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识培训教材课件.ppt
《消防知识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知识培训教材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消防法律知识消防法律知识第二节第二节.消防基本常识消防基本常识第三节第三节.火灾的预防火灾的预防第四节第四节.灭火器材的使用灭火器材的使用第五节第五节.报警的方法与要求报警的方法与要求第六节第六节.火场疏散与逃生火场疏散与逃生第一节第一节 消防法介绍消防法介绍1、200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实施。2、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3、消防工作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4、员工个人的消防安全职责:对本岗位的消防安全实行岗位责任制。5、“三懂”: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懂本岗位的火灾预防措施,懂本岗位
2、火灾的灭火方法。6、“三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第二节第二节 消防基本常识与防火消防基本常识与防火2.1 2.1 燃烧学基础知识燃烧学基础知识1 1、燃烧、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2 2 火灾火灾-定义定义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违人们意志并带来危害的燃烧。3 3、消防、消防-定义定义消灭和预防火灾的发生。消灭和预防火灾的发生。2.2燃烧的三要素上图表述的是燃烧所需要的必要充分条件;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去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使其不能发生链式反应。一定的氧气(助一定的
3、氧气(助燃物)含量燃物)含量一定的可燃物一定的可燃物浓度浓度一定的点火能一定的点火能量(点火源量(点火源)2.3 2.3 常见可燃物的燃烧特点常见可燃物的燃烧特点1 1、固体可燃物燃烧:、固体可燃物燃烧:属分解燃烧。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使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保持不断地燃烧。2 2、液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属蒸发燃烧。液体燃烧是液体蒸汽进行燃烧,因此其燃烧与否,燃烧速率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等性质有关。3 3、气体可燃物、气体可燃物属扩散燃烧与混合燃烧。燃烧初期,若可燃气浓度在燃烧极限外,先进行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进入燃烧。当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
4、,则发生爆炸。4 4、粉尘、粉尘点燃能量较高,表面点燃困难,粉尘的最大特点是多次爆炸。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时间长,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2.4 2.4 燃烧产物及毒性燃烧产物及毒性1).1).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2).2).烟气及毒性烟气及毒性一氧化碳有毒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影响血液输氧能力。(浓度0.0520分钟可致死,1.3吸几口即失去知觉)。二氧化碳窒息性气体。(5一小时有危险,10几分钟即可致死)。氰化氢剧毒神经性毒气。作用于人的
5、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志不清,丧失活动能力。氯化氢(HCL)、二氧化硫(SO2)等酸性腐蚀性气体,对呼吸系统造成腐蚀。2.5 2.5 火灾的发展阶段火灾的发展阶段1 1、初起阶段:持续时间长短不定(固体燃烧通常为、初起阶段:持续时间长短不定(固体燃烧通常为5 51515分钟),有危险化学品时燃烧迅速(分钟),有危险化学品时燃烧迅速(3-53-5分钟,或更短)。分钟,或更短)。燃烧区域温度不高且分布不均,有自熄可能,产生大量烟。燃烧区域温度不高且分布不均,有自熄可能,产生大量烟。可进行人员、物质疏散,是控制火灾的最佳时机。可进行人员、物质疏散,是控制火灾的最佳时机。2 2、发展旺盛阶段:可燃物全面
6、燃烧,直达火场最高温度、发展旺盛阶段:可燃物全面燃烧,直达火场最高温度(700700900900),燃烧时间与可燃物种类、数量有关。扑),燃烧时间与可燃物种类、数量有关。扑救已不可能,是火灾蔓延的最关键时期。救已不可能,是火灾蔓延的最关键时期。3 3、衰减熄灭阶段:绝大多数可燃物烧尽,初期温度较高,、衰减熄灭阶段:绝大多数可燃物烧尽,初期温度较高,以后逐渐衰减降低,防止飞火蔓延和余火复燃。以后逐渐衰减降低,防止飞火蔓延和余火复燃。2.62.6火灾分类火灾分类根据燃烧物质将火灾划分根据燃烧物质将火灾划分为为A A、B B、C C、D D四类及电气四类及电气火灾。火灾。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
