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oc
《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杨国顺1, 刘洋2(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 周口;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摘要:从体育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分层抽取94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符合体育生活方式4个特征的大学生比率占33.26%,女生比例较少;(2)大学男生主观幸福感好于大学女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整体来看,大二、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好于其他年级;来源地为城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好于城镇和农村大学生;(3)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健康体验、满足体验和发展体验方面好于其他大学生。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体育生活方式;大学生;How S
2、ports Habits Affect the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Yang Guoshun1 Liu yang2(Zhou K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oukou Henan Zhengzhou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Abstracts: From the point of sports habit, the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happiness of
3、college students. 941 students are surveyed in the research, finding that 1) only 33.26% students can fit the standard four sports life styles, and the number of female students is less than male studengts, 2) the happiness of males students is better than female students. Feelings of happiness are
4、varied in different grades. Students from big cities are happier than those from towns and rural. 3)students having a good sports style are healther and happier.Key words: happiness;sports style;college students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得到迅猛发展。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很多,心理存在众多压力源:诸如父母期望、交友、经济压力、同学间的攀比、学习、竞争
5、、择业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于幸福感的理解,主观幸福感指数偏低,进而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建立和谐校园,是摆在高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收稿日期:2013-1-20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2-QN-513)作者简介:杨国顺(1975-),男,河南周口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心理学。E-mail:yangguoshun;刘洋,(1980-),河南邓州人,研究方向为体育心理学。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和情感体验
6、,是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它不但可以评估个人的生活质量,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而且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1。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主观幸福感近二、三十年来在国外开始出现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且发展较快,国内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在逐步展开,出现了一些介绍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文章,并对一些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性探讨。体育生活方式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人们依据主观愿望,用可获得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身维持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即是一种保持运动习惯的生活方式,广义的讲体育活动包括体育参与行为、体育观赏和体
7、育关注,狭义的仅指体育参与行为2。本研究对体育生活方式的探讨以狭义为出发点。为全面揭示体育生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使体育锻炼获得更大的心理效应,本研究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和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为高校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正确指导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方式,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12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1123份,剔除填写不完整和明显无效的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941份,有效回收率83.8。其中男生418人,女生523人
8、;一年级151人,二年级199人,三年级428人,四年级163人;来源地是城市的141人,城镇的228人,农村的572人。1.2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关于体育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的核心论文和专著,了解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主要特征,并拟出体育生活方式的4个主要特征:体育活动有明确的目的;选择确定的体育项目;体育活动达到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标准;即时间、频率和强度分别达到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3次以上,中等强度;对体育活动评价良好。具备以上4个特征的高中生则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3。1.2.2 专家访谈法对本研究的问卷内容及设计方案以及用体育生活方式的4个主要特征来确定大学生具备的体育生活
9、方式是否合理而征求专家意见。12专家中大多数表示肯定,认为是合理的、可行的。1.2.3 问卷调查法自编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等12个题目。自编调查问卷信度采用重测法,半个月后对两个地市各发出50份问卷进行重测,重测相关系数为0.86。效度检验采用逻辑分析法,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设计的项目逐条审核,对专家认同的项目予以保留,对有争议的项目给以剔除,然后对问卷的内容效度作定性的评价。问卷共15个题目,经三轮专家函调,保留12个题目,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参与项目和锻炼时间、强度、次数等。针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参照由刑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4
10、,将主观幸福感构成因素具体划分为9个维度,以这9个维度来测量主观幸福感。分别为满足感、身心健康、社会期望、成长历程、价值观、自我期望、人际融合、心态平和、家庭和睦。1.2.4 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建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情况数据库,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大学生体育运动情况调查结果表1 大学生体育活动状况统计项目内容人数%体育活动目的为了增强体质和健康55558.9为了散心解闷、消遣娱乐22423.8为了和朋友同伴交流464.9为了精神情绪的调整697.3为了祛病健身121.3为了获得他人的赞同或其他70.7无明确目的283体育
11、项目的选择慢跑散步35537.7羽毛球20521.8乒乓球15116足球12513.3篮球121.3排球212.2其他球类活动91太极拳、武术或其他项目485.1无确定项目151.6体育活动持续时间15分钟以下23024.415-30分钟24826.530-60分钟34336.460分钟以上12012.7体育活动频率1次31533.42次301323次19620.84次和4次以上12913.8活动强度不出汗或微汗15816.8中等出汗55859.2大汗淋漓22523.9由表1调查可知,32.5%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58.7%的大学生偶尔参加体育活动,在这859人中,没有明确体育目的有2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 生活方式 大学生 主观 幸福感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