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建设中“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分析,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
《新城镇化建设中“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分析,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城镇化建设中“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分析,农业经济学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城镇化建设中“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分析,农业经济学论文摘 要: 中国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随着现代中国主要矛盾的改变, 三农 问题的焦点也在发生历史性转型。着眼于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当下中国农民问题从温饱向实现自我转型,农业问题从数量向质量转型,农村问题从稳定向和谐转型,持续小康成为新时期 三农 问题的焦点。为破解现代的焦点问题,打通奔向 中国梦 的 三农 之路,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农业的质量提升是基础,农村的和谐稳定是载体。为此,着眼于现代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举措。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是 三农 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物质知足和精神需求的同步,是新时期 三农 可
2、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建设的协调,是 三农 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关键词语: 新型城镇化; 三农 问题; 转型; 中国; 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下称 三农 问题来历已久。早在一万年前,农业和农民就已在中国大地出现,随着聚落稳定化,农村随后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后 三农 问题被正式提出, 三农 一词最早是1996年由温铁军教授提出并阐述其概念1,2。2003年,正式将 三农 问题写入工作报告,从2004年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到2018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
3、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20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当代化的若干意见,以及2022年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 三农 工作的若干意见,一步一步深化分析农民和农业问题,把农村的改革、稳定、发展深切进入下去, 三农 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享幸福梦、美丽乡村生态梦和当代农村强农梦的美妙中国梦正是建立在 三农 的发展前提下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0-2020年就指出,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讲,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 三农 问题的解决。 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篇名 三农 + 问题 的文章,能够发现相关研究热门的变化。改革开放
4、后, 三农 的相关文章逐步出现,1994年起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发表,至2004年 三农 相关研究到达顶峰,为1158篇;而后又逐年减少。随着国家连续出台的相关政策,过去的 三农 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好解决,虽已获得较好成效,但在新型城镇化时期, 三农 问题焦点发生转型,更深层次的 新三农 问题得以凸显,并被人们所熟知。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在当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讨论 三农 问题并寻求其焦点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时期 三农 问题焦点发生历史性转型 中国原 三农 问题的本质主要表如今:农民数量多、农业落后、农业生产不稳定且价格起伏大、农村文明震荡,解决起来困难大4。时至
5、今日, 三农 问题仍然存在,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其焦点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型。 一农民问题焦点的转型:从温饱问题到实现自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施行的农村反贫困措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2001年中国在其发表的(二零零零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表示,我们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已于2000年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5。2018年,国家新设定贫困线为2300万人,至2021年已下降至166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7%降至1.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日渐上升,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至2021年的14617元。生活质量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38元上升至2021
6、年的12124元。我们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于2018年开场实行,至2020年新农保已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6。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由1980年的每千口人配备1.81名增至2021年的4.28名,农村注册护士由每千口0.20名增至1.62名。能够讲,农民已经基本实现了温饱。 已经实现温饱的农民今后的问题焦点将是怎样更好地实现本身发展,华而不实最大群体是农民工7。1978年农村就业人数为30638万人,至1997年到达巅峰,为49039万人,而后却又逐年下降,至2021年农村就业人数已降至35178万人。这些农民工大多具有一技之长,他们流转于城市与乡村,成为城乡两漂。但由于难以改变固有的农业思
7、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他们难以适应当代化、产业化、商品化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生活,存在农民身份转换、农民的权益保障、无创新能力和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转型8。他们的小康路在何方?另在信息化社会时期怎样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本身收入实现美妙生活?这都成为温饱之后的中国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业问题焦点的转型:从数量问题到质量问题 农业问题曾是社会国家共有的问题。历史上,前苏联和其他社会国家的粮食和农产品的短缺问题就一直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极大不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农业政策改革,各种农产品产量整体呈不断上升发展。如表2,到2021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为64734亿元,耕地灌溉面
8、积为66.593万平方公里。农产品中粮食人均产量为471公斤,棉花为4.4公斤,油料为24.6公斤,猪牛羊肉共46.7公斤,水产品46.4公斤。能够讲,中国农产品已经丰富多彩且到达自给自足。 改革开放至今,粮食产量问题虽已基本解决,但是农产品质量却日益引发了国人的担忧,能够知足现代人民需要的优质农产品缺乏,农产品供给的构造性矛盾非常突出。我们国家农业构造由过去粮食短缺、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平衡、富有余粮的格局,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方式已不符合时代潮流。中国农业问题已由过去的知足数量转型为知足居民高质量生活需求。品质农业现已被纳入工作,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三农村问题焦点的转型:从稳定
9、问题到和谐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的各项基础建设事业发展起来。1978年,农村用电量仅253.1亿千瓦时,至2021年已达9524.4亿千瓦时。截止2021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到达405万公里,有99.1%的乡镇和96.5%的建制村都通了客车。我们国家农村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新形势下,我们国家农村仍面临着新的挑战,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农村空心化加剧,传统文化遭到侵蚀,环境问题严重,怎样协调个人与农村之间、农村传统文化与当代化之间、农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卫之间的关系,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成为当代农村的新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时期 三农 问题的焦点 法
10、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新形势下解决 三农 问题的新焦点,应转变思路,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也要结合现代特点与时俱进,采取新的举措。实现 三农 的可持续发展是 三农 问题的新焦点。 一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 把握农民问题的变化和转型,完成农民身份顺利转换,维护保障农民权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新时期 三农 问题的根本。我们国家实行的城乡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现行的土地政策、农村教育理念及农民传统的务农思想导致了新农民问题。主要表现有:第一,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身份认同边界,多由现有的户籍制度造成的9。加之农村生活与当代化城市之间差距较大、社
11、会人际交往形式等均不一样,使农民对城市没有归属感,造成了农民身份转换仍然困难。第二,农民进城后,相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没有能及时跟进。农民在子女上学、城镇医疗保险、寓居环境等问题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均具较大差异。第三,农民职业与生活上不稳定,城乡收入差距大。现行土地制度使分散的家庭经营难以构成规模经济,直接导致了职业农民的贫困。再者,农业是农民唯一具备的技能,在城市中就业一般只能选择体力活,加之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收入差距拉大。 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建国以来,农业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对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了极大的毁坏。为提高农业供应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的十八大对 三农 工作做了新的任务部署,即
1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当代农业10。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在社会、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等领域的具体表现出11。我们国家农业面临着自然灾祸频发、人口基数较大、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地少水缺的自然条件约束等多重挑战,必须转换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既符合我们国家地少人多、兼顾国内与国际农业发展环境的复杂国情,又可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业发展的质的飞跃。第一,实现农业从总量到构造的转变。做好从 总量 到 构造 的有效转变,坚持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优化调整农业构造,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第二,实现农业从低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