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ER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与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USTER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STER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与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STER质量检测技术应用与分析吉宜军 崔益怀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摘 要: 介绍USTER先进质量检测控制技术,通过实践分析了应用Uster HVI 1000对原棉不同马克隆值生产中高档针织用纱原棉选配品质要求;探讨采用Uster AFIS PRO2 仪 降低精梳落棉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应用USG自调匀整技术,改善棉条质量,缩短纺纱工艺流程;应用UQC型电子清纱器在线检测质量统计,设定报警对纱线生产进行“扫锭”,结合Uster 条干仪离线检测,实现在线、离线监测综合应用优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关键词: Uster检测仪;离线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系统监控;优化生产;质
2、量控制。 0.前言 现代棉纺织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有在线检测和离线检测两大体系,离线检测主要有对纱线原料、半制品及成品的质量检测,以USTER公司为代表的离线检测仪器有HVI、AFIS、TESTER4、TENSORAPID4、CLASSIMAT QUANTUM等,在线检测技术分布于纺纱各道工序,实行道道把关,与离线检测一起形成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近几年我公司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建了省级新型纤维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恒温恒湿实验室,先后引进了USTER公司HVI 1000、AFIS PRO2、USTER ME100条干仪、TENSORAPID4强伸仪、CLASSIMAT QUANT
3、UM纱疵仪等国际领先的离线检测仪器,装备了带USG自调匀整功能的高速并条机、带USTER QUANTUM2型电子清纱器的先进自动络筒机等,具有在线检测、专家系统技术的一流纺纱设备,通过综合应用先进仪器与先进装备的离线及在线质量检测技术,实行科学配棉、优化工艺设备状态、建立半制品内控机制、查找质量弱环改善成纱质量波动,提高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加强研究不断探讨改进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把检测、分析和优化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为生产和质量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实现了纺纱装备与纺纱水平的同步提高。本文以日常工作为例,介绍我公司应用USTER质量检测技术的有关实践。离线检测技术的应用实践1.1HVI 100
4、0的应用 HVI 1000在棉花生产、贸易以及纺织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可对棉纤维的马克隆值、成熟度、细度、棉结、杂质、单纤维强力及色泽含杂分级等项目进行快速大容量的检测,应用HVI逐包检测原棉的有关性质,完成对原棉初加工、分级、仓储、分配的任务,是提高纺纱生产质量的重要检测手段。HVI 1000是纺纱厂把好原棉进厂关,并做好混棉排队的得力工具,依据所测原棉马克隆值、成熟度、短绒率等指标进行分类、分储,根据所纺纱支或产品质量要求分级混配使用。为优化原棉选配,对不同产地的原棉进行单唛试纺,从原料至成纱掌握单唛试纺品种系统质量。应用实例如下:对A、B、C三个产地的原棉分别在相同设备、工艺等条件下,
5、对不同马克隆值原棉进行单唛试纺生产C 18.2tex针织纱,并试织、试染。原棉、产品质量见表1,表2。表1 原料性能项 目A地B地C地纺稳参数SCI114123137马克隆值 MIC3.064.105.19上半平均长度UHML/mm27.5727.5629.8整齐度 UI/%80.780.784.4短纤维指数 SFI/%21.821.610.4强度/g/tex23.729.230.9反射率 Rd/%76.280.876.2黄度+b/%9.38.28.6杂质粒数CNT432617表2 产品质量项 目A地B地C地断裂强度CN/tex15.516.514.5条干CV/%15.815.7816.49-
