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一、评估的方法1学校内部自评与外部专家评估相结合。专家评估与被评学校学生和教师对本校评估相结合。通过内外结合的评估,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条件、过程、目标、结果相结合。既要重视“硬件”条件,更要注重“软件”建设;既要重视过程,更要重视结果,即更加重视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的结果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法律法规要求。3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评估一定要抓住重点,对重要指标要予以特殊控制。4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相结合。既重视学校的现实状态,更要重视其与时俱进的状况,重视其发展过程的进步程度与今后的改革发展趋势。5符合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评
2、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抓住三个“符合度” ,有助于实现学校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防止千校一面的趋同倾向。6规范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强调学校开拓创新,办出特色。7注重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效率和效益相结合。二、评估的程序1学校自评,并向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自治区评估办”)提交自评报告及相关材料一式10份。2自治区评估办组织专
3、家组对被申报学校上报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核。3自治区评估专家组到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形成专家组与申报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交换意见的考察评估反馈意见、评估的结论建议和评估工作报告。4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工作委员会审定后, 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5学校根据公布的评估结论和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意见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三、学校自评工作自评工作要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不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自评工作重点要放在加强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1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准确理解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基本精神,
4、掌握各评估指标及观测点的内涵与等级标准,以及学校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2认真回顾总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管理发展的成果、经验和特色,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制订整改的方案和措施,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落到实处。3按评估指标、观测点的等级标准和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系统地搜集、整理、提供主要信息。提供的资料可分两类:一是各评估指标的依据材料,需单独成卷供专家组审阅;二是其它背景材料和原始材料需列出目录备查。4组织校内专家和干部、教师,按评估指标和观测点的权重系数进行分项自评赋分,并提出各二级指标的自评等级建议。必要时,组织专门小组,系统总结学校改革
5、创新成果,确定学校特色或创新项目,撰写特色或创新项目的论证报告。5填写学校自评结果汇总表和学校分项自评结果一览表(内容包括指标名称、自评等级、评定该等级的依据说明、证据或佐证资料目录四个方面)。6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党政领导审定,最终形成学校的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学校概况(沿革与现状);(2)自我评估(包括在改革、建设、管理、发展总体上取得的成果和自评结果);(3)特色或创新项目的简要说明;(4)存在的主要问题;(5)整改方案、思路及措施。7自评材料和数据的准备应本着实事求是、少而精的原则,充分体现针对性、原始性、真实性,不允许临时突击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对于
6、修改原始材料和数据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将严肃处理。四、学校需搜集整理提供的主要信息1学校基本状态信息(1)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基本状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职日期、分管工作)。(2)学校党政机构设置一览表。(3)全校按部门排列的党政中层干部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职时间、分管工作、兼课周学时)。(4)全校有教师任职资格的专任教师名单(分专业填写,含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或在读学位、职称;承担的教学任务,分公共课与基础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实践课教学三类,任课周学时,是否具有双师素质,教学或科研成果等)。(5)全校分专业、年级、
7、班级、带学号的学生名单。(6)全校现行课程表(含实践环节)。(7)近二年学校上报的年度教育事业费决算(复印件)。(8)全校非专任教师名单(按双兼挑、返聘及外聘的公共与基础课教师、从企事业单位聘用的从事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教师分类分专业填写)。(9)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一览。2按评估指标要求提供的主要信息(主要提供原始材料,见表1-1)。五、专家组评估工作1专家组的工作职责和任务(1)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校提供的主要信息和自评结果进行现场检查和复核,准确掌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2)以掌握的学校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科学分析和民主讨论,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按评估方案分项赋分、评定等级(每个专
