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无框.doc





《国标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无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无框.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标本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课题1、我的一家总第 1课时教材分析家是儿童最熟悉的环境、最温馨的港湾,让儿童从了解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和亲情开始,逐步发展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情分析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而孩子往往意识不到,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本课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父母和家庭,体验亲情,使儿童健康成长。教学目标1、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
2、惯。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正确认识父母和家庭。教学准备一张或两张家庭生活照片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体验家庭的快乐,激发孩子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教学过程活动一(歌儿温馨生活甜) 1、请小朋友拿出全家人的合影照片,播放歌曲可爱的家。学生边听边唱,边欣赏照片。 2、师述:小朋友边唱歌,边欣赏着照片,个个流露出幸福的笑容,你们爱自己的家吗?那你们想不想把亲爱的父母长辈,把你们家欢乐的故事介绍给大家呢? 3、揭示活动主题:我的一家。 活动二(了解长辈爱长辈) 1、出示图片。内容是:园园、盼盼和几个小朋友正在向同伴介绍照片中的家人。 2、讨论:小朋友在干什么?
3、他们在说些什么? 3、小朋友带着照片,和父母一起在小组内互相介绍,然后推选对父母长辈最了解的不朋友上台向全体师生介绍。 4、亲子游戏。 (1)找妈妈。 请几个孩子蒙上眼睛,用触摸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妈妈,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心有灵犀。 长辈对孩子十分关爱,也十分了解,可孩子对长辈呢?请家长背靠背,在各自的题板上写自己(孩子就写家长)最喜欢什么或喜欢干什么、吃什么,看哪组写得最一致。教学后记小朋友在甜蜜温馨的歌声中欣赏着照片,引起他们对幸福、快乐家庭生活的回忆。学生对家人介绍很感兴趣,但是大多数小朋友对父母的年龄、工作单位等不清楚,所以介绍也就不很清楚。 课题我的一家总第 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
4、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教学过程活动三(欢乐家庭故事多) 1、老师介绍一个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 2、请小朋友说一说家庭中欢乐的故事,师生共同分享。 3、亲子游戏:我做你猜。 活动四(亲亲热热一家人) 1、以小组为单位,家长和孩子共同布置展板亲亲热热一家人。 2、自由参观,相互交流。 鼓励孩子间、家长间、孩子与家长间充分交流,再次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 3、小结。 我爱我家,我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爱我家,我们一家人相亲又相爱;我爱我爱,这里每天都有欢乐的故事 4、在可爱的家歌声中,学生、家长、老师一起唱起来,跳起来结束活动。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回
5、忆与父母生活中的情景以及亲子游戏,让孩子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学生能讲一些和佳人在一起的故事,虽然语言不是很通顺,但还是能把主要意思将清楚。课题我是家中小成员总第3 课时教材分析教师要在了解每个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情况基础上,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激发孩子热爱劳动的情感,做个自理的好孩子。学情分析在组织活动时,让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孩子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就是
6、爱父母的表现教学准备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的磁带 小红花若干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欣赏歌曲尝试小品表演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二、故事屋 1、听老师讲故事:自己的事自己做 2、想一想:(1)小猴会有什么结果? (2)生活中,如果我们的事情都依赖爸爸妈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照镜子 1、和园园比比,图中园园做的事,你会做吗?请在会做的圏中找“”。 2、小组交流: (1)有哪些事是暂时不会做的?你将怎么办? (2)你还会做哪些事? 四、小品表演 1、小组交流:在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穿衣服要别人帮助,还有的小朋友是怎么穿衣服的? 2、分组编写剧本:根据讨论的几种情况,分小
7、组编写剧本。 3、请每组推选几名学生上台表演。 4、请扮演的孩子谈谈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评评,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我会做,我能行”竞赛活动 1、设定竞赛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除了书上提供的两个活动项目外,还可增添其它项目。 教学后记通过孩子的表演,使孩子的生活经验得到丰富,促进了自己生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表演充满了童趣,但是表演能力还是不够强。课题我是家中小成员总第4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试着描绘自己的家,想办法把自己的家打扮漂亮。教学过程一、画一画 1、描绘心中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请来画一画你的家。 2、交流展示:请将你的得意之作向大家作一介绍。 二、小小讨论会 1、小组讨
