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洞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doc
《南白洞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白洞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土建施工4标段 南白洞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二分公司长洪岭进口斜井工区二一年八月十五日南白洞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施工图-南白洞隧道设计图。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施工技术规范(TB 10108-2002)。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17-2003)。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7、其他适用于本工程的技术标准。二、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的
2、要求,严格按设计、规范组织施工。2、指导思想是:科学组织、合理投入、优质安全、快速高效、不留后患。3、保证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质量至上。在斜井转正洞展开施工后,快速向进出口方向施工,满足业主节点工期的要求。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5、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南白洞隧道斜井进正洞及斜井与正洞段交叉口段施工。适用里程:南白洞隧道斜井XDK1+187XDK0+000,南白洞隧道正洞D8K169+285D8K169+300。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段完成后,正洞向进口、出口方向施工根据施工图组织施工。四、设计概况南白洞隧道全长6935m,按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3、,客货共线双线单洞隧道设计。南白洞隧道斜井位于丰都县三建乡红旗寨村附近的一处山坳内,紧邻龙河。斜井与正洞正交于D8K169+293,斜长1192m,平距1189.016m,综合坡度6.88%,最大坡度7.6%,共设四处2%缓坡段。斜井进入正洞后分别向进出口方向开挖正洞。隧址区内的地层主要为上覆第四系坡残积层(Q4dl+el)、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中统新田沟组(J2x)、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下统珍珠冲组(J1z)及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夹砂岩,岩质软,易风化和软化,受不利节理切割作用,自稳能力较差。隧址区构造简单,地
4、层单斜,岩层产状为N3035/1831,区内构造节理较发育,节理间距0.52m,延长度25m,裂隙面平直、微张,未填充或泥质半填充。斜井进入洞底段正洞拱顶埋深约250m。斜井井底及正洞交叉段详细支护参数见下表4-1:序号里 程初期支护二衬厚度衬砌类型备注喷砼厚度锚 杆钢筋网片钢 架1HDK0+030+14.71522砂浆锚杆,L=3.0m,拱部设置,间距1.2m环向1.0m纵向8钢筋网片,拱墙设置,网格间距2525cm/35级型横洞2HDK0+14.7+9.723cm22砂浆锚杆,L=3.0m,拱部设置,间距1.2m环向1.0m纵向8钢筋网片,拱墙设置,网格间距2525cm拱墙I16钢架,间距
5、 1.0m35级型横洞2DK172+477+490DK172+506+523拱墙12拱部22中空组合锚杆,边墙22砂浆锚杆,L=3.0m,间距1.2m1.5m(环纵)拱墙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525cm/40级复合正洞3DK172+490+506拱墙23仰拱10拱部22中空组合锚杆,边墙22砂浆锚杆,L=3.5m,间距1.2m1.2m(环纵)拱墙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cm拱墙160格栅,间距 1.0m1.2m45级复合正洞超前小导管表4-1 斜井井底及正洞交叉段施工参数表五、施工重难点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详见下表5-1斜井进正洞施工重难点分析及措施。表5-1 斜井进正洞施工重难点分析及措施
6、序号施工重难点情况分析拟采取措施1砂泥岩地层,受地下水影响较大初期支护不及时易出现塌方、掉块现象超前地质预报TSP探测,及时探明前方地质、水文情况2交叉段可能存在缓倾岩层受爆破振动易产生塌方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配合格栅钢架进行支护3横洞进正洞交叉段跨度大开挖后不及时支护或支护体系不闭合易出现塌方交叉段采取上下台阶及左右导坑施工;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4工序繁杂,纵向跨度短,爆破振动频繁爆破振动频繁,对围岩扰动过大,易产生塌方采用减震爆破,浅孔密布、减少单段最大用药量、延长相邻段位起爆时间差等措施,将爆破振动降到最低六、斜井进正洞施工总体方案斜井进入正洞后,先向出口方向施工100m后,再向
