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docx
《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乡愁亲情、家风家教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乡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1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大街小巷的年味更加浓郁起来。年年花相像,岁岁人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过年的习俗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我小的时候,对过年总是充溢憧憬和期盼。那时家里生活拮据,许多平常想吃的美味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每年冬天,父母便操持着腌腊肉、灌香肠,然后风干。接近春节时,他们又忙着蒸包子、
2、炸圆子、剁饺子馅、炸年糕虽然日子不富裕,但父母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做出各种美食。记忆中,炸圆子是我的最爱,做这道菜是很花工夫的:母亲先把糯米淘洗干净,蒸熟,拌入剁好的猪肉馅,加葱末、姜末、生粉、鸡蛋、盐、鸡精,用劲搅拌,然后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圆子;父亲把圆子一个个轻轻地放入油锅中,此时炉火不宜大,要小火慢炸,否则会把圆子炸煳;待圆子炸至金黄色时,就可以用漏勺捞出来了。此时屋里充满着圆子的香味,我和姐姐看得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叫一个香!等除夕来临时,华灯初上, 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笑语不断,温馨华蜜。近些年,生活条件好了,我和姐姐不愿年迈的父母再为年夜饭辛苦操劳,总是提早在酒店定
3、下年夜饭,不仅可以品尝不同的风味,而且省时又省力。 贴春联是过春节的重要标记。记忆里,正放寒假的我总是在年关将近的某天跟着母亲去街上买春联。母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路边的摊贩把春联从大到小依次排开,供人选择。那时的春联多是手写的,大红纸上黑色或金色的毛笔字苍劲有力,洋溢着祥瑞。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联大多是印刷的,纸张质量比原来好了很多,购卖的时候选择面也更多了,只是与透着墨香的手写春联相比,好像少了一点年的韵味。6年前,表弟报了书法辅导班,几年下来,技艺不断提高,于是,我家的春联几乎都被他“承包了”。看着大门上家人书写的春联,我感觉特殊亲切,仿佛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涌动。
4、 过年少不了置办年货。过去买年货, 往往要来来回回跑许多趟。记得小时候,我家旁边没有什么大商店,母亲经常带着我去较远的地方买年货。那时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挤公交车的味道实在不好受, 而且有些外地特产在本地根本买不到。如今, 电商、微商等各种新兴商业平台火爆升温,网上买年货成了“新气象”,快递物流服务便利快捷,我只要在家里轻轻点击鼠标,各种年货很快就会被送上门来。 儿时的年是少不了鞭炮的。每逢过年,家里总会买上好些花炮类产品,有“摔炮”“神仙棒”“冲天炮”“地老鼠”等。虽然我对鞭炮有些胆怯,但小伙伴中有胆子大的,主动要求放鞭炮,我只要听着、看着就很兴奋了。除夕的夜晚,当家家户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
5、不停,当绚丽的烟花在空中次第绽放, 新年就这样热喧闹闹地来了。虽然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近些年许多地方都禁止燃放鞭炮,或改用电子鞭炮,这样做不但净化了环境,也消退了平安隐患。 拜年是过年最具仪式感的事。大年初一早上,父母会带着我和姐姐到亲戚或挚友家拜年,而现在则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电子贺卡拜年、微信语音拜年,传递祝愿的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利。 小时候过年,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都是现金,如今,小字辈们收到电子红包已不足为奇;过去交通不发达,我们都在家里过年,如今, 交通业发展迅猛,我们间或也会选择去外地旅游过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
