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国际贸易.doc
《标准化与国际贸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与国际贸易.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实录(1) 2005年09月16日14:47 新浪财经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于2005年9月5日在北京联合主办“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解读研讨会”。 以下为会议实录:时 间:2005年9月5日(上午)地 点:华侨大厦二层宴会厅主 题:标准化与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张向晨: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先生,专门应邀前来向大家介绍WTO世界贸易报告的WTO秘书处经济贸易司的参赞Robert Teh先生,欧盟驻华代表团参赞爱丽丝女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先生,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先生,
2、中国社科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先生,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主任黄冠胜先生,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副主任许增德先生,科技部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区域发展部部长高志前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张云华博士,高通中国区总裁的孟樸先生,此次会议是由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主办的,我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按照我们的议程,今天由于易小准先生有一个紧急的会议,他将在谈判结束以后来参加我们的会议,首先请国家标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先生致开幕词,大家欢迎!李忠海:尊敬的Robert Teh先生,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标准委在
3、这里联合召开“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的焦点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解读的研讨会”,这对我国标准把握标准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在经济、社会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效地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研究、制定和实施我国的标准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谨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标准委对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专程前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WTO官员Robert Teh先生和今天将发表演讲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年6月30日,WTO公布了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报告的核心是“标准化与国际贸易”。这是WTO首次将标准化对
4、国际贸易的作用提到如此显著的地位。WTO作为规范多边贸易秩序的权威机构,为何如此重视和强调标准化的作用呢?其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的几十年,标准化的发展速度惊人,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已经成为WTO关注的新焦点。标准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是产业现代化、规范化与专业化以及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和关税的不断降低,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以及TBT、SPS措施对贸易的影响日趋明显。一方面,随着各国的标准不断与国际标准的协调一致,标准和与之相关
5、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以及TBT、SPS措施成为便利国际贸易的手段,对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以及TBT、SBS措施也因为其技术性和隐蔽性强、变化快、影响面广等特点,正在被一些成员在WTO的合法的掩护下,作为限制进口,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我想这正是WTO将“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确定为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核心的原因。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是认真负责的政府,认真履行入世协议中的各项承诺和义务,并积极享受作为WTO成员的权利。在标准化方面,我们遵守“TBT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加快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转化,着力构建
6、基于WTO规则、符合中国国情、服务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标准体系,取得了显著成绩。迄今为止,我们按照WTOTBT协定和SPS协定的要求,向WTO通报了336项TBT、SPS措施,其中149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我们也行使了相应的权力,对其他成员通报的400多项TBT、SPS措施进行了评议和交涉,使其最后出台的措施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但是这一条我们做得很不够,社会各界、企业的参与度很不够。我国自2002年9月开始制定国家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将提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技术标准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旨在提高我国技术标准水平和市场适用性,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2005年世界
7、贸易报告以标准化与国际贸易为主题,充分说明了标准和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明显的重要作用,对贸易部门和标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认真解读报告,准确理解和把握标准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提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的建设性的、前瞻性的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我国产业界、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标准化意识,为下一步实施我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奠定基础。我国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标准委将致力于促进我国产业质量水平的提高,积极组织、参与相关国际规则、标准的制修订,积极组织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战略应对和战术应对,为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
