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docx
《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Research of biochemical method in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学 院(系):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专 业: 工业催化 学 生 姓 名: 姜浩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张永春 教授 评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 要“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摘要是毕业设计(论
2、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400-500字。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
3、黑体,小四,加粗。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设计(论文)注:字体:仿宋_GB2312,小四;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阅后删除此文本框。注:论文英文题目。阅后删除此文本框。The Subjec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of DUTAbstract 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Abstract”不可省略。标题“Abstract”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多倍行距1.5倍行距,段后1
4、1磅,段前为0行。标题“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Key words与摘要正文之间空一行。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Key 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
5、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文献综述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方法简介21.3.1 吸收分离法21.3.2 吸附分离法31.3.3 膜分离法41.4 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51.4.1 国内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61.4.2 国外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8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91.5.1 研究内容91.5.2 研究方法91.5.3 研究思路102 利用碳酸酐酶催化反应捕集二氧化碳的基础理论102.1 碳酸酐酶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02.2 碳酸酐酶的结构特点122.3
6、碳酸酐酶的催化性质143 碳酸酐酶在介孔分子筛的吸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153.1 碳酸酐酶固定化和活性测定方法的简介153.1.1 碳酸酐酶常见固定化方法简介163.1.2 碳酸酐酶活性测定方法简介173.2 介孔分子筛吸附固定化实验的材料与方法183.2.1 SBA-15作为碳酸酐酶固定化载体的优点分析183.2.2 实验材料、试剂与实验仪器183.2.3 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与氨基功能化193.2.4 游离态和经固定化碳酸酐酶活性的测定203.2.5 碳酸酐酶应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效果评价213.3 结果与讨论213.3.1 SBA-15以及SBA-15/APTES的表征213
7、.3.2 碳酸酐酶(CA)固定化条件的优化及酶学活性的测定243.3.3 碳酸酐酶应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效果评价273.4 本章小结284 结论28参 考 文 献29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34致 谢351 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全球变暖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环境问题之一1。在导致气候变化的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地球升温影响最大,而人类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70%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据估测地球上大气和水中的CO2含量约为3.671014t (其含碳量约为1014t),而地球上所蕴藏的石油、煤炭等矿物中,大约含碳1013t,地球上CO2含碳量是煤和石油含碳量的10倍左右2。据资料统计,工业化开始的1
8、5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由开始的280ppm上升到 379ppm,地表平均温度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内因此上升了约 0.6 3,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包括物理和生物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产生严重影响4。京都议定书提出,务必要迅速找到能够大量减排CO2的新方法,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更大的灾难5。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对能源需求巨大。高强度的能源使用导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研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国际能源机构机构(IEA)24 日公布统计称,2011年全球二
