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2 古诗三首示示 儿儿陆游 人教五年级上册 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谁来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陆游的遗嘱内容到底是什么吧。12 古诗三首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12 古诗三首简介背景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和,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12 古诗三首示
2、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给给儿子们看儿子们看揭示诗题 12 古诗三首质疑提问看了诗题,你有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12 古诗三首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12 古诗三首疏通诗意,理解内容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理解古诗的内容默读古诗,找出
3、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12 古诗三首示 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本来,原来。但:只。九州: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这里指宋朝的领土。王师:指宋朝的军队。定:收复。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同:统一。无:通“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乃,你的,你们的。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2 古诗三首这首诗写出了诗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无限的希望,表表达了他渴望收复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的强烈
4、爱国情怀。诗句大意:诗句大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什么也没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什么也没有了,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有了,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时候,不要忘记告诉忘记告诉我。我。疏通诗意,理解内容 12 古诗三首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下列问题: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把握重点感受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到诗人的爱国情感,即使死去,也会惦记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
5、复失地收复失地。还还能能感受感受到到诗人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诗人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12 古诗三首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想些什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想一想,说一说。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12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望王师又一年。(宋宋 )陆游)陆游拓展延伸,升华情感爱国情感 12 古诗三首填空。背诵示儿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示儿死去_,但悲_。_,家祭_。1.把诗歌补充完整。2.这首
6、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 3.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课堂作业新设计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 不见九州同 元知万事空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2 古诗三首题题临临安安邸邸古诗三首第第二二课课时时林林升升 12 古诗三首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激趣导入 12 古诗三首1、自学生字
7、;课前预习邸邸(dd)(binbin)汴汴熏熏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xnxn)12 古诗三首解诗题题:题写,把诗句写上。邸:官员居住的地方。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题临安邸 12 古诗三首介绍背景这这首诗歌写于北宋靖康二年首诗歌写于北宋靖康二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中,中原国土被原国土被金人金人占领。康占领。康王逃王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南宋朝廷南宋朝廷并没有接受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图强,只求,只求苟且偷生,对外苟且偷生,对外一味屈膝。同时,一些达官一味屈膝。同时,一些达
8、官显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显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12 古诗三首读诗句1.大声朗读诗句。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邸:官府,官邸。邸:官府,官邸。休:停止、罢休。休:停止、罢休。直:简直。直:简直。汴汴(binbin)州:即)州:即汴梁,汴梁,北宋京城北宋京城 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煦的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暖风”。临安:南临安:南宋的京城宋的京城,今,今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9、。12 古诗三首释诗意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女一起寻欢作乐,纸醉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这些达官贵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这些达官贵人们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人们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安宴乐于
10、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12 古诗三首入诗境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那个字词句让你感到了美?那个字词句让你感到了美?12 古诗三首悟诗情抓住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品味:含义深刻的诗句品味: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暖风熏得游人醉表表达了达了对统治者对统治者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苟且偷生,整日陶醉于歌舞生平,醉生梦死生活的醉生梦死生活的辛辣讽刺与作者的无奈。辛辣讽刺与作者的无奈。“暖风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风。“游人游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12 古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