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办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办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3-2014学年小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办法(教基20052号),结合我镇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实施小学生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组
2、织纪律、身体素质、劳动技能、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
3、变化的过程。(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二、评价内容与方法(一)评价内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组织纪律、身体素质、劳动技能、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七个方面。其七个方面分解为22项要素,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见附件二)。各班要为每一位学生设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
4、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填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要坚持诚信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尽可能使记录的情况、事件典型、客观、真实。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等情况,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写出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发展性评语,记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评定,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质潜能。(二)评价依据。评价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依据。各班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具体的低、中、高学段的评价标准。(三)评价范围。全校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四)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
5、维度的要求,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确定自评等级。2.学生互评。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互评等级。3.班级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发展性 综合素质 评价 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