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pptx
《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 董董 方方#临床合理用床合理用药有效性有效性经济性经济性安全性安全性适当性#七个七个“适当适当”药物物治治疗目目标时间剂量量途径途径疗程程病人病人#给药给药时间时间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科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科学,探讨药物进入体内后的过程,包括学,探讨药物进入体内后的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时辰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和时辰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物效应与机体生物周期的相互关系药物效应与机体生物周期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的科学。适当的适当的时间用药用药间隔间隔#什么是半衰期?什么是
2、半衰期?药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从最高值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示,单位min或h。t1/2=0.693/k#半衰期分半衰期分类生物半衰期生物半衰期(biologic half-life)是指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plasma half-life)是指药物的吸收和消除达到平衡时,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到一半所用的时间。一般的半衰期都是指血浆半衰期。#半衰期的作用半衰期的作用使药物在患者体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而又不至于中毒。制定合理用制定合理用药间药间隔隔时间时间1.计算药物达到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2.计算体内药物的残留量。预预知知药药物在体
3、物在体内内的的变变化化趋势趋势#t1/2与与稳态血血药浓度度#体内体内药量随量随t1/2的消除的消除1个t1/22个t1/23个t1/24个t1/25个t1/26个t1/27个t1/28个t1/29个t1/210个t1/20%10%20%30%40%50%60%70%80%90%100%502512.56.253.131.560.780.390.20.1体内残留药量(%)被消除的药量(%)#半衰期的半衰期的类型型慢速消除类慢速消除类超慢速消除类超慢速消除类超快速消除类超快速消除类快速消除类快速消除类中速消除类中速消除类非线性动力学类非线性动力学类t1/2类型类型#非非线性性动力学力学类 此类药
4、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情况往往因人而易,用药剂量较难掌握。若长期应用最好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用药方案,在接受治疗浓度时最好小剂量的增加服药量,以防血药浓度突然升高而中毒。如:阿司匹林、苯妥英钠、保泰松。#非非线性性动力学消除力学消除药时曲曲线 当体内药量(血药浓度)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将为恒量消除的零级动力学,而药量(血药浓度)降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将转化为恒比消除的一级动力学。#超快速消除超快速消除类(t1/21h)此类药物大多吸收快,消除亦快,不易在体内蓄积,可多次应用,如用药不当,亦可使血中药物浓度偏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此类药物应用冲击治疗的方法,使血药浓度高出MIC数倍,
5、且使血中药物较高浓度保持较长时间以达较好的疗效。例如:青霉素t1/20.5h。#此类药物吸收较快,消除亦快,也主张多次应用。由于其消除快,往往易忽视一些药物的体内蓄积,长时间用药会使毒性增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稳态后的分布容积明显增加,使谷浓度升高,明组织中有蓄积,故造成肾耳毒性增加。例如:庆大霉素t1/22h。快速消除快速消除类(t1/2=14h)#此类药物主张3-4次/d的给药方案,最好6h或8h一次,使血药峰谷浓度波动在最小范围中,一方面比较安全,另一方面可减少晚上到次日晨由于服药时间长引起血药浓度下降而造成疾病的复发。例如:左氧氟沙星t1/24-7h。中速消除中
6、速消除类(t1/2=48h)#慢速消除慢速消除类(t1/2=812h)此类药物主张2-3次/d的给药方案,最好为8h一次或12h一次,由于病人长期服药!仍感2-3次/d的服药方法不便。为此,这类药物的缓释片也不少。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可维持血药浓度12-24h。#此类药物可1次/1d服药或数日1次服用,但前者优于后者。因为1次/1d服药剂量往往比1次/隔日服药剂量小1倍,其血中药物浓度波动范围要小的多。且每天定时定量服药,这样更安全,也比较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超慢速消除超慢速消除类(t1/224h)#影响半衰期的因素影响半衰期的因素药物相互作用酶促酶抑尿液PH年龄病理状态饮食时辰剂量给
7、药途径#t1/2与零与零级动力学力学过程程 药物的消除速率与体内药量无关,t1/2与体内药量或浓度有关,此时t1/2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不是常数,随血药浓度而改变。血药浓度越高,t1/2越长。t t1/21/2=0.5C=0.5C0 0/#药物的消除速率与体内药量成正比关系(即线性关系),此时药物的t1/2与体内药量无关。为一恒定值,是一个常数,不随血药浓度高低和给药途径的变化而改变。t1/2与一与一级动力学力学过程程t t1/21/2=0.693/=0.693/#零零级动力学与一力学与一级动力学力学#t1/2与与给药间隔隔t1/2非常短:若该药物治疗窗较宽,可采用适当加大给药剂量。适当延长给
8、药间隔,但要使给药间隔末期仍能保持有效血药浓度水平: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可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案。按照t1/2给药:对于t1/2为4-8h的药物,主张34次d的给药方案,;也可采用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然后再给予维持剂量给药方案,这样血药浓度就能始终维持在稳态水平。t1/2较长:对于t1/2较长的药物,若t1/2按给药则可能引起血药浓度较大波动,临床多采用适当缩短给药间隔、多次分量给药方案。以减小血药浓度波动性。#零零级动力学与一力学与一级动力学力学 一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 零级动力学半衰期与浓度无关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半衰期与浓度有关药时半对数曲线是直线药时半对数曲线是直线 药时半对数曲线是曲线AUC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半衰期 临床 合理 用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