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 .doc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通风系统,计算排风量,进行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平衡并联管路的阻力,选择合适的风机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工业通风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和应用,对工程设计有初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针对设计题目,查阅要用到的相关技术资料,理清设计的思路。2、根据车间内设备或工艺的布置和生产特点,正确估计有害物质散发源的散发程度
2、,并决定采用何种通风综合措施,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应首先决定局部排风罩的安装位置和设计形式。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外部吸气罩和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根据工艺特点,确定外型尺寸和排风量。3、决定通风系统的空间布置形式。按车间情况及通风系统划分要求,布置外部吸气罩、通风机等设备,用风管将它们连成一体,连接时注意与工艺、土建等设计相配合,确定风管走向,选择风管的材料及连接附件(清扫孔和调节阀等的安装位置和结构)。 4、根据系统布置方案,绘制系统图(单线草图)。这种图的绘制不用一般的投影方法进行,管网及除尘设备、风机的空间位置并不重要,图中主要表达各吸点、管道、风机相互关系和管件的数量。作图时,可大致按比
3、例绘制,作业机、风机用简单图形表示,管道用单线表示并用短线划出管段位置。5、进行风管的水力计算。设计目的:确定风管断面的尺寸和阻力,进而为选择风机和电机提供依据。方法: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和静压复得法。目前常用的是假定流速法。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1)对各管段进行划分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在系统图的每一节点处标注一个编号,凡是气体流量和管径不变的管段编为独立管段,作为一段编一个号,编号时,先找出管道的主管线(即阻力最大的管线,也称最不利环路,一般是最长的管线),从进风口至吸风口依次编号,其它作为支管。在每一独立管段旁注明管段长度及管内气体流量。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不
4、扣除管件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管内流速。按照排除含尘气体的技术经济要求选定风管内的气流速度作为初选流速。流速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流速太小,会导致输送粉尘在管道内堆积,堵塞风管;流速太大,会磨损风管,流动阻力增加,动力消耗增加,因此应综合考虑。具体确定时可参照设计手册中的推荐风速。(3)确定管道断面尺寸及各段阻力损失。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初选流速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确定风管断面尺寸时,应采用参考资料中所列的通风管道统一规格,以利于工业化加工制作。按照规格化风管断面尺寸,计算实际流速。进而确定实际动压,计算各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4)平衡并联管路阻力。为了保证各送、排风点达到预期的
5、风量,两并联支管的阻力必须保持平衡。对一般的通风系统,两支管的阻力差应不超过15,除尘系统应不超过10。若超过上述规定,就需要进行平衡工作,平衡的方法有以下三两种: 调整管径。把需要提高阻力的管道(支管)的直径适当缩小,使风管中的风速相应提高。由于风管阻力的大小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风管直径的缩小就使风管的阻力提高很大这种以缩小管径来提高阻力的方法,主要用于阻力相差较大的情况。在进行压力平衡计算时一般不允许放大主管的直径来实现压力平衡,因为主管直径放大后其风速要下降,粉尘可能会沉降。式中:D调整后的管径;D调整前的管径;p调整后的压力即达到平衡时的压力;p调整前的压力。调节风量。用于两支管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 通风 课程设计 指导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