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邓.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广东科技学院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任务及方法要完成好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除掌握必要的电气设计基础知识外,还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深入生产现场,将不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设计中来。课程设计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电气设计包含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任何一面,对于应用型人才更应重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属于练习性质,不强调设计结果直接用于生产。一、 设计目的1知识目标(1)理解电气线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电机与常用电器元件的选用;(3)掌
2、握根据工艺要求设计电气控制线路;(4)掌握电气控制设备的图纸资料整理;(5)掌握计算机电气绘图软件使用。2能力目标(1)掌握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工具书的能力;(2)掌握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具有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
3、体观念。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二、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其掌握完成设计内容的方法。为保证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2)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老师的帮助,同时要
4、广泛讨论,依据充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3) 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型符号、项目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器件明细表以及图样的折叠和装订。4) 说明书要求文字通顺、简练,字迹端正、整洁。5)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6) 如果条件允许,应对自己的设计线路进行试验论证,考虑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三、设计任务课程设计要求是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表达,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的名称、用途、基本结构、动作原理以及工艺过程的简要介绍。2) 拖动方式、运动部件的动作顺序、各动作要求和控制要求。3) 联锁、
5、保护要求。4) 照明、指示、报警等辅助要求。5) 应绘制的图样。6) 说明书要求。 原理设计的中心任务是绘制电气原理图和选用电器元件。工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电气设备制造过程中需要的施工图样。图样的类型、数量较多,设计中主要以电气设备总体配置图、电器板元器件布置图、控制面板布置图、接线图、电气箱以及主要加工零件(电器安装底板、控制面板等)为练习对象。对于每位设计者只需完成其中一部分。原理图及工艺图样均应按要求绘制,元器件布置图应标注总体尺寸、安装尺寸和相对位置尺寸。接线图的编号应与原理图一致,要标注组件所有进出线编号、配线规格、进出线的连接方式(采用端子板或接插板)。四、设计方法 在接到设计任
6、务书后,按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方面进行。1原理图设计的步骤1) 根据要求拟定设计任务。2) 根据拖动要求设计主电路。在绘制主电路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每台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其容量及拖动负载性质考虑其起动要求,选择适当的起动线路。对于容量小(7.5kW以下)、起动负载不大的电动机,可采用直接起动;对于大容量电动机应采用降压起动。 根据运动要求决定转向控制。 根据每台电动机的工作制,决定是否需要设置过载保护或过电流控制措施。 根据拖动负载及工艺要求决定停车时是否需要制动控制,并决定采用何种控制方式。 设置短路保护及其他必要的电气保护。 考虑其他特殊要求:调速要求、主电路参数测量、信号检测
7、等。3) 根据主电路的控制要求设计控制回路,其设计方法是: 正确选择控制电路电压种类及大小。 根据每台电动机的起动、运行、调速、制动及保护要求依次绘制各控制环节(基本单元控制线路)。 设置必要的联锁(包括同一台电动机各动作之间以及各台电动机之间的动作联锁)。 设置短路保护以及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位置保护(如极限位、越位、相对位置保护)、电压保护、电流保护和各种物理量保护(温度、压力、流量等)。 根据拖动要求,设计特殊要求控制环节,如自动抬刀、变速与自动循环、工艺参数测量等控制。 按需要设置应急操作。4) 根据照明、指示、报警等要求没计辅助电路。5) 总体检查、修改、补充及完善。主要内容包括: 校
8、核各种动作控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矛盾或遗漏。 检查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的触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超过电器元器件允许的数量。 检查联锁要求能否实现。 检查各种保护能否实现。 检查发生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与防范措施。6) 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7) 正确、合理地选择各电器元器件,按规定格式编制元件目录表。8) 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草图,按电气制图标准绘制电气原理线路图,按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要求标注器件的项目代号,按绝缘导线的标记的要求对线路进行统一编号。2工艺设计步骤1) 根据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及电器元件的分布状况和操作要求划分电器组件,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总装配图和接线图。2) 根据电器元器件的型号
