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体制课件.ppt
《财政管理体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管理体制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理制度和管理形式。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二、二、分级财政体制收支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分级财政体制收支划分的原则与方法三、分级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三、分级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四、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四、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第1页/共36页 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的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能。一、
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1 1、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 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政府、地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各自的,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配权和和财政管理权。财政管理权。第2页/共36页2 2、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政政府府
3、间间分分级级财财政政管管理理体体制制主主要要包包括括各各级级政政府府间间的的事事权权划划分分、收收支支划划分分和和政政府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内容。间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内容。财权反映着事权。财权反映着事权。在在合合理理地地划划分分了了事事权权之之后后,要要对对支支出出的的职职责责细细化化,特特别别是是在在中中央央与与地地方方之之间间有有交交叉叉的的支支出出、跨跨地地区区性性支支出出、具具有有外外溢溢性性的的支支出出时时,更更应应该该防防止止互互相相干干扰扰,避免混淆不清避免混淆不清,力求边界几清晰力求边界几清晰。第3页/共36页3 3、现代西方财政理论对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现代西方
4、财政理论对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西西方方财财政政理理论论界界是是从从公公共共产产品品的的分分析析入入手手的的,普普遍遍承承认认政政府府具具有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这三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这三大职能: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事关国家全局利益的收入分配职能事关国家全局利益的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稳定经济职能地方政府地方政府 地域性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地域性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 英国学者巴斯特布尔英国学者巴斯特布尔提出了提出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几个原则:几个原则:技术原则技术原则:凡属复杂的支出项目应划归中央财政凡属复杂的支出项目应划归中央
5、财政,一般性的而又需要适时进一般性的而又需要适时进行监督的支出项目归地方财政行监督的支出项目归地方财政;利益原则利益原则:凡属事关国家范围内的整体利益的支出凡属事关国家范围内的整体利益的支出,应划归中央应划归中央,而与地方而与地方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则应划归地方政府利益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则应划归地方政府;行动原则行动原则:行动需要一致的项目归中央行动需要一致的项目归中央,须因地制宜安排的支出归地方财政。须因地制宜安排的支出归地方财政。第4页/共36页美国经济学者阿图美国经济学者阿图埃克斯坦埃克斯坦更重视决策程序问题,更重视决策程序问题,认为认为:与与中中央央政政府府决决策策相相比比较较,地地方方
6、政政府府通通过过一一项项决决策策程程序序所所需需的的时时间间更更短一些短一些,能符合本地居民的利益能符合本地居民的利益,体现本地居民的偏好和习惯。体现本地居民的偏好和习惯。中央决策往往会因为决策程序过长而错过了执行的最佳时机。中央决策往往会因为决策程序过长而错过了执行的最佳时机。因因此此,除除国国防防、外外交交、国国家家管管理理等等项项支支出出须须由由中中央央财财政政承承担担之之外外,其其他支出应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他支出应主要由地方财政负责。美国经济学者塞力格曼美国经济学者塞力格曼提出提出:规模较大的支出归中央财政规模较大的支出归中央财政,规模较小的支出归地方财政。规模较小的支出归地方财政。
7、美国财政学者费舍尔美国财政学者费舍尔认为认为:外外溢溢性性较较小小和和地地方方性性较较强强的的公公共共产产品品,包包括括基基础础设设施施、警警察察、消防等消防等,更适合于由地方政府提供。更适合于由地方政府提供。这这些些观观点点对对西西方方各各国国财财政政支支出出的的实实践践影影响响很很大大,使使得得各各级级政政府府的的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与其与其职责范围职责范围之间形成了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对应关系密切的对应关系。第5页/共36页4 4、各级政府在财政三大职能上的事权划分各级政府在财政三大职能上的事权划分及及收支范围收支范围各级政府在财政三大职能上的事权划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各级政府在财政三大职能上的事
8、权划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上的事权划分资源配置职能上的事权划分收入分配职能上的职责收入分配职能上的职责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上的职责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上的职责 第6页/共36页 二、二、分级财政体制收支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分级财政体制收支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因此收入在政府间的合理划分指的主要是应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因此收入在政府间的合理划分指的主要是应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以保证各级政府职能发挥的分税方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以保证各级政府职能发挥的分税方法。1 1、政府间分税的一些基本原则政府间分税的一些基本原则 流动性税基的税种应为中央税流动性税基的税种应为