8、家赋分到小数点后2位,专家组综合赋分到小数点后1位),并提出评估结论建议。(3)对学校申报的特色或创新项目,在现场复核、准确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民主讨论投票确认,必要时也可进行咨询或答辩。(4)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系统分析,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形成考察评估反馈意见,并与申报学校及其主管部门交换意见。(5)向教育厅评估委员会提交评估工作报告、评估结论建议和相关材料。2现场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现场评估时间为3天。评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包括:听取学校领导自评报告、参观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查阅资料、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听课、座谈会、专题研讨会、个别访谈、技能测试
9、、专业剖析等。3注意的问题(1)专家组要严格按照评估方案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考察评估。考察工作要抓住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特点和主要环节,有重点地进行。(2)评估考察意见要客观、准确、公正、针对性强,重点突出,要真正反映参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3)进一步严肃评估考察纪律,树立良好的评估考察风气,不准受聘专家赴被评估学校作关于如何进行评估准备的讲座,要杜绝收礼、借机旅游等影响评估工作正常进行的不良现象发生。4评估实践中几个等级标准如何掌握的具体说明(1)藏书量以印本图书的“册”为当量,这些图书必须是被分类、编目并入藏为读者可以利用的。其它载体类型文献的折算办法为:期刊、报纸每一合订本算为1册
10、;缩微胶卷1卷为1册;缩微平片10片为1册;幻灯片每50片为1册;视听资料(含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影碟等)每盘为1册;光盘未注明册数的每片按1册计;软盘每个软件包为1册;电子图书按所订购的种(册)相应为1册;电子期刊以每种的一个年度为1册;未注明册数的数据库按1GB为200册计。 (2)对于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在计算学生数与教师数之比时,教师的工作量定额可按每学期8个学分(理论课每学分约为16学时、实践课每学分为1周)折算。(3)“近二、三年”的时限,在计算时,评估时间所在学期不计入。5学校自评结果汇总一览表格样式(1)学校自评结果汇总表(见表1-2)(2)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自评结果一览表(
11、见表1-3)表1-1:学校评估所需主要信息列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 要 信 息1办学指导思想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1学校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近二年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3近二年学校制订的重大改革方案4近二年学校制订的向教学倾斜的政策文件5近二年开展教育思想学习研讨的情况和效果原始资料1.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1学校(专业)建立工学合作教育(专业指导)体(机)制的文件2近二年产学合作教育工作计划与总结3近二年学校工学结合主要成果的原始资料4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书2师资队伍建设2.1结构1学校专任教师按专业(含专业基础)、基础、公共课分类的职称结构统计表2全校分专业的专业课与专业基
12、础课专任教师名单(标明是否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须标明专业实践经历、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与工作量、参与企业科研培训状况)2.2质量与建设1“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分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名单3教师工作规范4校内教师教学检查与评价(含学生评教)的原始资料5教师科研(含教学研究)立项及获奖情况一览表6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学位进修、实践进修情况一览表3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础设施1. 教学行政用房2全校教学仪器设备一览表(注明使用专业、功能、购入时间、技术水平、价值和利用率)3全校多媒体教室一览表(含数量、座位数、利用率)4全校计算机装备状况一览表(按用于教学和管理分类统计,标明
13、牌号型号) 5近二年图书馆的分科类藏书与流通量及其适用状况统计表6图书馆管理制度7校园网8. 全校体育器材实物与价值的统计表3.2实践教学条件1分专业配置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和利用率)2分专业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标明实训项目、实训时间、效果)和校企协议3劳动部门批准设置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或培训点一览表及批准文件3.3教学经费1学校当年的教学经费预算及执行情况2学校近二年年度教育事业费、专项资金拨款文件3学校自筹经费情况及资料4教学建设与改革4.1专业1全校专业设置一览表(含专业名称、设置时间、分年级的学生数)2近二年人才需求与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其原始资料3学校各专业现
14、行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课程必备的教学文件4国家、省、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一览表(注明批准时间和试点实施起始时间)及批文复印件5各试点专业的教改试点方案与实施计划6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阶段总结4.2课程1全校分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与本学期授课计划2近二年学校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试模式改革的相关资料3全校按专业、课程分类的使用教材一览表,标明选用或自编、出版单位与年度、是否为中职教材(规划教材)和获奖教材(发奖单位)4各专业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及其学时数统计表4.3职业能力训练1近二年学生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实训成果2全校分专业的实验课、实训课程开出率统计表3全校分专业实践课程
15、指导教师名单(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或工种等级、所在单位、专长)4全校分专业的综合实践训练项目一览表(含项目名称、训练任务、内容、方法、学时数、开设学期、训练效果)5近二年学生参加社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名单、成绩和证书复印件6近二年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状况统计表(含主考单位、参考人数、通过率)7学校建立的职业技能测试试题库4.4素质教育1近二年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阶段工作计划和总结2近二年“德育课”教学的年度工作总结3近二年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讲座开设状况一览表4心理咨询机构、人员及近二年的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和材料5近二年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工作的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
