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PPT课件.ppt
《《铜绿假单胞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绿假单胞菌》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概况n n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n n铜绿假单胞菌形态为直或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形态为直或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大小大小0.50.50.8m1.50.8m1.53.0m3.0m。有。有1 13 3根单根单端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端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微荚膜,不形成芽胞。微荚膜,不形成芽胞。革兰染色革兰染色阴性。专性需氧阴性。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
2、长良好,菌落大小不一,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一,平均直径平均直径2mm2mm3mm3mm,扁平,边缘不整齐,且,扁平,边缘不整齐,且常呈相互融合状态。由于本菌产生水溶性色素,常呈相互融合状态。由于本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使培养基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有金属光泽和生姜气味,菌落周围上菌落较大,有金属光泽和生姜气味,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溶血环。在肉汤中形成菌膜,肉汤澄清形成透明溶血环。在肉汤中形成菌膜,肉汤澄清或微混浊或微混浊,菌液上层呈绿色。培养在菌液上层呈绿色。培养在pH8.0pH8.0的碱的碱性环境中,有自溶现象。性环
3、境中,有自溶现象。的n n铜绿假单胞菌是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在琼脂平板上能的代表菌种,在琼脂平板上能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最适宜生产生蓝绿色绿脓素,感染伤口时形成绿色脓液。最适宜生长温度为长温度为3535 3737,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在4242时仍时仍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对能生长,据此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进行鉴别,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营养要求不高。n n菌体菌体0 0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有两种成分,一为内毒素蛋白,是一种保护性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
4、将铜绿抗原,另一为酯多糖,具有特异性,根据其结构可将铜绿假单胞菌分成假单胞菌分成1212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假个血清型,此外还可利用噬菌体或铜绿假单胞菌素分型。单胞菌素分型。n n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铜绿假单胞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存,对紫外线不敏感,湿热5555 1 1小时才被杀灭。小时才被杀灭。G G-致病菌标本来源分布致病菌标本来源分布19942001年共监测10,279株菌呼吸道58%泌尿道12%伤口6%血液5%胆汁4%各种脓液3%其他12%7 7年间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株数)年间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
5、菌(株数)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变形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沙雷菌属其它假单胞菌属其它假单胞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时间:1994年2001年医院:414家菌株:5541949株呼吸道常见呼吸道常见G G-致病菌致病菌血液中常见血液中常见G G-致病菌致病菌泌尿系常见泌尿系常见G G-致病菌致病菌连续连续7 7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数)(株数)菌株数554104813481542129116781949总菌株总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46.
6、90%46.90%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属31.00%31.0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20%9.20%黄杆菌属黄杆菌属1.70%1.7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50%1.50%产碱杆菌属产碱杆菌属1.70%1.70%非发酵糖非发酵糖G G-致病菌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问题铜绿假单胞菌的问题n n院内获得性院内获得性n n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首位病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首位病因n n引起的菌血症死亡率引起的菌血症死亡率70%70%n n所有广谱抗菌素对其耐药已升高至所有广谱抗菌素对其耐药已升高至2037%2037%n n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严重院
7、内获得性感染的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严重院内获得性感染的 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存在于正常人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存在于正常人的 皮肤、肠道和呼吸道等处。因其易定植、变异、天然皮肤、肠道和呼吸道等处。因其易定植、变异、天然 耐药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临床抗耐药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临床抗 菌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且随着近年抗生素、免疫抑制菌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且随着近年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肿瘤化疗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剂、肿瘤化疗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和耐药率不断上升。其在各大医院细菌分离率调查的数量和耐药
8、率不断上升。其在各大医院细菌分离率调查中均居于首要位置。中均居于首要位置。20012001年常用抗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年常用抗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活性中介加耐药率 0405 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结果种抗菌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结果 株株(%)耐药机制n n基因改变与耐药基因改变与耐药基因改变与耐药基因改变与耐药 n nPAPA基因组上结构基因的突变、插入或缺失是导致多药耐药基因组上结构基因的突变、插入或缺失是导致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由细菌自身基因突变而引起的耐药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由细菌自身基因突变而引起的耐药不能传播能传播,但大多细菌的耐药可以在菌
9、间进行转移但大多细菌的耐药可以在菌间进行转移,因此认为因此认为大多数细菌耐药是由获得外源耐药基因引起的。结构基因大多数细菌耐药是由获得外源耐药基因引起的。结构基因的改变可以导致以下的几种情况:的改变可以导致以下的几种情况:使细菌表达水解酶或使细菌表达水解酶或钝化酶水解或修饰抗菌药物而使抗菌药物失活。钝化酶水解或修饰抗菌药物而使抗菌药物失活。药物作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用靶位发生改变,不能与药物结合或亲和力降低。不能与药物结合或亲和力降低。细菌细菌外膜蛋白发生改变外膜蛋白发生改变,如数量减少如数量减少,或孔道变小或孔道变小,导致细胞膜导致细胞膜通透性降低通透性降低,药物不能进入细菌体内。药物不能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 假单胞菌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