9、中央税,不能流动的或难以流动的税基属地方税。不能流动的或难以流动的税基属地方税。具有再分配性质、以支付能力为基础的税种应为中央政府所掌握。具有再分配性质、以支付能力为基础的税种应为中央政府所掌握。有差别的累进税率应由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征有差别的累进税率应由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征,形成统一的累进税形成统一的累进税,并使之成为中央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有力工具。并使之成为中央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有力工具。地方政府适于征收受益型税即依地方政府适于征收受益型税即依据据受益原则征收的税。受益原则征收的税。因为这类税收是根据人们获得利益的大小来征收的因为这类税收是根据人们获得利益的大小来征收的,较
10、高的税率意味着可以较高的税率意味着可以获得较高水平的利益,获得较高水平的利益,各地区税率的差别会被各地区税率的差别会被利益水平利益水平的差别所中和的差别所中和,不会引不会引起生产和居住地点选择上的扭曲。起生产和居住地点选择上的扭曲。税基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平衡的税种应为中央税税基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平衡的税种应为中央税。因为这类税若由地方政府来征收因为这类税若由地方政府来征收,则会引起各地财政收入的极大差异则会引起各地财政收入的极大差异,影响影响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平衡地方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平衡,加大地区间财政利益的差距。加大地区间财政利益的差距。收入易发生周期性波动的税种应由中央政府征收。收入易发
11、生周期性波动的税种应由中央政府征收。这这样样做做既既可可以以使使税税收收成成为为中中央央政政府府稳稳定定宏宏观观经经济济的的一一个个重重要要的的政政策策工工具具,又又可以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可以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在税收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收入比重较大的税种应为中央税。在税收体系中占主要地位、收入比重较大的税种应为中央税。第7页/共36页 2 2、税种的划分税种的划分考虑到应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保证地方收入考虑到应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保证地方收入的稳定增长,可以对税种做如下划分:的稳定增长,可以对税种做如下划分:个人所得税应为中央税。个人所得税应为
12、中央税。因因为为其其税率是累进的税率是累进的,并且税收收入会随并且税收收入会随经济发展发生周期性波动经济发展发生周期性波动,可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及调节宏可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及调节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手段。公公司司所所得得税税和和增增值值税税应应由由中中央央政政府府进进行行统统一一的的管管理理,并并可可以以成成为为中中央央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工具。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工具。资资源源税税应应为为中中央央税税。因因为为其其税税基基具具有有地地区区间间分分布布极极其其不不平平衡衡的的性性质质,若若由由地地方方政政府府征征收收,各各地地会会仅仅仅仅因因为为自自
13、然然资资源源分分布布的的差差异异而而造造成成财财政政能能力的不平衡力的不平衡,加大中央政府进行地区间财力调节的难度。加大中央政府进行地区间财力调节的难度。非非流流动动性性税税基基的的税税收收,如如土土地地税税、房房产产税税等等,可可以以作作为为地地方方政政府府的的主主要税种要税种,以稳定地方的财政收入。以稳定地方的财政收入。地地方方政政府府可可以以根根据据各各地地的的实实际际情情况况,开开征征一一些些使使用用费费和和捐捐税税。该该类类税税费费属属于于受受益益型型税税,不不易易引引起起资资源源配配置置的的扭扭曲曲;且且税税收收较较为为分分散散,由由地地方方政府征收可以因地制宜政府征收可以因地制宜
14、,提高效率。提高效率。第8页/共36页3 3、税收分税收分享享一种税收可以由各级政府共同分享。税收分享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税收可以由各级政府共同分享。税收分享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由两套税制共同征收。由两套税制共同征收。对对某某一一税税基基只只设设置置中中央央税税,地地方方政政府府通通过过在在中中央央税税税税率率上上附附加加一一定定的比例或以附加费的形式分享。的比例或以附加费的形式分享。只只设设一一种种税税,由由一一级级政政府府进进行行征征管管,征征得得的的收收入入在在中中央央和和地地方方政政府府之间分享。之间分享。在在这这三三者者
15、中中进进行行选选择择是是构构建建一一个个合合理理的的税税收收体体系系的的重重要要组组成成部部分分,所所以以也也应应该该从从公公平平和和效效率率的的角角度度出出发发,并并应应保保证证各各级级政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收入。府取得足够的财政收入。一一般般认认为为,后后两两种种方方式式比比较较可可取取,因因为为对对一一个个税税基基同同时时征征收收两两种种税税会会使使税税收收体体系系变变得得更更加加复复杂杂,加加大大征征收收、管管理理及及协协调调的的费用。费用。第9页/共36页三、分级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三、分级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 现现实实中中,不不同同程程度度地地存存在在着着事事权权与与财财权权、财财力
16、力的的纵纵向向与与横横向的不均衡。为缓解矛盾要建立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向的不均衡。为缓解矛盾要建立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从世界范围上看从世界范围上看,各国一般都在中央与地方划分收支的基各国一般都在中央与地方划分收支的基础上础上,辅之以方式有别、程度不同的政辅之以方式有别、程度不同的政府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间转移支付制度,用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用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概念概念在我国在我国是在是在19931993年分税制财政体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与方案酝酿过程中才被广泛应用的。制研究与方案酝酿过程中才被广泛应用的。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是一个国
17、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包括上级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政府对下级政府的各项补助,向上级政府的上解、共享税的向上级政府的上解、共享税的 分配分配,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补助等。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补助等。转移支付范围仅限于政府之间转移支付范围仅限于政府之间,财政资源的转移是财政资源的转移是无无偿的偿的。第10页/共36页1 1、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的目标弥弥补补财财政政缺缺口口。财财政政缺缺口口是是地地方方财财政政收收支支不不对对称称的的结