9、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增长3.2 ,达到316亿吨,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排放量增长迅速。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 2011 年排放量增加7亿吨以上,增加幅度大 9.3 %6。因此中国实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公布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更需要我们科学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1.2 研究意义近年来,大量碳处理技术的新理念、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总结起来可以归为三类:(1)提高能量转换利用率(2)开发利用低碳或无碳能源(3)CO2的捕集和封存技术。前两种方式由于相对简便易行而获得了较广泛的关注,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目前得科学技术条件而言,能量的转换效率在短时间难以产生质的飞
10、跃,汽油机能量转换效率至今不足 40%,电动机效率可以达到 80% 90%,但火力发电机组能效比不足30% ,导致使用电能反而要更多排放废气;低碳甚至是无碳的新能源制造成本高昂,无法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推广应用。既然无法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那么CO2的捕集和封存技术就变得更加有利于解决碳排放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环境友好、可行高效的CO2固定技术7。目前CO2固定技术主要包括:溶剂吸收法、固体吸附法、膜吸收法、冷凝系统法、地质学过程固定和深海固定。以上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均表现出不同的优劣性,本文在今后的讨论中会深入讨论。生化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利用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酶或微生物的特殊生理结构,
11、催化固碳反应的进行,力求从一个经济、高效、温和的角度固定二氧化碳8。鉴于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形势和国内国际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现状。本文以目前学术界对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研究为基础,以碳酸酐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碳酸酐酶捕集二氧化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重点讨论碳酸酐酶的作用机理、固定化、反应条件和其在二氧化碳捕集上的应用效能。1.3 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方法简介根据气源的不同,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包括:吸收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等。1.3.1 吸收分离法 吸收分离法是利用对某种气体具有特定吸收作用的吸收剂进行气体脱除的过程。这种方法在气源中CO2浓度低于20%时适用。按照吸收分离原理
12、的不同,分为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和混合溶剂吸收法。(1)物理吸收法物理吸收法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以水、甲醇、聚酯类等作为吸收剂,利用在这些溶液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的原理来吸收气体,该法在分离过程中并不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来讲,有机溶剂吸收CO2的能力随压力增加和温度下降而增大,反之则减小9。因此,它是基于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的CO2在吸收剂中有不同的平衡溶解度的性质而发展起来的。对吸收剂的再生可以来用加热的方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降低压力的方法来实现。 (2)化学(溶剂)吸收法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具有吸收性质的吸收液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分离的方法。使原料气和化学溶剂在
13、吸收塔内进行化学反应,二氧化碳被吸收至溶剂中成为富液,富液进入解析塔加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目的。该法的关键是控制好吸收塔和解析塔的温度与压力。化学吸收法所选用的吸收剂应对二氧化碳具有选择性,且吸收剂不易挥发,并应避免在气体中引进新的杂质;同时所选溶剂还应具备腐蚀性小、粘度低、毒性小、不易燃等特点10。目前工业中广泛采用热碳酸钾法和醇胺法这两种化学吸收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氨水、热碱溶液、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甲基二乙醇胺(MEDA)、二异丙醇胺(DIPA)和二甘醇胺等11。(3)混合溶剂吸收法这类溶剂是由特定组成的物理溶剂和化学溶剂混合而
14、成。在常用的溶液中,以环丁矾最为著名,吸收过程一般采用吸收/再生系统。这类工艺应用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气体分离方法。总之,溶剂吸收法工艺需要复杂的预处理系统,操作比较繁琐,流体需要周期性升温、降温,溶剂再生必须消耗大量的外供热能,这些使得溶剂吸收法的能耗十分巨大,而且湿法操作过程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未得到根本的解决。1.3.2 吸附分离法吸附分离法是基于气体与固体吸附剂表面上活性点之间的分子间引力来实现的。CO2的吸附分离就是在填充吸附材料的滤床中进行的,利用吸附剂对原料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可逆吸附作用来达到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目的。吸附分离法适合于CO2浓度为20%
15、一80%的工业气12。不同气体在同一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吸附力以及吸附速度等存在差异。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量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压力越高,吸附量越大;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小。根据这一特性,吸附分离法可分为变压吸附法(PSA)和变温吸附法(TSA)以及变温变压吸附法(PTSA)。吸附剂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吸附CO2,降温或降压后将CO2解吸出来,通过温度或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实现CO2与其它气体分离。吸附分离法的关键是吸附剂的载荷能力,主要决定因素是温差(或压差)13。分离过程一般需要多座吸附塔并联使用,以保证整个分离过程中能够连续输入原料气,连续取出CO2及未吸附气体。(1)变温吸附分离法变温吸附