8、论: (1)为了使家更漂亮,你曾经为家里做过什么? (2)如果现在请你来当一回设计师,你将如何根据你家的情况来设计。 2、大组交流。 三、实践操作活动 1、操作活动内容:绘画、书法、做手工、养花、养小金鱼(可根据讨论结果定) 2、操作活动过程: (1)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 (2)学生在组内交流做法(如绘画组,可说说要做哪些准备以及画什么;养花组,可讨论种什么花等,学生讨论时,老师也可提出合理建议)。 (3)分组操作活动(在课堂上能做的,要求学生当场做;在课堂上不能做的,比如养花、养小金鱼,可建议学生回家再做,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花或小金鱼,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3、活动
9、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完成的作品。 4、老师总结。 四、课后延伸活动 1、向父母请教:如何使家更漂亮。 2、设计、布置房间。做得好的同学可邀请其他同学到家里看一看,并请他们作评价。教学后记虽然班级大多数的小朋友都在家里做过一些事情,但是在画画的时候,却因为缺乏画画的基础,画得不够像。课题3、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总第5课时教材分析本课继续以“情感”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的甜蜜回忆中感受父母的辛勤哺养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温馨,体会到自己是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的。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家、爱父母,帮助学生树立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态度。学情分析本课通过一组感性的观察比较,感
10、悟到自己真的长大啦! 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艰辛。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付出了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教学重点难点启迪小朋友像小乌鸦学习,懂得感激,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的深情关爱。教学准备选取成长过程中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照片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物件,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教学过程活一、汇报课前的小调查、小搜集的情况 1、同学们,爱的寻访,真心的收藏,你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见。请来“爱
11、的小屋”交流交流。 2、媒体出示:小脚印、小衣服、小帽子、小奶瓶 (1)这些东西你熟悉吗?在哪儿见过?何时用过? (2)展示自己课前搜集来的有关小物品。 3、从这些物品中,怎么能看出来你的变化呢? 二、活动:寻找成长的足迹 1、分四人小组活动,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长大的足迹呢?记下你观察到的结果。 2、各小组活动: 比比看看活动: (1)学生取出自己带来的小脚印或相册中出生时印有脚印图,与现在的脚比。也可以分别量一量,记下来。 (2)用毛衫与身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 (3)小帽子与现在头比,得出结论:头长大了。 (4)小奶瓶,以前每次吃多少牛奶,而现在每顿吃一碗饭。
12、 3、小组活动的小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比比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4、问问、称称、量量活动 (1)实物演示:搜集自己出生时躺在磅称上的照片。 (2)说一说你现在的重量和身高。 (3)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5、幸福的回忆活动 (1)请孩子出示一组自己成长的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当时有什么难忘的有趣事? (2)小组活动:自由组合,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欣赏自己搜集来的照片(3)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在自己的成长中,他们操碎了心,为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 (4)总结: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洒满了爸爸、妈妈辛勤的汗水,洒满了深情的爱。父母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学本领,学做
13、人,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请写下你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悄悄话。 三、交流悄悄话活动 四、小结(略)教学后记通过对自己的照片的观看,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叹到“我真的长大了!”孩子对照片很感兴趣,能说出照片背后每一个欢乐的瞬间,但对父母的操心却体会不够深刻。 课题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总第 6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激发小朋友向小乌鸦学习,懂得感激,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教学过程一、导入 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爱的小屋”。上一课时,我们小朋友共同回忆,共同感受了爸爸妈妈给我们的无私的爱,体会到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艰辛。小朋友们把那一句句爱的寄语写在了“亲情悄悄话”里,留在了“爱的小屋”里,使我们