7、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2.7 2.7 建筑物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建筑物室内火灾蔓延的途径1、内墙门、洞门;2、外墙窗口;3、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道;4、房间隔墙;5、穿越楼板、隔壁的管线和缝隙;6、闷顶;第三节第三节 火灾的预防火灾的预防3.1 3.1 防火基本知识防火基本知识3.1.1 3.1.1 防火的基本思路防火的基本思路1 1、积极预防:、积极预防:是指利用现有的装备、设施、人员,
8、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的机率,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2 2、被动控制:、被动控制:是指发生火灾后,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耐火结构,把火灾控制在燃烧区域,即使不扑救,也不会发生火灾蔓延。3.1.2 3.1.2 火灾危险火灾危险火灾危险是指可能由火灾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火灾危险是指可能由火灾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根源。火灾隐患是指作业现场、设备或设施存在潜在火险的状态。火灾隐患是指作业现场、设备或设施存在潜在火险的状态。一般认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即为火灾隐患:一般认为具有下列特征之一即为火灾隐患:1、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设施不足;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储存和使用不符合消防
9、安全要求;3、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4、火源管理不严;5、电器产品、燃气用具质量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6、建筑物的防火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7、未按国家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8、消防安全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9、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建立健全防火档案;10、未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3.2 3.2 防火管理防火管理3.2.1 3.2.1 火源管理火源管理A.A.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火源的管理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火源的管理1、严格管理生产用火;2、控制各种机械打火;3、严控机动车辆火星;4、严格管理生活用火;5、采取防静电措施;6、消除化学反应热;7、严格电气防火措施;8、
10、采取防雷和防太阳光聚焦措施。B.B.生产动火管理生产动火管理1 1、生产动火:、生产动火:是指在生产中使用明火或产生明火的作业。如电焊、气割、打磨等。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若干级别。2 2、动火证的办理:、动火证的办理:动火人书面提出申请,注明采取的防火措施、动火作业的地点部位、形式、种类以及动火开始和结束时间、动火核准必须经过区域的管理单位同意。3.2.2 3.2.2 电气设备防火电气设备防火A A、照明设备、照明设备1 1、其火灾危险性是:、其火灾危险性是:灯具表面高温和高温热辐射,容易烤着邻近可燃物;灯泡破碎,炽热灯丝能引燃可燃物。2 2、防火措施:、防火措施:根据灯具
11、使用场所、环境的火灾危险性,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灯具,如在爆炸危险的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型灯具,并应符合现场防爆要求。灯具和可燃物保持在安全距离。可燃物资仓库内一般宜采用自然采光,如确需照明时,可采用60W以下有玻璃护罩的灯泡。B B、电热设备、电热设备电热设备危险性:电热设备危险性:工作温度很高,如果设备有缺陷、损坏或使用不当,出现热源泄漏会有较大的火灾危险。防火措施:防火措施:1、工业用大型电热设备,应设置在专用耐火建筑内,小型电热设备应单独设在非燃烧材料的室内,并采取通风散热、排风和防爆泄压措施。2、采用单独的供电线路,材料绝缘并耐火耐热。3、工业用各种电热设备,设专人管理和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12、,并严格执行。4、工业用各种电热设备,装设有温度时间等控制报警装置,并应严格控制运行时间和温度。5、小型电热设备器具,在使用和管理上,要注意防火安全。6、根据电热设备的性质,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以便能及时灭火。C C、电焊设备、电焊设备危险性:危险性:电焊时,电弧温度达30006000,并有大量火花喷出,极易引起可燃物着火。焊件由于电焊,温度也很高,所以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防火措施:1、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焊机和电源线的绝缘要可靠,焊接导线采用紫铜芯线,并符合载荷要求。及时更换残破导线。2、电焊导线与电焊机、焊钳连接应用螺栓,应拧紧,并避开可燃和易燃易爆物。3、进行电焊作业时,严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 知识 培训教材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