16、法(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为TSA)或变温变压吸附法(简称为PTSA)是根据混合气各组份在不同温度下吸附容量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利用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采用常温吸附、升温脱附的操作方法。除吸脱附外,整个操作中还应包括对脱附后的吸附剂进行干燥、冷却等辅助环节。变温吸附法可应用于常压气体及空气的减湿,空气中溶剂蒸气的回收等方面。如果吸附质是水,可用热气体加热吸附剂进行脱附;如果吸附质是有机溶剂,吸附量高时可用水蒸气加热脱附后冷凝回收;吸附量低时则可用热空气脱附后烧去,或再经二次吸附后回收14。由于常用吸附剂的比热容较大,而且过程时间长
17、,还要配备相应的加热和冷却设施,变温吸附法的能耗和投资相对较高;此外,温度大幅度周期性变化也会影响吸附剂的寿命。因此,变温吸附主要用于微量杂质或难解吸杂质的的分离15,目前工业上较多采用变压吸附法。(2)变压吸附分离法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为PSA)工艺是近十几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非低温法气体分离和提纯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不同气体在吸附量、吸附速度、吸附推动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吸附剂的吸附容量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在加压时完成混合气体的吸附分离,在降压时完成吸附剂的再生,从而实现气体分离及吸附剂循环使用的目的。变压吸附还可分为高压下的变
18、压吸附(通常称为变压吸附)和在真空条件下的变压吸附(称为真空变压吸附,Vacuum Swing Adsorption,VSA)16,17真空变压吸附过程是在常压下吸附,真空下解吸。这两种方法的分离原理是相同的,只是选择的压力变化的范围不一样。真空变压吸附与高压吸附的PSA流程相比,优点是能耗低。提高产品气的纯度和收率的效果很明显。1.3.3 膜分离法 膜分离方法是一种新型气体分离方法,因其操作简单,节能环保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对混合气体进行分离的方法。可分为气体分离膜法和气体吸收膜法两类。气体分离膜法是利用某些聚合材料制成的薄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率不同来进行气体
19、分离的。膜是一种起分子级分离过滤作用的介质,驱动力是压差,当混合气体与膜接触时,膜两边存在压力,渗透率高的气体组分以很高的速率透过薄膜,形成渗透气流;而渗透率低的气体则被选择性地拦截,绝大部分在薄膜进气一侧,形成残留气流,两股气流分别引出,从而使混合气体的不同组分分离,这种分离是分子级的分离。工业上用于二氧化碳分离的膜材质主要有:醋酸纤维、乙基纤维素、聚苯醚及聚矾等。由于膜本身或膜组件的其他材料耐热性能差,其操作温度的上限为150,近年来一些性能优异的新型膜材质正不断涌现,如聚酞亚胺膜、二胺基聚砜复合膜、聚苯氧改性膜、含二胺的聚碳酸酯复合膜、丙烯酸酯的低分子含浸膜等,均表现出优异的二氧化碳渗透
20、性18-21。最近也有一些硅石、沸石和碳素无机膜的研制,但均存在使用温度高、成本高,长期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是目前在工业应用中的常见方法,它们的优缺点比较如表1-1所示:表1.1 主要CO2分离方法的优缺点技术工业应用大规模应用的关键问题吸收法化学吸收脱除天然气以及烟道气中的CO2再生能耗;酸性气体的预处理物理吸收脱除天然气以及烟道气中的CO2再生方法的优化吸附法变压吸附脱除天然气以及烟道气中的CO2;制氢工业中的CO2脱除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的提高变温吸附脱除天然气中的CO2;制氢工业中CO2的脱除再生时间(加热/冷却)时间长,吸附剂产率低膜分离法无机膜脱除天然气中的
21、CO2;制氢工业中CO2的脱除单位体积膜的表面积的提高有机聚合膜脱除天然气中的CO2;制氢工业中CO2的脱除膜降解问题;膜对CO2的选择性1.4 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鉴于碳酸酐酶以CO2为底物的高效催化特性,一种全新的“仿生学”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加速水相中碳酸盐的形成,以尝试固定CO2。碳酸酐酶作为生物体内一种催化 CO2与 HCO3-之间可逆水合反应的生物催化剂,与软体动物的贝壳、鸟蛋壳、单细胞海藻等生物通过体内矿化作用形成碳酸盐类的过程密切相关,已确认在该酶的作用下可以将CO2转化为碳酸盐,据此从理论上证明该技术切实可行。同时与物理化学捕集技术相比,使用碳酸酐酶进行仿生学固
22、定CO2,通过酶反应生成CaCO3兼具酶催化反应高效专一、污染少和后处理简单的特征,是一种绿色工艺,相信会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推崇。1.4.1 国内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现状国内利用生化法捕集二氧化碳大多始于近年。为了进行仿生催化固定二氧化碳的研究,科学工作者们分析总结了自然界中已知的6种CO2固定途径。包括22:(1) 卡尔文循环途径此途径是Calvin等借助CO2实验发现的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由于该途径中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故称之为C3途径。卡尔文循环不仅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一部分,而且也是蓝细菌、多数光合细菌以及好氧化能自养菌固碳的主要途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R
23、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 / oxygenas,RuBisCO ) 是该途径的关键酶,它使1,5-二磷酸核酮糖( RuBP) 羧化,即与 CO2结合反应,产生2分子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PGA)。RuBisCO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合作用的效率。(2) 还原性三羧酸循环途径一些古生菌(热变形菌属、硫化叶菌属)及绿菌属和脱硫菌属中存在还原性TCA循环。此途径于1966年由Evans提出,CO2的固定为逆向的三羧酸循环,多数酶与正向三羧酸循环途径相同,除了依赖于ATP的柠檬酸裂解酶。在该途径中,CO2通过琥珀酰-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化 法捕集 二氧化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