6、50%细节/个/km6.312.523.3+50%粗节/个/km432.8327.3380.5+200%棉结/个/km1091498615毛羽H值5.335.344.96九级有害纱疵/个/106m1321088 分析上述单唛试纺,得出以下结论:(1)A地棉马克隆值为3.06,达到国家标准C1级。B地棉马克隆值为4.1,达国家标准A1级。C地棉马克隆值为5.19,达到国家标准C2级,即马克隆值过高或过低,达到国家标准等级均较低。(2)马克隆值是原棉成熟度与细度的综合反映,A地棉马克隆值低,其纤维成熟度差,为0.78,属不成熟纤维,纤维偏细。细度仅为144mt;B地棉马克隆值正常,其成熟度较好,为
7、0.86,属成熟纤维,纤维细度正常,为156mt;C地棉马克隆值偏大,其成熟度过高,为0.97,属过成熟纤维,纤维细度偏粗,为193mt。(3)A地棉纤维偏细,成纱截面内纤维根数相对较多,对成纱条干CV%有利,成纱细节较少,但由于纤维属于不成熟纤维,纤维刚性差,较柔软,纺纱过程中短绒增长率高,成纱棉结及偶发性疵点偏多;而C地棉与A地棉则相反。(4)三种产地的原棉纺纱后经试织(本白)、试染,A地棉所织布色泽偏暗、布面棉结、杂质较多、布面效果最差;C地棉所织布色泽偏白,布面棉结、杂质少,布面较光洁;B地所织布次之。(5)马克隆值偏低的原棉经试织布(本白)色泽偏暗,马克隆值偏高的原棉经试织布偏白,如
8、两者混合使用易引起织物横档。(6)马克隆值较高的原棉可考虑生产中、低支纱,且专纺专用,马克隆值较低的原棉,成纱A1、A2、B1、B2、C1、C2类纱疵偏多,不适应较高针织纱产品用料。不同马克隆值原棉经试纺织布如图1所示A地原棉织物小样B地原棉织物小样C地原棉织物小样图1 不同马克隆值原棉经试纺织布对比试样1.2AFIS PRO2的应用 AFIS PRO2仪器可对纺纱各工序半制品棉结、杂质、短绒进行快速检测,是棉纺生产工艺质量管理重要而有效的工具。AFIS PRO2单纤维测试系统共有NC模块(测试棉结数量、棉结种类和大小)、L&M模块(测试纤维长度和成熟度)、T模块(测试纤维中异物、杂质、灰尘的
9、大小和数量)等组成,可直接快速的测试原棉直至粗纱等前纺半制品棉样中棉纤维的根数型的长度分布、重量型的长度分布,并对纤维直径、纤维中的棉结、杂质数量分类统计,提供被测棉样的多项技术指标,仪器还配备有直方图、控制图等统计功能。我公司应用AFIS PRO2仪器测试半制品质量,制定内控标准,掌握质量波动,根据测试反馈的质量信息进行质量控制与改进,同时,应用该仪器优化前纺工艺,力求在保证半制品纤维内在结构质量的前提下,预测成纱质量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创造纺纱价值的最大化。现以优化精梳落棉率试验为例介绍如下。 以CJ60/T40 13.0tex纱为研究对象,选择一套精梳机组调整其落棉率,通过适当降低精梳落
10、棉率,对比精梳条、并条、粗纱、成纱质量。调整前后质量对比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 由以上图2-5所示可以看出:(1)精梳落棉率调低1.5个百分点后,精梳条内在质量下降并不明显,杂质粒略有增加。(2)精梳落棉率调整后,末并、粗纱质量有一点波动,但幅度很小。(3)落棉率的调整最终应反映在成纱质量上,从成纱质量对比表现,调整后成纱条干、常发性千米纱庛及十万米主要有害纱庛均没有恶化,基本与调整前持平。(4)本次试验证明,在加强整体监控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精梳落棉率,不会对半制品、成纱质量产生太大影响,反而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5)清梳工序必须控制好原棉短绒和棉结增长,既要尽量减少短绒的产
11、生,又要多排除短绒,同时要减少棉结。为精梳工序提供短绒率低,棉结少的生条,是优化调整精梳落棉率的前提。1.3 USTER ME100的应用 USTER ME100 条干均匀度仪是USTER 公司根据中国客户需求而特别研制的,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仪器,它具备USTER 4 型条干仪的检测功能,可检测纱线、半制品均匀度、常发性纱庛、毛羽H值,掌握产品的质量波动。纱线的测试数据可自动与USTER 2007 统计公报对比质量水平,能对机械波、牵伸波、接合波进行有效的检测与控制,其检测指标对控制成纱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公司应用该仪器进行成纱定等质量测试、工艺优化、影响产品质量的故障排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STER 质量 检测 技术 应用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