8、应有的贡献。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张向晨:感谢李忠海主任的致词。今天出席我们会议的还有国家认监委国际部的主任谢军先生,还有中欧WTO专家李正忠先生,我们这次会议来得到了欧盟代表团和中欧WTO的支持,请欧盟代表团专门负责信息社会的爱丽丝.博凯女士发言。 爱丽丝.博凯:很高兴被邀请参加这次研讨会,我从欧委会来,我是其中的一个贸易参赞,所以我负责经济和信息化等事务。我们负责贸易的一些官员也想到这里来参加会议,但是正好有一个中欧的经济峰会,所以他们不能前来,今天研讨会的主题对我们非常地有意义,因为中国是中欧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像信息技术、电信这些方面都有广泛的合作,多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的
9、对话机制,尤其是在中国政府和欧委会之间,关于信息化的领域我们的合作尤其深入。在信息化领域,我们的对话是在副部级的,这个对话也包含了中国的很多的部委参加,涉及电信和信息化的所有部委几乎都参加了对话。中欧上一次对话是6月份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涉及到在科技领域的各种合作。大家充分地交换了意见,包括电子政府等等事务,尤其是启动了中欧的关于信息社会的一个项目,对话还着重就贸易中出现的一些关于标准和技术法规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对话中提出了很多标准化的问题,尤其是信息社会和电信领域的,比如说表达了我们的一些关注,是一些关于标准化的关注,比如说使用国际标准,如何稍微地修改一下国际标准来适合各国的情况,如何
10、处理标准中的知识产权所有人的问题。还标准的批准方式问题,以及标准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问题。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任务,因为欧盟建立一个内部的大市场,所以各国之间的标准也必须协调统一,我们也建立了欧盟的标准化的一些协调的组织,所以我们非常高兴今天与大家交流一下欧盟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经验。我们在对话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双方建立信息社会的协调一致,我希望在标准化所有的利益方都可以充分地交换意见,我们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就是中国提出的在标准化制定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化的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欧盟也愿意集中精力来考虑这个问
11、题,也愿意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就是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是谁,我感兴趣的领域,以及我希望今天能探讨的领域。我再次感谢邀请我参加这次研讨会。张向晨:谢谢博凯女士,我们的开幕式就进行到这儿,下面我请在台上的嘉宾到台下就坐,我们马上开始会议的下一个进程。大家知道今年7月世贸组织发布的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与以往的报告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是以标准为核心的问题,重点探讨贸易标准与WTO的相互关系,WTO经济分析与统计司的参赞Robert Teh先生,他本人参与了这个报告的起草,所以我们专门邀请他来参加此次的研讨会,向大家介绍2005年世界贸易报告的相关情况,下面我们请Robert Teh先生演讲,
12、他演讲的主题是“贸易标准化和WTO”。Robert Teh:先生们、女士们早上好!我首先想感谢一下商务部和中国合作项目邀请我参加这次研讨会,感谢李忠海先生、谢军先生、爱丽丝.博凯女士,以及所有在场的嘉宾。李忠海先生早点的时候向我介绍了今年7月份的WTO世界贸易报告,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标准化与贸易的问题。这个报告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要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世界贸易报告的核心内容,WTO中的TBT和SPS协议都处理了标准化的问题,并且在新一轮谈判中我们也讨论了这一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了很多标准化的活动正在进行,而且非常地活跃,那么对我们来说就非常地重要,来反映这一现状,尤其是在我们的
13、贸易报告中。各个国家都有很多的原因来制定他们相关的标准,但是当关税下降的时候各种关税的限制措施减少的时候,有一些单边的关于技术贸易方面的壁垒也随之产生了,所以就产生了这方面的关注,关注技术贸易措施是不是会变成一种贸易壁垒。即使标准并没有变为隐蔽性的贸易保护措施,但是如果它制定得非常糟糕,仍然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贸易行为。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不但在世界贸易报告中有所体现,而且在各种研讨会上也得到了讨论。今天我将讨论的五个问题包括:第一个,我们发现现在的现状。第二个,关于标准方面的经济利益,也就是为什么这些产业、公司、企业以及政府要采用这种标准。第三个,关于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和产生的影响
14、,因为有些国家提出标准方面的关注,怎样才能使这个标准成为一种合理的措施,不至于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标准必须要确保不能够成为贸易的障碍。第四个,WTO关于标准方面的协议。WTO试图在标准和贸易方面寻求一种平衡,保证不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就想介绍一下现有的官员运作得怎么样,是不是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不是确保了标准的合理性,这个目的也就是使这个标准不至于成为贸易的障碍。我最后想谈的一个问题就是标准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如何去回应这种标准化带来的挑战。政府是不是应该采取更严的一些标准,这就是今天我想谈的问题。第一个我想谈到的问题就是现在产品标准被日益广泛地使用,现在并不具有非常完全的统
15、计到底有多少标准,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参考一些国际组织的现有标准的状况,这些组织现有的标准数量已经是很大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据他们的报告,他们有一万四千九百多种的标准,这个组织是一个关于标准化的联合会,他们这个组织在北美,他们现有的标准更多,已经到达了65万,根据这些组织的数据表明,标准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活跃的活动,不管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私有层面。另外,在制定的标准方面也有很多的机构涉及,不但是政府,包括一些产业,还包括非政府的组织,很多非政府的组织在制定标准方面非常地活跃,因为他们非常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那么这些日益增长的标准反映了什么呢?反映了我们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民对
16、技术的不断需求的增长,我们对这个产品的标准要求也更高。那么标准的统一对全球贸易的增长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的。标准反映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反映了产品的兼容性、反映了产品的安全、反映了环保问题、反映了社会责任的问题,这些标准数量的增长反映了一些经济方面的需求,反映了一些社会责任方面的需求。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关注这个标准化的发展,以及关注保护人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世贸组织其中有两个协议是关于这个标准的,包括了标准和技术性的法规,这就是TBT协议和SPS协议,动物检疫协议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我们知道关税的壁垒现在在不断地下降,随着多轮的贸易谈判,各国的平均关税都有所下降,而且各国之间还通过区域化