14、爱的小屋充满亲情,更加温馨。 过渡:在爸爸妈妈关心、呵护关心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起来不,那么,作为儿女,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呢? 二、听故事,学孝敬之行 1、听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欣赏录像故事。 2、讨论:这首歌曲实际上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你听出来故事主要说的是谁吗?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 4、你知道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5、你有没有像小乌鸦一样为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7、出示“我能做”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当时怎么想的?你做时,爸爸妈妈说了什么?表情如何? 三、竞赛表演,思孝敬之行 1、公布比赛规则(小组参赛,集体计分,每组抽一名同学当
15、评委;抽必答题,小组讨论;选派代表,竞赛抢答) 2、必答题:(1)爸爸加班去了,这时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请列出你可能想到的并表演出来,提示:注意语言动作,可加上适当道具。 (2)妈妈过生日,你会怎么做? (3)爸爸为一件事不开心,你会怎么办? (4)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你,你会怎么办? (5)你正在看一部你喜爱的动画片,妈妈叫你去拿碗筷准备吃饭,你会怎么做? 3、抢答题: (1)妈妈烧了一桌好菜,我 (2)爸爸答应星期天带我买滑板车,可他没有买,我 (3)早上时间紧张,妈妈忙着烧饭,我 (4)妈妈说今天天冷要穿毛衣,可我觉得天不冷,不需要穿这么多衣服,我 (5)看图孝心行动,说一句
16、话:()时候,我()。 四、演儿歌,表孝敬之情 1、听儿歌好爸爸,好妈妈。 2、表演好爸爸,好妈妈 五、课后延伸,发展评价教学后记小乌鸦爱妈妈故事的欣赏,孩子非常感兴趣,能清楚地说明白图上的意思,也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这样,孩子再次重温了人世间至真至纯的亲情。课题4、过家家总第 7课时教材分析这里的自选活动由6个主题,游戏活动主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提高解决生活的能力。学情分析在游戏活动准备的过程中,要及时捕捉活动信息,适时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理解。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再现家庭生活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情趣,培养学生关心父母、热爱
17、生活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家庭生活。 2、了解并遵守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情趣,培养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家庭生活。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情趣,培养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家庭生活。 教学过程一、老师提出活动要求; 1、过家家游戏活动,是由学生自己根据家庭生活经历和经验,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断,确定一个主题,自编自演,重现生活,抒发情感。 2、主题可以是课文所提示的,也可以是学生自拟的。 3
18、、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角色分工,也可以向教师求助,请求推荐“演员”。 4、各小组民主讨论,编排小品。 5、选定节目主持人,安排演出程序,负责报幕。 6、确定奖项和评奖规则。 二、“小编导”招聘 1、教师宣布小编导招聘条件:乐于为同学服务、能虚心听取、合理采纳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有较好的组织能力、会辅导同学表演。 2、招聘人数:10名。 3、进行聘任,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自选演员和主题。 三、编导选演员 1、由各位“小编导”自选“小演员”。分组进行角色分工,自选主题。 2、教师向“小编导”推荐“演员”。 3、各组商讨,确定演出主题,定节目名称,编排故事。 四、我爱我家大会演 1、主持人公布演出节目单。教师
19、提出演出和观看要求。 2、演出。五、“百花”颁奖 1、教师宣布“百花奖”设奖项目和评奖方法。 2、组织学生投选,公布获奖名单。 3、老师和主持人联合向获奖者颁奖。 4、获奖者在领奖后即席谈感受和收获。 5、老师总结讲话。教学后记采取游戏,组合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合作的能力。学生排演时兴趣浓厚,但是表演起来语言、神态等还很稚嫩。课题5、我掉了一颗牙总第8课时教材分析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儿童又容易产生害怕心理。本课以儿童口语“我掉了一颗牙“为题,活泼、自然。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情分析这一活动主题目的是借儿童换牙期,对他们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学生学
20、习刷牙的正确方法,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从保护牙齿开始,感受刷牙的快乐。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2、指导学生从小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从保护牙齿开始,感受刷牙的快乐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謎面,学生猜謎底。 2、牙齿是我们亲密的伙伴。你们知道牙齿有什么作用? 3、大家议一议,交流汇报。 二、老师讲故事,让学生明白掉牙的知
21、识 1、老师讲故事,学生听,听完后交流。 小朋友,想一想,宝宝的牙齿为什么会掉呢? 创设情境:老师搂着班上一位掉了牙的小朋友悄悄地对他说些话。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 掉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到六、七岁时就会掉了乳牙恒牙。换牙就意味着人长大了。 2、换牙时应注意些什么? 刷牙、漱口、少吃糖果、多吃蔬菜水果、常叩齿、多喝水、锻炼身体、定期检查。 三、小小辨论台,畅所欲言 小朋友,当你换牙时,家长有哪些说法? 你认为这些说法对吗?为什么? 1、掉牙时不能用舌尖舔,否则牙齿会翘。 2、上牙掉了,要立正,往房顶上扔。下牙掉了,要立正,往床底下扔。 组织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辩论,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四、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标 苏教版 品德 生活 一年级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