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四.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四.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四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寄语:自信是你成功的法宝相信自己;能力是你走向胜利的关键沉着应战;学以致用可以更好的展示你的风采;言之成文能全面体现你的魅力。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默写填空(每错或漏1字,本空视为不得分。)(10分)(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3)老骥伏枥, 。龟虽寿(4)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5)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描绘优美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 , 。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7)根据课文春填空:“ ”,不错的,
2、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2、名著回顾(6分)(1)老人与海是 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它记叙的是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古巴老渔夫 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 ,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 。 (2)写出伊索寓言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说说它的寓意。我最喜欢 的故事,它的寓意是 3、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4分)(1)口语交际中委婉的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下面的情境,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的:(2分)()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个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
3、烟,真难受。”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能抽烟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话,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笑了。女人的回答是:A、嗨,你害人又害己呀B、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C、你夫人还没有把你管教好吧。D、先生,你像在家里一样。(2)表弟在家读报:“一名日本老兵在华忏(qin)悔时披露了日军侵华期间一些鲜(xin)为人知的暴行”小林听后,对表弟说:“你读错了,这里的忏应该读 ,鲜应该读 。”(请填上正确的拼音)(2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5分)(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
4、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2分)5.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甲】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
5、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注释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盍(h):何不。踯躅(zhzh):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6、用“/”给下列句子表明朗读停顿(每句一处)。(2分)(1)余 /常 于 土 墙 凹 凸 处 (2)子 之插 花 /能 备 风 晴 雨露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2)鞭数十 ( ) (3)案头
6、瓶花不绝( ) (4)觅螳螂蝉蝶之属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2)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9、甲乙两段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它们的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3分)相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 三、阅读:(共32分)(一)(13分)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哭泣),正(纳罕、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害怕)和疲乏使我全
7、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8、。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0将段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2分)11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 (3分) 1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13、文中的最后一段中,“
9、经验”指的是什么?(2分)14、品读文中划线的语句,简析其表达效果。(3分)(二)后母的三巴掌(19分)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A)lo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C)“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
10、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B)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年级 上学 语文 期中 测试 十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