17、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双边的层面上减少了关税。很多国家就无法通过提高关税的方法来保护他自己国内的产业,因此,在这一方面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随之而产生了,这有可能是最影响贸易的措施。在乌拉圭、甚至在更早的东京汇合的时候,也制定了一些关于标准化的规则和守则,最后在1995年的时候形成了TBT协议和SPS协议,我们的目的在WTO成员之间使用技术性法规的时候,有一定的协调。因为有的WTO成员可能对其他贸易方所采取的技术法规的合理性、合法性产生置疑。WTO也有一些案例是关于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方面的,第一个你比如说像EC荷尔蒙的法国,是加拿大的措施,加拿大禁止了一些牛肉的产品是因为荷尔蒙的含量超标。欧盟认为荷尔
18、蒙这种物质会对人体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就限制了含有荷尔蒙的牛肉,但是其他的贸易方并不这么认为,因此双方就进入了WTO解决程序。另一个比较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的虾子案,很多的发展中国家说美国禁止虾类的进口。这是因为美国诉求的理由是发展中国家捕虾的器具并不具有保护海龟的装置,美国认为必须具有保护海龟的装置才能够在捕虾的时候不伤害到海龟,才能够保护环境,因此双方产生了争执。还有像欧美的沙利鱼也是同样的案子,这个告诉我们WTO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必须要考虑标准化和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报告的第二点,也就是标准中的经济利益的问题,政府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我想这个标准有以下几点功
19、能,第一点就是保证消费者可以得到保证质量的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有了这种保证以后可以看到经济的利益是很大的,在社会经济中的各个角色之间的经济的交换就会更加地频繁,这就是因为有了标准的保证。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兼容性的问题,比如说一个东西可能有几千个零件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这些组成部分的供应商之间不具有兼容性的话,可见这种生产是不可能的,因此兼容性也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正因为有了标准的保证,才有了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可以顺利地进行,不至于因为兼容性而产生问题。这就是标准很重要的一个功能,而且这些产品到市场上以后,与其他相配套的产品一起使用的时候,也可以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这也是标准的功能。
20、比如说一个很重要例子就是像电信领域和通讯领域的产品,我们知道所谓的网络用户使用的越来越多,这样它的效用就越来越大,因此如果一个电话网络中用户越多,它的效用也就越大。还有比如说像移动电话系统中的单一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欧洲和亚洲相比,移动电话进入各国市场的准入费是不一样的,正是由于在电信产业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欧洲和亚洲有统一的EMS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的时候这种标准更加明显,因此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成为促进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工具。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外部性的积极效应。刚才我为大家主要讲的是移动电话方面的情况。在这些领域很多标准都是由产业界人士自己制定的,这个领域并不一定要政府介入参与
21、制定相关的标准,这些产业界的人士能力很强,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并不需要依赖政府的更多介入,但是与此同时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企业界、产业界无法自行解决的,在这种时候就当然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制定一些方法的标准,或者产品的标准,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市场失灵。在这一张幻灯片上,我举了两个市场失灵情况,第一个就是信息不充分,比如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并不太清楚这个产品的一些具体的性能,对于生产者来说,显然他对于产品的情况了解远远超过了消费者,比如说这个产品是不是安全,那么在发达国家也许这方面能够稍微好一点,但是在很多市场上、实际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于
22、统一产品的信息拥有量是不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信息不充分,因此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可能是具有欺诈性的,也有可能是不安全的。在这种情况下也许生产者是出于自己追求利润的考虑,不愿将更多的信息披露给消费者,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政府介入,强令企业披露相关的信息。比如说制定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是生产者将产品放到市场上销售,就要满足一定的信息披露的义务,这样对于消费者保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这个信息不充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另外一方面,我选择的市场失灵的情况就是环保方面的考虑,很多政府都要求生产的产品和销售的产品在节能方面、在保护环境方面都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至少他们都有一些污染的最高允许量,以此来保证
23、生产产品不会对环境产生过高的危害,尤其是汽车的排放,还有相关的一些标准都是出于这种政策考虑。政府出台这种标准主要的目的是能够控制排放气体的危险,当然我举出的这些例子都是想说明技术标准实际上是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好处的,当然在这方面政府和社会都有合理的理由来制定这种标准。那么这张幻灯片上我又列出了标准的一些好处,从WTO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做贸易的话,各国如果能够制定标准,那么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如果各国坚持自己的标准的话,那么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世界贸易报告花了很大的篇幅仔细地研究这个问题,我想简要地总结一下我们这个报告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结果,也就是说采用标准对于贸易到底
24、是不是具有负面的影响。这张幻灯片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结论,首先就是兼容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标准能够相互兼容的话,实际上对于经济和贸易来说,总体上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兼容性这一个角度来讲,不应该对技术标准抱有过多的担忧。在另外的两个方面,包括信息不对称性和负面的外部性方面,到底技术标准对贸易的影响是好是坏,现在我们的结论还是不太清楚的,在这个领域还是比较模棱两可,在这个方面到底对于产品的安全要求,或者对于环保的要求,是否会对贸易产生促进或者阻碍的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结论,主要是因为有些案例研究显示,如果是能够提高产品安全标准的话,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和交易的发展,但是也有另外一些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化 国际贸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