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概论(生命科学部分)复习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然科学概论(生命科学部分)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科学概论(生命科学部分)复习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科学概论(生命科学部分)复习题1、 微量元素:生物体内一些含量极微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钴、锌、铜、碘等。2、 基本元素:生物体内的6种元素(C、H、O、N、P、S)称为基本元素。3、细胞:、细胞是生命中基本组成单位,也是生命的功能单位。各项生命活动功能的实现都是细胞活动的结果。4、原核细胞:没有复杂的细胞结构,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叫原核细胞。5、真核细胞:有复杂的细胞结构,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叫真核细胞。6、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全过程叫细胞周期。7、新陈代谢:是维持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8、消化:食物在消化管
2、内进行消化分解,变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叫消化。9、吸收:食物消化后的可吸收成分经肠粘膜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做吸收。10、动脉: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其特点:管壁厚、坚韧、弹性大。11、静脉:静脉是运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其特点:管壁薄、口径粗、弹性小、管腔大。1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同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13、免疫:是生物体对抗外来致病因子或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14、抗体:生物体内的淋巴系统细胞在抗原物质刺激下,所合成的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球蛋称为抗体。15、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抗原细胞的物质。16、趋性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刺激所表
3、现的一种简单的定向活动,直接表现为趋向刺激来源或离开刺激来源。17、反射行为: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活动。18、反射弧:神经系统实现功能活动的结构基础。19、本能行为:指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都有重要意义的定型行为。20、社群行为:指发生在同种动物群体中的个体之间除性关系以外的一切交往与联系。21、生物钟:动物的许多活动与生理变化都是极为准确而有节律的,似乎在动物体内存在着一种类似时钟的结构,它总是在固而复始运转着,调节生物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方式,这种时钟称为“生物钟”。22、繁殖:是生物体延续种族产生后代的一种生理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3、世代
4、交替:在植物的生活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互相交替的过程。24、遗传:生物通过繁殖产生的新个体,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和亲代相似的现象。25、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着差异的现象。26、基因:是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7、优生:是指利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遗传素质、从根本上增进人类的健康。28、优育:指针对新生儿到14周岁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特点,开展各项保健和医疗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29、同源器官:是指来源相同,功能不同的器官。如鸟的翅膀和人的手。30、同功器官:是指来源不同,功能相同的器官。如昆虫的翅和鸟类的翅膀。31、生殖隔
5、离:指生物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后代的现象。32、环境因子:凡能对生物体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因素。33、共生:两个不同生物个体紧密联系并相依为生,缺少一方,另一主也不能生存。34、种群:每一个生物群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占据着一定的分布区域,这些同类的体群就是种群。35、群落:由不同种群构成的集合体。36、生态系统:由生物体群落及其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位。37、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在生物群落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三个主要方面达到相对稳定。38、生物富集:自然界中有些物质含量不大,但通过食物链可以被有机体高度浓缩起来,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39、酶:是由
6、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性和催化性的特殊蛋白质。40、共栖:当两个不同物质种的个体生活在一起,一方有利另一方至少无害。41、肾小管的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不管时,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将原尿中的物质选择性地重吸收入血。42、核酸: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物质之一,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载体和传递者。1、生物与非生物具有本质的区别?(生命的基本特征?)答:生物具有生命,具有自我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作出反应等特征表现。2、生命科学的发展和趋势?(有哪几个明显特点?)对核酸、蛋白质和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大大推进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将继续保持领头学科的地位,带动整个生命科学
7、的全面发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与生命科学进一步相互交叉、渗透和相互促进,边缘学科将更迅速发展。生态系统研究进一步发展到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研究,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研究将继续深入和发展、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先进的技术和新的手段将更多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3、为什么碳原子是生命存在的真正基础?答:因为生物体内的6种元素(C、H、O、N、P、S)称为基本元素,它们按特定方式结合在一起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这些元素围绕着碳原子形成特殊的结构,碳在生物体内起着“骨架”的作用,并与多种原或原子团结合成许多结构不同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并执行一定的功能,因此碳原子是生命存在的
8、真正基础。4、为什么细胞是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答:细胞能执行生长和繁殖功能,当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就会开始分裂,通常是一分为二。细胞又能执行遗传功能,受精卵从亲本获得遗传信息保留在胚胎和成体中,并遗传给后代。细胞还能执行修补功能,当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时,修补具有修复功能。5、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的。所有的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相似的。生物体是通过其细胞来执行其功能的。新细胞是已存在的细胞一分为二形成的。生物害病是因为它的细胞功能失常。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P29)答:原核细胞如细菌没有复杂的细胞结构,没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进化上属于
9、原始的类型。真核细胞如肌肉细胞、骨细胞、血细胞、各种植物细胞等大多数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所有真核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具有原核细胞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如细菌和蓝藻等。7、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答:(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膜对细胞的功能是保护、吸收、分泌、物质交换、刺激传递、能量转换、酶反应以及细胞间的连接等。(3)细胞质基质对细胞的功能是糖酵解、脂肪酸合成、核酸合成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场所,线粒体是细胞的呼吸器。(4)细胞核内含有一整套该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本身的代谢、生长、分化和繁殖等主要生命活动过程,可称作细胞的“控制中心”。8、
10、生物分类的单位及其大小顺序?生物分类就需将生物划分为等级不同的若干类群,确定大小不同的单位,其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这个顺序中,共有7级。等级的高低是从上而下逐步降低,而从属关系则是由下而上逐步扩大,“界”是最高的分类等级,“种”是生物分为原基本最小单位。9、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及利用检索表鉴定生物的关键所在?使用检索表时应注意的事项?原则:通常检索表的编制是采用二歧分类原则,即将一群植物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直至科、属、种的检索表为终点为止。鉴定生物的关键:在于能运用科学的形态、术语来描述生物的特征,特别对生物的各部分构造,应作认真细致的解剖观察。鉴定物种,需注意
11、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测和倒查的作法,需鉴定的标本要完整,鉴定时,要做到有序观测,对照检索表,逐项查找。每查一项还需对另一项进行对照,不然查错一项便人导致错误。鉴定后还应找有专著或有资料进行核对,验证是否完全符合该科、该属、该种的特征,只有需鉴定的种和分类工具书上的图,说明完全一致时,所作的结论才能确立。10、人为分类系统和自然分类系统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人为分类系统是按生物体个别特征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法并不能反映生物之间内在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自然分类系统是按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法能反映生物之间内在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11、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有机物的来源,是自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科学 概论 生命科学 部分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