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周二次备课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周二次备课反思.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内容:教科书53页做一做及练习八14题。课型: 练习课教材分析:例2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使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以本单元45页主题图中特别列车和普通列车的运行为题材,引入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其用意与例1一样,一方面使学生体会计算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另一方面为学生理解“速度”概念以及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又一次铺垫。学情分析:第(2)题的重点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在前面的乘法学习中都已解决,所以让学生独立解决
2、这些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2、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点:1、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2、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 口算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4072= 4072= 4072= 2020= 4090= 5027= 6085= 9084= 2、笔算:7086= 7908= 54278=说一说笔算的
3、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坐过火车吗?说说坐火车的感受。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火车?学生自由谈话,在谈话中导入新课。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怎样解决?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小精灵聪聪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出算式:16030= 10630(二)学生探究学习1、学生分小组学习。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16030= 10630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16030=,可以口算:先
4、算163得48,再在后面添两个0。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这样写竖式: 160 304 8 0 0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自己计算一下10630,全班交流展示出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总结出10630的简便计算方法。 2、学生交流:积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3、做一做: 2 2 0 4 0 1 6 0 6 0 3 6 02 5 5 8 01 2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5090 4080 3230 1905 70140 30030 2140 25302、计算。 39013 30550 18050 24022四、课堂小节: 说说这节课有
5、什么收获?随堂检测:20830 20640 29020 46040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反思: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加强训练。做题粗心。第六课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54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八510题。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教材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教学“速度”概念。突出“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教材列举两例加以说明:“特别快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160千米;小林每分钟行走60米。”这里的“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指导学生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如上例中特别快车的速度和小
6、林步行的速度分别写成:150千米/时、60米/分。使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速度的概念,教学时,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和“走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每秒、每日等等。“路程”应有别于“距离”。“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线段的长,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为了加强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应根据教材的要求“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在
7、班上交流。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学会速度的写法。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重难点:1、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2、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调查教学过程: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采访同学,从家到学校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大约行了多少时间?你们能知道第一个同学家到学校有多远吗?(学生猜)我们数学一定要实事求是,刚才我们只是猜的,具体是不是呢?我们还要实际算一算,那现在我
8、们能计算出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样我们就能算出来?出示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自行车 每分钟行驶225米公共汽车 每小时行驶30千米摩托车 每小时行驶15千米小汽车 每小时行驶60千米“速度”指的是什么?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结:“速度”用来表示每分钟、每小时行的路程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表示速度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速度表示法:225米/分 30千米/时 15千米/时 60千米/时速度的写法有什么特点?速度表示:路程/单位时间请同学们算出刚才几个同学家到学校的路程,分组算出得数后汇报。你还知道其它的速度吗?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1、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你能算出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9、。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25米,不知道他骑的时间,所以没法算出行的路程。出示例3:(1)一量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学生先独立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802=16022510=22502、 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在上题中,80千米/小时叫速度,2小时叫时间,行的 路程叫路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怎样求时间?怎样求路程?教师讲解: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的问题,叫行程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行程问题
10、。(三)分层练习1、 出示几种速度,用简便方法写出来。猎豹奔跑的速度可大每小时110千米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40米2、 速度 时间 路程 225米/分 8分 120千米/时 10小时 340米/秒 12秒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3、 练习八中的8、9题四、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课堂目标检测题:1、 出示几种速度,用简便方法写出来。猎豹奔跑的速度可大每小时110千米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20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跑多少米?板书设计:行程问题路程/单位时间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 时
11、间=速度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速度的概念,教学时,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和“走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每秒、每日等等。“路程”应有别于“距离”。“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线段的长,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为了加强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应根据教材的要求“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在班上交流。 第七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九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例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
12、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2)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引导学生广泛交流,畅说自己发现的规律,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验证规律:引导学生再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正确性。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
13、积的变化规律。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使学生不但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的规律(或模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联结(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规律。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
14、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 8125=620= 24125=6200= 72125=组织小组交流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 404= 25160= 84= 2540=204= 2510=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3)整体概括规律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2、验证规律先用
15、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验算。2648= 1712=2624= 1724=2612= 1736=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应用规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9的1-4题(二)研究“两数相乘,两个因数都发生变化,积变化的规律“。1、独立思考,发现规律完成下列计算,说规律。1824=(182)(242)=(182)(242)=10545(1055)(455)=(1053)(453)=2、组织全班交流,概括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几,它们的乘积不变。三、巩固练习1、书上练习九的1、2、3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长缩小到原来的 ,宽扩大到原
16、来的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四、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59页4、5随堂测试:根据252=50,利用规律,直接写答案。 2520= 25( )=1500 25200= 25( )=200 252000= 25( )=500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通过三个层次的学习,使学生不但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的规律(或模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第八课时 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