16、文件6近二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7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5教学管理5.1管理队伍1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组织系统及管理队伍统计表2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设置与人员一览3近二年分年度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总结等相关文件和材料5.2质量控制1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汇编2教学与学生管理采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相关材料3学校颁发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方面的文件及实施总结4教学督导组成人员一览表(含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曾任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年限、督导工作任务)5近二年分年度开展教师教学评估(含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工作)的年度总结等相关文件和原始资料6学校制定的各主要
17、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文件7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与适时调控工作的原始资料6教学效果6.1知识能力素质1近二年学生参加自治区计算机等级测试状态统计表2近二年各专业学生各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3近二年学生期末考试试卷4近二年毕业实践环节的有关规定及原始资料5近二年学生分年度的素质教育工作总结6近二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状况统计表7近二年学生技能项目获奖情况6.2就业与社会声誉1近三年录取人数统计表2近三年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就业率统计表3近三年分专业的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一览4近三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社会对毕业生称职状况评价的原始资料特色或创新项目学校对各特色或创新项目分别提供佐证材
18、料表1-2: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自评结果汇总表学校名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自评分数自评等级1办学指导思想 与办学体制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1.2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2师资队伍建设2.1结构2.2质量与建设3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础设施3.2实践教学条件3.3教学经费4教学建设与改革4.1专业4.2课程4.3职业能力训练4.4素质教育5教学管理5.1管理队伍5.2质量控制6教学效果6.1知识能力素质6.2就业与社会声誉特色或创新项目123自评结论校长签名 表1-3: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自评结果一览表二级指标序号及名称自评等级观测点序号及名称自评得分依据说明:证据目录:附件2: 表2:
19、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满分分值 A(优秀)4.5-5B(良好)3.5-4.4C(合格)3-3.4D(不合格)31.办学指导思想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1.2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2.师资队伍建设2.1结构2.2质量与建设3.教学条件与利用3.1教学基础设施3.2实践教学条件3.3教学经费4.教学建设与改革4.1专业4.2课程4.3职业能力训练4.4素质教育5.教学管理5.1管理队伍5.2质量控制6.教学效果6.1知识能力素质6.2就业与社会声誉说明:上表15项二级指标中为黑体字的是重要指标,共8项。附件3 表3: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
20、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参考权重等 级 标 准说 明C(合格)A(优秀)1.办学指导思想1.1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0.4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定位准确。发展规划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措施落实。学校定位准确,能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能按照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创新办学模式,学校特色、专业特色鲜明。建设规划较好地适应地方或行业发展的需求, 并能逐年落实。1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在一定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2办学思路要遵循中职教育规律,正确处
21、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3教学经费比重处于领先地位并有稳定来源,非教学部门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各项政策和规定体现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思想观念0.3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研究,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对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等关系处理得当,办学思路符合实际。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和专职人员,并有一定研究成果。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能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中心地位0.3重视教学工作,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它工作的关系,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基本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等职业学校 人才培养 工作 水平 评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