18、结果果,但但不不是地方财政赤字是地方财政赤字;是对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是对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服务过程中受益外溢的补偿务过程中受益外溢的补偿;确确保保地地方方政政府府最最低低服服务务水水准准的的实实现现,保保证证地地方方政政府府最最低低的的公公共产品和劳务提供水平。共产品和劳务提供水平。由由于于自自然然条条件件、经经济济条条件件和和历历史史背背景景的的差差异异,各各地地满满足足最最低低公公共共产产品品和和劳劳务务提提供供的的自自有有财财力力存存在在差差别别,这这就就要要求求中中央央政政府府提供财力以确提供财力以确保保地方政府最低服务水平的实现地方政府最低服务水平的实现;缩小地方政府间
19、财政净受益的差别缩小地方政府间财政净受益的差别,缩短地区间经济差距缩短地区间经济差距扩扩充充经经济济建建设设和和社社会会发发展展的的“瓶瓶颈颈”,体体现现国国家家的的产产业业政政策策,履行政府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职能。履行政府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职能。第11页/共36页 2 2、政府间、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特征转移支付制度的特征 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虽然虽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是多数国家国家的转移交付制但是多数国家国家的转移交付制度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度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弹性化弹性化 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补助不是一成不变
20、的,避免固化中央政府的支出避免固化中央政府的支出结构结构,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公式化公式化不不少少国国家家都都设设计计出出较较为为科科学学的的公公式式,作作为为拨拨款款的的依依据据,从从而而提提高高了了转转移移支支付付的的透透明明度度和和规规范范性性,排排除除了了转转移移支支付付过过程程中中的的随随意意性性。一一旦旦公公式式被被认认可可,就就照照此此办理办理。法制化法制化健健全全的的法法律律体体系系是是转转移移支支付付制制度度有有力力的的保保障障。不不仅仅转转移移支支付付制制度度运运作作的的外外部部环环境法制化境法制化,而且而且,转移支付制度本身也以立法
21、的形式加以确立。转移支付制度本身也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立。鼓励性鼓励性设设计计转转移移支支付付应应鼓鼓励励健健全全的的财财政政管管理理,抑抑制制无无效效率率的的财财政政行行为为。因因此此,不不应应设设立专门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转移支付。立专门用于弥补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转移支付。可预见性可预见性拨拨款款机机制制应应保保证证地地方方政政府府所所得得份份额额的的可可预预见见性性,有有利利于于地地方方政政府府合合理理地地安安排排与与使使用用这这些些资资金金,因因此此,转转移移支支付付制制度度的的意意图图、基基本本思思路路、主主要要方方法法、所所采采用用的的数据数据与分配结果等,应高度透明化。与分配
22、结果等,应高度透明化。第12页/共36页四、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四、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自建国以来,我国财政自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变动管理体制经历过多次变动 总的趋势是根据总的趋势是根据“统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的原则 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实行各种形式逐步过渡到实行各种形式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的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的体制。级管理的体制。第13页/共36页1 1、建国初期、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生产停顿、职工失业、通货膨胀等残破不堪的经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生产停顿、职工失业、通货膨胀等残破不堪的经济局面,只能
23、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济局面,只能实行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把国家收入和支出的支配权集中在中央,即是把国家收入和支出的支配权集中在中央,即“统收统支统收统支”制度。制度。优点:中央是唯一的分配主体,实现了经济资源的集中安排使用。优点:中央是唯一的分配主体,实现了经济资源的集中安排使用。缺点:不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形成最大合力。缺点:不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形成最大合力。2 2、“一五时期一五时期”我国从恢复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国民经我国从恢复国民经济开始转向有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
24、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财政下放了权限,实行中央、省(市)和县(市)三济发展变化相适应,财政下放了权限,实行中央、省(市)和县(市)三级财政。把地方收人划分为: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级财政。把地方收人划分为: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支出大体上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支入,支出大体上按照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各级财政支出范围。出范围。3 3、19581958年年19591959年年 这一时期,经济管理体制作了较大的改革,中心是扩大地方的权限。财这一时期,经济管理体制作了较大的改革,中心是扩大地方的权限。财政管理体制也相
25、应作了重大的改革,即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收入归地方,政管理体制也相应作了重大的改革,即中央企业下放给地方,收入归地方,支出也相应地下放,实行以收定支,确定收支比例、五年不变,但只执行支出也相应地下放,实行以收定支,确定收支比例、五年不变,但只执行了一年,而后改了一年,而后改“总额分成、一年一变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做法。的做法。4 4、19611961年年19661966年年 19611961年中央实行年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与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与国民经济调整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作了必要的改进,主要采取集中财政,加强财政管相适应,财政管理体制作了必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管理 体制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