6、旧符。”旧年俗里,包含着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团聚的期盼;新年俗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妙生活的祝福与寄予。悄然改变的年俗折射诞生活的日新月异,然而,不管过年的方式如何改变,亲人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祈求华蜜祥瑞的情怀依旧不变 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2 去年刚刚踏进腊月门,父亲就起先打算年货。虽然我一再给他说超市随时开门不用买那么多东西,够用就好,可是他偏偏不听,认为过年就得多打算年货。以前日子苦,供我们姐弟俩读书年年日子都紧紧巴巴,过年我们是不敢奢望有多少新衣服,有多少好吃的。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不发生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的事就很欣慰了。这些年我和弟弟都如愿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家里的日子也慢慢殷
7、实起来,美食新衣已不再是只有春节才盼望的奢侈品。但是“年”在父母一辈的眼里还是至关重要像小鸟一样翱翔的儿孙们会团聚在他们身边,平常安静的小院如鸟巢一样叽叽喳喳,喧闹非凡。 冰箱里慢慢满了,牛肉、羊肉、海鲜、排骨上上下下满满当当;零食柜也满了,瓜子、花生、糖果、快乐果等各种美食充盈其间,都快关不上门了。对联也买了,父亲有文化,那些大红春联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富有浓浓的书香味;“静默无闻育出桃李满天下,拳拳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传道授业含辛茹苦,树人培才鞠躬尽瘁。”父亲边观赏边嘟囔:“等臭小子回来让他贴”言语中充溢傲慢和欣喜! 母亲扎着围裙忙得像个陀螺,把每个房间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蒸各种各
8、样的花糕,那些洋溢着枣香的年糕蕴含着来年的祥瑞如意;蔬菜水果更不用说了,大篮小篮往家运,似乎买多少都不够过年用似的嘴里叨念着:“过个年真累,把腰都累折了,腿都跑断了” 但是她老人家依旧欢乐地劳碌着,眼角眉梢的皱纹里都藏着笑。 腊月二十六原来是弟弟一家到家的日子,电视新闻上播报因突发新冠病毒全国告急的消息瞬间遮天蔽日般袭来。为了人民的安危,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党中心急令封城,封村,禁止走村串户,禁止聚集拜年举国上下响应党中心号召,居家隔离,限制疫情。大部分在外工作的游子不能回家过年,弟弟一家也不例外。弟弟的一通电话让劳碌的父母静下来,看着一堆年货发呆,似乎瞬间丢了魂。直到我那懂事的儿子留在老家陪姥
9、爷姥娘过春节,他们脸上才泛起久违的喜悦。 那是不平凡的一个春节啊!是全部人心中抹不去的印记。疫情挡不住时间老人前进的步伐,今年的春节又翩翩而来。新冠病毒仿佛一个怪兽,再一次在北国掀起波澜。为了祖国的安静,为了人民的健康,今年应当也是一个宁静的年。弟弟的回家梦,父母的团聚梦又要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父母很乐观:“不就是过年吗?只要你们平平安安,在哪里过都一样,咱听国家的话”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释然。 周末给父母买了一部新手机,超大内存,高清视频,极速上网。透过屏幕父母年里年外都能随时看看他们的孩子,每天和孩子们团聚! 最新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范文3 从我记事时起,过年是最华蜜的,最欢乐的,也是最期
10、盼的节日。 小时候的冬天特殊冷,没有暖气,家家户户包括学校都是靠生炉火过冬。常常见小孩子的耳朵、手指上留有冻疮的痕迹,一出门大家都紧闭着嘴,只怕一张嘴口中的哈气也会立即变成冰棍,孩子们头上戴着“火车头”样式的棉帽,可以护住耳朵,天气太冷的时候,老师上课时会听到孩子们在下面集体跺脚的声音。我们一大家子的棉袄都是我娘做的,袖口、领口都缝了边,便于拆洗,天冷的时候我经常把两只手往袖子里一捅,连手套都省了。 我姥姥家的窗户是木质的,用白棉纸糊窗户,既保暖又透气,一小格一小格的上面贴满了美丽的窗花。姥姥人长得美丽,又有一双巧手,她用彩色的纸剪了各种各样的窗花,我抢着要去贴,大人们不愿,说怕我贴歪了,可是
11、他们贴的时候却要让我在下面看着,看贴得正不正。鸡窝上也要贴一幅“鸡肥蛋大”窗花,满含着对来年富有生活的企盼。那时候家家都垒了鸡窝,就像电视剧潜藏里女主角自己垒鸡窝一样,不过不是为了掩护,而是为了补贴家用!我家的老母鸡很勤奋,每天都会下蛋。鸡蛋我们平常都舍不得吃,攒起来月底一次性卖掉,那时老母鸡也是家家户户重要的“生产力”。我那个时期主要负责喂鸡、收蛋,颈项上很傲慢地挂了把鸡窝钥匙,母鸡叫时我会飞奔着赶去,把手伸进鸡窝去当心地摸,因为有时候会抓到鸡屎。 现在常常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景象:那些劳碌且开心的岁月。阳城人兴过年蒸馍馍,俗称泡面枣花馍。蒸馍是项全家总动员式的大工程,男人们负责支蒸笼、揉面,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过年 中国人 集体 记忆 征文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