17、5做一做及练习十16题。课型: 新授课教材分析:例5通过让学生估算需要准备多少钱购票的具体问题,教学乘法估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如本题中要购104套每套价49元的参观票,在估算“49104”的结果时,将49估成50没有疑义,而将104估成100还是估成110更符合实际呢?这就需要推敲。显然,此题的估算只能估大不能估小,因为估小了钱不够,所以应将104估成110。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初步的估算加减法计算的能力。教学时提供学
18、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的广阔空间。应为学生精心设计能体现自主探索又合作交流的估算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对交流出来的几种不同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进行评价,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并认定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学习乘法估算的全过程,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点:1、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2、难点: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学校组织秋游活动,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公
19、园,去那里的费用是每人元,包括客票和公园门票,四年级全年级共有人,老师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二、联结感悟1、你们能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吗?独立估算,并写出估算过程 。2、小组内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和结果。并说明理由。3、全班交流。反馈学生估算结果。鼓励学生说出多种想法。4、对估算结果进行评价:你认为谁估计得更接近准确的钱数呢?为什么?5000元更好些。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估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小结: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5、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桶,照这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三、巩固
20、练习:1、你是怎样估算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小明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本校有学生688个人,大约是()人。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2、小明同学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场大约长多少米?1800米1200米1500米3、第62页的5、6、7题。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第63页8、9、10、11题。随堂测试:1、沙坪小学有学生612人,全乡有这样的小学19所,全乡约有多少名小学生?2、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他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 到吗?板书设计
21、:估算491045500(元)495010411050110=5500答:应该准备5500元。教学反思:学生具有初步的估算加减法计算的能力。教学时提供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的广阔空间。应为学生精心设计能体现自主探索又合作交流的估算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对交流出来的几种不同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进行评价,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并认定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第九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712题。课型: 练习课教材分析:第7题是整数四则口算的复习。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第9、10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第12题是三
22、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是一道开放题,具有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的价值。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初步的估算的能力。教学时提供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的广阔空间。应为学生精心设计能体现自主探索又合作交流的估算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对交流出来的几种不同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进行评价,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并认定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估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重难点:1、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乘法估算。2、难点:培
23、养学生估算的意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题卡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153= 234= 432= 1207= 1503= 2304= 1530=2340= 2702= 1406= 292= 263=学生先独立口算,然后指几个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2、173 1505 1902 30006 423 242 2107 283 720+58 765-60 4180 1604二、计算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70825 64012 46070 63180 40923 34040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些题,注意竖式的正确写法。三、提高练习:1、运水公司为居民运送纯净水,一月份运送718桶,照这
24、样计算的话,估算一下,全年可以运水多少桶?3、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 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4、 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5、 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四、拓展练习1、 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2、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3、两个因数分别是63和4。积是多少?如果把因数4换成40,400,积分别是多少? 学生口答,再说说根据是什么?四、创新应用1、一箱苹果32元
25、,买1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分别请几个学生来说一说)随堂检测:1、 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3)我们班有68名同学。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2、一本书有50页,每页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板书设计:练习课教学反思:学生具有初步的估算的能力。教学时提供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的广阔空间。应为学生精心设计能体现自主探索又合作交流的估算活动。然后组织学生对交流出来的几种不同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
26、进行评价,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并认定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备)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表标题例题具体内容及要求垂直与平行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例
27、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梯形的的各部分名称。学习画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学情分析: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
28、一方面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为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一些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是第一次正式出现,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教学难点:作图是本单元的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画正方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不难理解,但是不易掌握,应考虑在这部分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如何突破。课时安排:本
29、单元安排七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垂直与平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5页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教材通过主题图唤起学生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学情分析:垂直与平行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教学时应以唤起学生生活经验辨别信息引入,力求展示让学生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30、、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准备投影,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31、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二、画直线,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想到的这两条直线的所有的位置关系。 然后小组交流,综合一下本组同学一共画出了几种?2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出所有的不同位置关系,然后请同学分类。预计分类:第一种:(1)、(3)不相交的为一组;(2)、(4)相交的为一组。第二种:(1)不相交的为一组;(3)延长后会相交的为一组;(2)、(4)相交的为一组。第三种:(
32、1)延长后不相交的为一组;(2)和(3)延长后相交的为一组,(4)垂直的为一组。引导学生概括出:在白纸上画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也可能不相交。3验证。要求学生再任意画两条直线,看一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画直线。二、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探究特性。1认识平行线。(1)归纳:像这样两条永远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2)出示下列几组直线,要求判断哪几组互相平行。(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例子。(4)看书质疑:“同一平面”是什么意思?出示右图帮助理解。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是平行线时,“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认识垂线。(1)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所组成的角的度数
33、。(2)反馈时归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是垂足。(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垂直的例子。三、巩固延伸。1基本练习。(1)找一找(练习十一第1题和第2题)。(2)摆一摆(“做一做”第2题)。(3)折一折(练习十一第3题)。2找出下面图形中互相垂直和平行的线段。3出示长方体框架,在这个长方体框架中,你能找到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线段吗?你们能找到几组?(同桌讨论交流,全班汇报。)四、课堂小结。强调: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或垂线。随堂检测:1、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就说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 )就是( )。3、在一张纸上用尺子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 )。板书设计: 垂直和平行(例子) (例子) 相交 不相交 相交成直角-互相垂直 不相交-互相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教学反思:垂直与平行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弱。教学时应以唤起学生生活经验辨别信息引入,力求展示让学生对垂直与平行概念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要画好平行线和垂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