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复习资料 一、文学茶座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2“乐府诗”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二、字词吧台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机杼( ) 可( )汗( ) 鞍( )鞯( ) 辔( )头 鸣溅溅( ) 戎( )机 策勋( ) 金柝( ) 胡骑( ) 军帖 ( ) 帖( )花黄 著( )
2、我旧时裳( ) 三、原文翻译分析4 唧唧( )复( )唧唧,木兰当( )户( )织。不闻机杼( )声,惟(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 )大点兵,军书十二( )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 )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二节,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从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对话,表明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深明大义,表现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唧唧( )复( )唧唧,木兰当( )户( )织。不闻机杼( )声,惟( )闻女叹息。 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 )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
3、鞭。旦( )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 )若飞,朔气( )传金柝( ),寒光( )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三节,写木兰从准备出征到奔赴前线。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紧急,表现出木兰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念愈切,刻画出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再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 )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4、第四节,写木兰战后还朝辞官,用夸张的语言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木兰辞官不做,表现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 )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出门看火伴( ),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第五节,写木兰还乡与家人团聚。一方面描写家中欢乐的气氛,一方面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最后以木兰恢复女儿装束见伙伴的喜剧场面最为高潮和结局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 )地走( ),安( )能辨我是雄
5、雌?第六节,歌者的赞辞,运用比喻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表现了歌者对木兰深情地赞美。使全诗余音袅袅,悠扬不尽! 四、整体把握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 品质。 五、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帖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贴。(二)古今异义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古义:只,仅仅。今义:连词,但是,表转折关系。双兔傍地走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策勋十二转 转 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今义:转过。赏赐百千强 强 古义:有余。今义:与“弱”相对。(三)词类活用愿为市鞍马 市 名词作动词,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骑 动词作名词,战马。策勋十二转 策 名词作动词,记。(四)成语积累磨刀霍霍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六、文章赏析(1)精心剪裁,安排详略。(2)复沓、问答、排比、对偶、顶针、夸张等形式的运用。(3)丰富多彩的语言,朴素自然的口语,新奇幽默的比喻,气势酣畅的排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