9、、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绘制每一组件的元件布置图(如电器安装板、控制面板、电源、放大器等)。3) 根据元器件布置图及电气原理编号绘制组件接线图,统计组件进出线的数量、编号以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4) 绘制并修改工艺设计草图后,使可按机械、电气制图要求绘制工程图。最后按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五、电气设计内容1根据设计任务书制定控制方案。2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3计算选择电器元件,列出元器件明细表。4设计安装图(布置图、接线图、互连图等)。5编写设计说明书。六、时间安排序号时间(天)内容安排10.5讲解设计目的、要求、方法,任务分工20.5讲解课题,借阅有关的电气
10、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30.5确定设计方案、电机与元器件选择40.5绘制电气原理图50.5绘制控制柜电气控制元件布置图60.5绘制控制柜电气元件安装接线图70.5编写元件明细表和课程设计报告80.5编写元件明细表和课程设计报告90.5任务验收100.5答辩总计5七、电气设计一般原则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最大限度满足生产机械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的要求。生产机械和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是电气设计的依据,这些要求常常以工作循环图、执行元件动作节拍表、检测元件状态表等形式提供。对于有调速要求的场合,还应给出调速技术指标。其他如起动、转向、制动、照明、保护等要求,应根据
11、生产需要充分考虑。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应力求简单、经济合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指标,造成不必要的高投资。3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关系。很多生产机械是采用机电结合控制方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结构复杂性、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协调处理好二者关系。4正确合理地选用电器元件,以实用为原则。选用新型号电器可以提高可靠性,减小体积,尽可能不要选用旧型号电器。5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性、可靠性高,兼顾设备使用和维护方便。八、电气原理设计电气设计分为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部分。首先进行原理设计,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满足设备的控制要求。然后再从安装工艺角度加以说明,即工艺设计,满足设备的制造和使用
12、要求。(1)电气原理设计又分为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1分析设计法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基本环节(典型控制电路)或经过考验的成熟电路,按各部分的连锁条件组合起来,加以补充和修改,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电路。由于这种设计方法是以熟练掌握各种电气控制典型电路和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经验为基础,所以又称为经验设计法。这种方法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常用。2逻辑设计法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这个数学工具来进行电路设计。根据设备的工艺要求,将执行元件需要的工作信号以及主令电器的接通与断开看成逻辑变量,并根据控制要求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逻辑函数来表达,然后再运用逻辑函数基本公式
13、和运算规律进行简化,使之成为需要的最简“与、或”关系式。根据最简关系式画出相应的电路结构图,最后再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完善,获得需要的控制电路。(2)原理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控制电压按控制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等级。在控制线路简单,不需经常操作,安全性要求不高时,可以直接采用电网电压,即交流380V或220V。当考虑安全要求时,应采用控制变压器将控制电路与主电路电气上隔离开。照明电路采用36V安全电压。带指示灯的按钮采用6.3V电压。晶体管无触点开关一般需要直流24V电压。对于微机控制系统应注意弱电电源与强电电源之间的隔离,不能共用零线,以免引起电源干扰。2尽可能减少电气元件品种、规格与数量。
14、便于维修和更换,降低成本。3正常情况下,尽可能减少通电电气数量,以利于节约能源,延长电气元件寿命,减少故障。4合理使用电器触点。接触器、时间继电器往往触点不够用,可以增加中间继电器来解决。5合理安排电器触点。避免因电器动作时间有差别,造成“触点竞争”。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误动作”。避免因某个元器件损坏,造成“短路”。避免出现“寄生回路”。6设置必要的短路、过载保护,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7设置必须的急停或总停按钮,以防万一出现故障时,切断整个控制回路,进而切断主电源。8设置必要的手动控制线路,方便设备调试和维修。9设置必要的指示灯、电压表、电流表,随时反映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九、设计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机 电气控制 课程设计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