7、进口方向施工。横洞开挖至HDK0+100里程时,施做一次超前地质预报,提前探明横洞洞底段及正洞交叉口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横洞开挖至HDK0+014.4里程时,展开挑顶施工。横洞挑顶转正洞分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上挑拱顶,在HDK0+002.35里程达到正洞标高,台阶法开挖正洞上台阶右导坑;第二阶段:施做洞底段横洞加强支护钢架及交叉口处I25工字钢门架,为正洞格栅钢架架立提供落脚平台;第三阶段:台阶法开挖正洞左导坑,预留1m厚反向剥皮层,上台阶向进口扩挖至正洞标准断面,再同时向交叉口方向反向剥皮并完成交叉段支护;第四阶段:下台阶重复第三阶段工序;第五阶段:正洞开挖按台阶法施工,在出口方向
8、开挖至DK172+520里程时,停止出口方向施工,开始向进口方向施工,向进口方向施工完成100m后,向出口方向施工。开挖支护完成后,适时施作仰拱、填充及拱墙衬砌。七、详细施工方法及措施1、超前地质预报横洞进正洞前,先在HDK0+100附近采用TSP203plus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一次中长距离的地质预报,提前对一定规模的溶隙、地下水、软弱岩层带进行预报,以便施工中提早采取措施。施工中,每循环开挖时采用5m钻杆在隧道拱部和两侧拱腰、两侧边墙各钻一个探测孔,同时,爆破进尺则控制在2.0米以内,使工作面始终保持距不良地质3m以上的安全距离。当钻孔出现不良地质征兆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横洞挑
9、顶转正洞施工第一阶段:横洞上挑段至正洞,台阶法开挖右导坑在横洞开挖至里程HDK0+014.4时,开始抬高拱顶标高,扩大断面,按双车道断面施工。在横洞开挖至HDK0+002.35里程时,横洞拱顶与正洞拱顶标高一致。横洞与正洞中线相交里程为DK172+499.2。右导坑里程为:DK172+490+506。该段按正洞线路方向开挖,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爆法开挖,利用横洞开挖台架,先施工出口方向,后反向施工,先开挖上台阶法,再开挖下台阶。上台阶高度约6m,下台阶高度约3.8m。上台阶开挖前,先采用弃碴堆置平台,并按正洞级复合式衬砌初支参数施做锚、网、初喷喷支护后,再进行下台阶开挖、支护。考虑到交叉段跨度较
10、大,左导坑上、下台阶开挖必须采取短进尺、弱爆破,以减轻对周边岩体的扰动。其中,台阶循环进尺不超过1.5m,并严格按“一开挖、一支护”的要求组织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右导坑初期支护分两次施做,先按设计(级复合式衬砌)参数施做锚杆、网片、初喷混凝土。其中,系统锚杆单根长度3.0m,拱部140采用25中空组合锚杆,边墙采用22砂浆锚杆,1.2m(环)1.2m(纵)布置,单根长度3.5m;网片采用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cm20cm。初喷混凝土4cm厚。右导坑左侧采用喷C25混凝土临时支护,厚度510cm,施工左导坑时再予以挖除即可。第二阶段:横洞洞底钢架加强支护,交叉口处I25门架施工横洞洞底
11、段开挖时应及时安设钢架加强支护,采用I16工字钢加工,钢架平行于正洞线路方向安设,共计7榀,第6、第7榀钢架外套I25工字钢立柱及纵向托梁。在正洞DK172+490+506段右导坑开挖、支护完毕后,及时施作横洞洞底I25工字钢立柱及纵向托梁,为正洞格栅钢架提供落脚平台。钢架加工及安装见附图。第三阶段:上台阶左导坑开挖、扩挖、反向剥皮、支护左导坑里程:DK172+490+506。上台阶左导坑利用弃碴堆置平台,人工钻爆法施工,垂直于正洞线路方向开挖。为防止形成过大超挖,左导坑开挖过程中,预留约1.5m厚保护层。之后,沿正洞出口方向开挖上台阶,并向左侧逐步扩挖形成正洞标准断面,并施做初期支护及临时支
12、护。扩挖段里程为:DK172+506+515。在出口方向形成正洞上台阶标准断面后,再向前开挖5m,开始向交叉口方向进行反向剥皮,同时边剥皮边施做该段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先施做超前小导管支护,再立格栅钢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同时,应严格按“一开挖、一支护”的要求施工,每次剥皮进尺不得超过2.0m(即两榀格栅钢架间距)。第四阶段:下台阶左导坑开挖、扩挖、反向剥皮、支护、下台阶左导坑同台阶右导坑施工顺序及参数。左导坑开挖、支护断面及参数见附图。第五阶段:进出口方向台阶法开挖,仰拱施工在交叉段完成开挖、支护后,向出口方向按台阶法开挖。在出口方向下台阶开挖至DK172+520里程时,停止出口方向施工,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白洞 隧道 斜井 进正洞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