索出化学教师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再经过实践的检验,整理出有价值的材料,对学生课堂有效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2、听各种类型的课,进行比较研究,再经过教学的反复实践验证,课后听取其他老师及学生的评价。 3、课题组教师多次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交流,总结摸索出一些做法,会为化学教师更加巧妙的上好每一节课,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九、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1、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握最佳的教的时机 (1)创设教的时机时机的预测备课时应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尽可能收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才能充分发挥时机的效能。如:在学习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时,
7、学生自然会提出其它物质的漂白原理是什么? 教师应抓住时机,把中学化学常遇到几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木炭、过氧化钠、过氧化氢、臭氧等)的漂白原理同时进行对比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做到触类旁通,利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促进对知识的记忆。时机的设计.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科所特有的教学时机素材不仅要善于运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及时捕捉各种现象作为教学时机,还应增补一些趣味性、新奇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创设更有效的实验教学时机,以便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利用化学史实作为教的时机教学中应善于创设各种化学史的教育时机,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如高二化学学习合成氨
8、条件的选择时,与自然界模拟生物固氮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充分想象发展前景。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使学生真正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在具体情况下灵活选择提问的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目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时,学习的动机就能被激发,思维就能被激活,当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机的效能得到发挥。例如,在教学重点处创设问题情景。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样问”。课堂教学提问最忌简单化和抽象化。如学习高一钠的性质一节时,学生一般都明白钠保存在煤油中,但是通过以下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会大增: 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
9、钠为什么能保存在煤油中? 钠能否保存在水或CCl4中? 如何寻找保存钠的替代品,选择替代品的原则是什么?提供如下一些素材:煤油:沸点180310,组成C11C16,密度0.8gcm-3。汽油:沸点220以下,组成C5C11,密度0.7gcm-30.8gcm-3。CCl4:沸点76.5,密度1.594gcm-3。.联系自然界、生活和生产实际创设教学时机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造成教学时机。(2)捕捉教的时机捕捉教的时机是指课堂教学时机出现时,老师能迅速做出选择和决策,并付之行动。在上氯气这节课时,学生争着到后排座位就坐,这跟以往上实验课争着前排就坐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此时,可抓住时
10、机,及时对学生进行一次有现实意义的环境教育,让学生明确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护环境,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化学反应会产生许多的有害物质,但通过化学反应我们也可以使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是有益的物质,这也正是化学科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本节课要学习的氯气有毒,回避不能够解决问题,要利用我们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以避免氯气泄漏并将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之后,往后排去的学生马上很主动地到前排就坐。(3)利用教的时机课堂教学中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教的时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其思维,最终提高课堂效益。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
11、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然后设问: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培养了自学能力。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型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大胆尝试适时选用探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1)营造探究氛围激发研讨热情 创造性的设计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可以确保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
12、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趣味性、实用性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继续加氯水,溶液 。解释实验现象,并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结论。通过学生讨论设计可行性实验进行探究,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次滴氢氧化钠溶液,若变红说明是利用了酸性,若不变红说明利用了氧化性。 然后进行实验,通过现象得出结论。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通过实验进行论证。学习兴趣盎然,每个人的大脑都被激活,课堂气氛非常好,一节课下来感觉收获非常大。在初步学习过氧化氢的性质后,把练习册的习题设计为课上探究的问题: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双氧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是利用双氧水的
13、 性。在学习SO2性质时,SO2通入红色的酚酞试剂中,发现红色消失,对此现象有两种不同解释:其一是SO2与酚酞作用漂白溶液;其二是SO2与碱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请用实验方法确定上述两种解释哪种正确。相似的问题,有了第一次讨论的基础,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由于开始的探究学习方法学生特别感兴趣,记忆比较深刻,很快就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所以,开始范例用的例子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个例子。再迁移到“类”时,老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到最后规律性的结论最好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虽然有些问题还不能很快被学生所理解,但化学的神奇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对这些现象产生了刨根问底的兴趣,从而
14、营造了探究问题的氛围。(2)课堂引导探究督导自主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质疑和释疑能力,督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要解决这个问题,置疑解难是关键。引导启发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学生常常把自己做一个或希望自己是个探索者和发现者,因而在学生提出初步的猜想、假设后,老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猜想、假设”,积极寻找、设计、验证“猜想、假设”的实验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获得思维的自由空间,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修改、选择或综合,设计出最好的实验方案。能否迅速地设计出方案,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在学习氯气,检测新制氯水的成份时,可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可能
15、含有哪些微粒?如何用实验说明?”进行自问、自检、自己得出结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学习。并进行纪录: 所选试剂实验现象结论:新制氯水中含 微粒AgNO3+HNO3白色沉淀氯离子碳酸氢钠粉末气泡氢离子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氢离子、漂白性的物质接着进行自主探究:设计实验,检验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氯气还是次氯酸。可供选择的物质:氯气、红纸、水 。逐步深入进行自主探究.解释现象: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不直接将水注入金鱼缸,而须将水在太阳底下爆晒一段时间。. 新制氯水放置久后,其中主要含有哪些微粒? 设计阶梯性问题逐步进行自主探究:.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成分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述:漂白粉
16、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原理。.HClO本身具有漂白性,为什么还要将其转化成Ca(ClO)2?在讨论氯水成分的基础上再加以引导,他们便不难找出其答案。通过这些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即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知识,又自然掌握了知识的应用及研究成分的设计方法,对今后学习同类知识指明了思维方向,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巧架认知桥梁促进知识内化化学课的教学活动同其它学科一样,离不开教育者创造性的为学生架设一座获取知识的桥梁。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巧找知识“着力点”,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获取新知识,从而达到教者不累,学者不烦的目的。在学习SO2性质时,可设计SO2与Cl2分别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教师 课堂教学 行为 学生 有效 学习 影响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