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脑供血不足 (2)精选课件.ppt
《眩晕与脑供血不足 (2)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眩晕与脑供血不足 (2)精选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眩晕与脑供血不足(2)第一页,本课件共有72页 全民行动 减少脑卒中n脑卒中的流行病学n眩晕很少是脑供血不足n健康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脑卒中n脑血管病防治中的误区第二页,本课件共有72页卒中:日趋严重的流行病 n从全世界而言,卒中每年夺去570万人的生命。它已经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并且其危害不分年龄、男女、肤色和国度。n五分之四的卒中病人发生在那些难以抵御卒中危害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世界卒中日宣言,2006年10月26日,开普敦第三页,本课件共有72页Br J Cardiol.2002;FEB 9(2):103105.卒中急性期的预
2、后极差死亡率(%)0102012%19%7天天1月月卒中时间卒中时间卒中复发倍数010209倍倍与普通与普通人群相比人群相比与同龄同性与同龄同性别人群相比别人群相比15倍倍死亡率高达死亡率高达19卒中复发率明显增高卒中复发率明显增高第四页,本课件共有72页卒中显著缩短期望寿命卒中显著缩短期望寿命1!*数据来自弗莱明翰心脏研究数据来自弗莱明翰心脏研究 1.Peeters et al.Eur Heart J,2002;23:45866.60岁时的平均剩余生存期(男性)*健康健康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有过急性心有过急性心梗死的病人梗死的病人有过脑卒中有过脑卒中的病人的病人0246810
3、1214161820年年-7.4年年-6.2年年-12年年弗莱明翰心脏研究调查表明:卒中平均降低人寿命弗莱明翰心脏研究调查表明:卒中平均降低人寿命 12年!年!第五页,本课件共有72页n就诊到体检就诊到体检10分钟分钟n就诊到通知神经科医生就诊到通知神经科医生15分钟分钟n就诊到就诊到CT检查检查25分钟分钟n就诊到治疗就诊到治疗60分钟分钟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http:/www.strokecenter.org/education/jauc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黄金一小时第六页,本课件共有72页中国3个城市的
4、卒中发病率我国是全球卒中的第一大国Stroke.2006;37:63-68年龄校正的发病率(/10万人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万人人,卒中死亡人数,卒中死亡人数165万万人人每年因卒中死亡的人数(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tlas of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http:/www.who.int/cardiovascular_diseases/resources/atlas/en/3个国家每年卒中死亡人数第七页,本课件共有72页在中国,卒中是极其严重的问题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n发病率:120180/10万人口每年
5、新发病例每年新发病例:200万万n死亡率:80130/10万人口每年死亡病例每年死亡病例:150万万n患病率:400700/10万人口n全国脑卒中存活者:600700万万n无症状脑卒中是有症状的无症状脑卒中是有症状的5倍倍第八页,本课件共有72页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病主要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病主要死因死因摘自摘自中国慢性病报告中国慢性病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06年年5 5月月第九页,本课件共有72页在各个年龄段,均存在卒中发生的风险在各个年龄段,均存在卒中发生的风险按年龄
6、和性别的卒中发病率NHANES:1999-2002来源来源:Stroke 1991;22:312-318.男女第十页,本课件共有72页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日益攀升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日益攀升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72页以时间计算n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n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72页误区:误区:头晕头晕/眩晕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不足(VBI)颈椎病颈椎病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72页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72页一一.脑的血液供应:脑的血液供应:n前循环:又称颈动脉系统,由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前循环:又称颈动脉系统,由双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
7、脉组成。主要供应双侧大脑半球动脉组成。主要供应双侧大脑半球n后循环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颞叶及脊髓。颞叶及脊髓。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72页Rarities 5%75%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TIATIA和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和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20%25%30%20%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20%。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72
8、页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n上世纪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者有颅外段颈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颈动脉供血不足血不足”。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2页n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供血不足”的概念。可见,经典的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概念有两个含义:两个含义
9、:临床上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病因上是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低灌注。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72页n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和梗死两种形式,式,“颈动脉供血不足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概念也不再被使用。被使用。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72页n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识,如将头晕/
10、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的重要病因。因。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72页n更有将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相对缺血状态”。这些。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影响了我国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72页n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n80年代后,随着
11、国际上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年代后,随着国际上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R)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后循环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后循环缺血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缺血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72页n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极罕见的情况。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72页n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72页n
12、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或PET)都无都无法可靠地界定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相对缺血状态”。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72页n虽然头晕和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虽然头晕和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后循环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后循环缺血缺血。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72页n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PCI)概念取代了)概念取代了VBI概念。概念。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72页n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n后循环缺血就是
13、指后循环的后循环缺血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72页n使用使用PCI概念摒弃概念摒弃VBI概念,可以全面提高各级概念,可以全面提高各级医院的相关科室(神经科、普通内科、骨科、老医院的相关科室(神经科、普通内科、骨科、老年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和中医科)医务人年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和中医科)医务人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规范相关的诊断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规
14、范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开展科学的研究和科普宣传,提高我和治疗,并开展科学的研究和科普宣传,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72页二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二后循环缺血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n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是:n(1)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现,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
15、层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72页n(2)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制,约占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端。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72页n2.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n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
16、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卒中血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72页n3.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
17、因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n以往认为转头以往认为转头/颈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颈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这是眩晕。这是典型的以假设或经验代替证据的传统医学的模式,也是导典型的以假设或经验代替证据的传统医学的模式,也是导致当前致当前VBI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72页n因为:因为:后循环缺
18、血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后循环缺血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在有或无的中后循环缺血老年人群间,化致病。在有或无的中后循环缺血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危险因素的不同。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72页颈椎病与颈椎病与PCI的关系:不大的关系:不大1.颈椎段并非动脉硬化的主要部位颈椎段并非动脉硬化的主要部位;2.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3.未见有未见有/无无PCI者的颈椎骨质增生程度的者的颈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眩晕与脑供血不足 2精选课件 眩晕 脑供血 不足 精选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